诗歌词鉴赏 饮 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评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作者那种超然世外、了无挂牵、漠视名利、自得其乐的处世态度与志向情趣诗人居住在人多的地方,却不感到喧哗嘈杂,原因是“心远”,心中没有任何牵挂,所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美景,生活中有酒即醉,采菊花,看飞鸟,望南山,悠闲自在,与世无争“忘言”二字是贪图到“真意”的表现
(一)仔细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回答下列问题:
1、 前二句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请你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悠闲自得的诗人形象写一个“采菊”的动作不是一般人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俗尘世,热爱自然的志趣
2、 把“悠然见南山”的“见”字改这“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是不是一样?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
“见”是无意中看见,如熟友相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看”或“望”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效果不一样
3、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说说后二句景物描写的含义这种描写与前二句的人物描写有什么联系?
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这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
5、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6、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 (二)赏析“心远地自偏”
所谓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三)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句写出了作者田园生活中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自己在东篱下采菊,不经意间望见了郁郁郁葱葱的庐山,就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
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平静的美好结局采菊而见山,闲适而随意,“境与意合”,人与山谐
(四)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行路难》(其一)·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评析:开头四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这“渡黄河”“登太行”比喻努力实现自己的大抱负大目标,可是却四面碰壁是,道路不通,令人沮丧7、8两句,精神又昂扬起来:当年姜太公、伊尹不是先苦后甜终成大业么?9句写面对现实,不由得痛苦而消沉不过,诗人最后并没丧失信心最后两句,充满了自信与对理想不屈的追求:终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全诗感情激越,几伏几起。 1、赏析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并答题
①诗中表现诗人内心苦闷抑郁和感情激荡变化的四个动作是:停 投 拔 顾 ②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展望的两句诗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3、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前途仍然充满信心
4、这首诗中诗人以“行路难”比喻 世道险阻
5、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谈谈你的看法。
不是写实此处“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
6、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这两句诗是全诗的高潮,长风、破浪、直挂、济沧海,这些词一气贯下,尽扫前面茫然苦闷带来的沉郁之气,将诗情推向一个境界开阔的顶点在此,我们听到诗人充满信心和展望的强音: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相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
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评析:诗中茅屋即现在的杜甫草堂全诗通过自家茅屋为秋风吹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命运、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抒发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本诗选材典型,生活气息浓郁,篇末的感慨和憧憬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即前面部分的叙事、描写的内容,不是空喊口号)语言通俗朴素,明白如话,但又韵味十足,平淡中见神奇句型打破七言和骈偶的形式束缚,兼用长短句和奇句,便于刻画形象和抒发感情
1、第一节中写暴风对茅屋肆虐的几个动词是:卷 飞渡 洒 挂罥 飘转 2、仔细品读该诗,用简练的语言说说杜甫在这首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表现了杜甫一种饱览民生饥苦、体察人间冷暖的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3、发散性思考: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4、文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还学过哪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
安史之乱 杜甫的《石壕吏》
5、“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的意思是遭乱以来,忧时念国,本来就经常失眠,置此秋夜漫长,床上沾湿,更难度过这宵
6、“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深刻含义是此句是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理想和愿望,反映了诗人人格的伟大与高尚。
7、“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的兼爱天下、悲天悯人的博大胸襟和纯真心灵思想。
8、赏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千百年来一直激荡着读者的心灵,并发生过积极的作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评析:前十句写“壮丽的雪景”,后八句写“送别”惜别之情融会在雪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三、四两句用比喻描绘雪景而不是梨花,生动形象指:一夜之间,突然春风吹拂,万千树木全都像开满了梨花 1、赏析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并答题
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边塞风光奇美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互文写出边塞奇寒的诗句是: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②“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作者 因朋友返京而无限惆怅的思想感情
③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意境深远,书写悠悠情思的句子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④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2、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赏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卷”、“折”、“即”字
“卷”字写出了北风怒吼奔驰的巨大气势“折”字写出了北风摧枯拉朽,狂暴肆虐的情态;“即”字神情毕肖地写出了诗人见到如此情景时的惊异心情可诗人一时不能认同这“胡天八月”的气势,竟然以为这雪花漫天,银装素裹的世界,是春回大地、满树梨花的天下
4、“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观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
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
5、为什么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诗人以春花喻冬雪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评析:后两句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境界高远,比喻精妙
1、赏析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并答题 ①直抒作者心境的一个短语是:浩荡离愁
②诗中表达作者心志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 3、全诗共四句,写诗人离别的忧伤,回归的愉悦,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三种心境 4、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我”虽打算辞官家居,但并非弃绝尘缘,“我”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正如那飘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后,更能护育新花“落红”实际上是诗人自况诗人以含蓄隽永的笔调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后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培育人才的志士。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八年级下册30课诗歌鉴赏复习卷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