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胀接工艺守则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胀接工艺守则

1总则

本守则规定了压力容器管子与管板的胀接方法和技术要求;

本守则适用于GB150、GB151及《固容规》涉及的强度胀、焊后胀,胀后焊结构的容器产品; 2胀接操作人员

2.1 胀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

2.2 胀接操作人员应掌握所用胀接设备的使用性能,熟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及标准要求; 2.3 胀接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胀接场地的管理工作,对所用工、量、检具能正确使用和妥善保管;

3. 胀接设备与胀管器

3.1 胀接设备与胀管器应能满足胀接技术条件及有关标准要求; 3.2 胀接设备一般有如下几种:

a.无自动控制胀管率装置的机械式胀管机; b.液压驱动扭矩自动控制胀管率的胀管机; c.微机控制胀管率的机械式胀管机; d.液压橡胶柔性胀管机;

上述胀接设备可视产品情况选择使用;

3.3 胀管器可与相应胀接设备一同使用或直接用于手工胀接; 3.3.1胀管器按用途一般分为: a.12°~15°扳边胀管器; b.90°扳边胀管器; c.无扳边胀管器;

3.3.2胀管器按胀柱数量一般分为: a.3个胀柱胀管器; b.5个胀柱胀管器;

应优先选用5胀柱胀管器; 3.3.3 90°扳边胀管器一般有普通90°扳边胀管器与90°无声扳边胀管器之分;应优先选用无声扳边胀管器;

4.胀接管子的技术要求 4.1 胀接管子的外表面不得有重皮、裂纹、压扁等缺陷,胀接管端不得有纵向刻痕;如有横向刻痕、麻点等缺陷时,缺陷深度不得超过管子公称壁厚的5%; 4.2 胀接管子的端面倾斜度△f应不大于管子公称外径的1.5%,且最大不超过1mm(见图1); 4.3 管端硬度宜低于管板硬度,若管端硬度大于管板硬度时,应进行退火处理; 4.4硬度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用于胀接的管子按每个炉批号管子总数的1%取样,且不少于3个;用于管板的钢板,每个炉批号取1个试样;

b样坯切取位置及方向应符合GB2975的规定;

c硬度测试可在切取的试样上进行,亦可在管板和胀接管端上直接进行;测试前,应将测点处的氧化皮、锈蚀、油污清除掉,使之露出金属光泽;

d当在试样上进行时,试验方法、试样尺寸及表面要求应符合GB231的规定;

e当在管板和胀接管端上直接进行时,管子测点数量为每台锅炉按胀接管子总数的3%选取,且不少于15点;每根管端上最多不超过3点,测点位置应在距管端50mm范围内;管板测点数量为每个管板取3点,测点均匀分布;

4.5胀接管端需做退火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退火可采用电加热,亦可采用火焰直接加热;当采用火焰加热时其燃料可采用焦炭、木炭、锯末,但不得用煤炭做燃料直接加热;

b加热时应缓缓升温,平均温升不超过15℃/min,退火温度控制在600~650℃(无论用何种方法加热,都不得将管端加热至650℃以上),保温10~15min,保温后管端应埋于干燥的石棉灰或硅藻土或石灰粉中缓冷,埋入深度不小于350mm,冷却至室温后方可取出; c加热退火时必须配有温控装置或仪器,不得目测估量;

d管端退火长度应控制在100~150mm;两端可同时加热;当管子一端加热时,应用木塞将管子的另一端堵住,以防空气在管内流动;加热过程中应旋转管子,使管端加热均匀; 4.6 胀接前须按下列要求对胀接管端进行清理:

a管端外表面应用半自动双头磨管机或机械洗管机等除锈磨光,磨光长度不小于两倍的管板厚度mm;除锈磨光后的表面不应有起皮、凹痕、裂纹和纵向沟槽等缺陷,磨光后的最小管端外径应符合GB8163规定;管端内表面应无严重锈蚀和铁屑等杂物并清除毛刺;

b除锈磨光后的胀接管子应及时胀接,如不能及时装配胀接,则应妥善保管以防再次生锈;如生锈应重新打磨,打磨后的管端最小外径仍须符合GB8163规定; 5.胀接管孔的技术要求

5.1 用汽油或四氟化碳等溶剂清洗管孔壁上的油污,再用细纱布沿孔壁圆周方向打磨残留锈蚀,并除去管孔边缘毛刺;打磨后管孔壁的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Ra12.5;

5.2 清理后的管孔壁不得有纵向刻痕,个别管孔允许有一条螺旋形或环向刻痕,刻痕深度不得超过0.5mm,宽度不得超过1mm,刻痕至管孔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4mm; 5.3 胀接管孔尺寸应符合图纸工艺要求;

5.4 如管孔直径超差,其超差数值不得超过规定偏差值的50%;当管孔总数不大于500个时,超差孔数不得超过管孔总数的2%,且不得超过5个;当管孔总数大于500个时,超差孔数不得超过管孔总数的1%,且不得超过10个;对于超差管孔在管板上应作出明显标记; 6.胀接前对胀接设备的检查

6.1 胀管器,胀杆锥度及胀珠胀杆转动灵活;

6.2 液压驱动胀管设备和微机控制胀管设备其控制系统应准确灵敏、性能良好;

6.3 胀管器先检查外观,然后用涂色法检查接触面(接触面应大于80%),合格后涂以润滑脂待用;

7.穿管

7.1 穿管前应先按图样核对管板的装配位置;

7.2 按照每个胀接面管子、管孔总数的15%,随机测量管孔直径d、管端壁厚t,计算出d、t的算术平均值并做好记录(参见附录A表A1);

7.3 根据超差管孔的直径选配管子,选配后的最大间隙不超过管子直径的3%;

7.4 管子的两个胀接端穿入管孔时应能自由伸入,管子必须装正,不得歪斜;当发现有卡住,偏斜等现象时,不得强行插入,应取出管子,按大样矫正后,再行插入;

7.5 穿管时应超穿一定距离,以再次清理胀接管端或管孔壁上因穿管留下的锈屑污物,清理后,退回正确位置;

7.6 管子与管板胀接时,可先穿基准管,基准管找正后,采用预胀或其他方法加以固定; 7.7 胀接管端伸出长度应符合图样要求;

7.8 对于管端伸出长度超过要求的管子,应用机械(齐头机)方法去除超长部分,并清除毛刺; 8.胀接技术要求 8.1 试胀

8.1.1正式胀接前应进行试胀,以检查胀管器的质量、管材的胀接性能和确定最佳胀管率;

8.1.2试胀用管子的材质、规格应与产品胀接管子相同,试胀用板的材质、厚度及管孔间距、管孔尺寸、加工质量等均应与产品的管板相同; 8.1.3试胀件尺寸规格及数量

按照产品图纸管板的厚度,孔的大小、排列做试胀板一块,开孔12~16个;

8.1.4试胀管子的胀接管端硬度应符合4.5规定;当管端退火时,应按4.6随炉退火,退火后的管端应按要求进行清理;

8.1.5试胀管子与管孔一一对应,编号入座,用油漆在试胀板上做出孔位编号,用游标卡尺逐一测量试胀管壁厚t、管孔直径d值,并作好记录(参见附录A表A2);

8.1.6在胀管率H为1%~2.1%范围内,选用不同的胀管率数值,计算出相应的胀口内径d1值,然后对各个胀口进行试胀,实测胀口内径并作好记录(参见附录A 表A2);

8.1.7试胀后,对各胀口进行比较性检查,检查胀口部分是否有裂纹,胀接过渡部分是否有剧烈变化,然后取胀管率有代表性的胀口进行水压试验;选定外观质量好,试压不漏水,且留有充分补胀余地的胀口胀管率值作为最佳胀管率,待正式胀接时采用; 8.1.8确定最佳胀管率后,对机械式胀管器而言,应在胀杆相应位置焊接限位挡铁(如图3),以确保在正式胀接时与试胀时确定的最佳胀管率一致; 8.1.9批量生产时,在胀接环境、材质、操作人员不变的情况下可每三个月进行一次试胀,验证已确定的胀管率是否仍适用; 8.2 胀接

8.2.1根据试胀所确定的最佳胀管率进行正式胀接;胀接时应在管端内壁涂少许润滑脂,再插入胀管器;胀接过程中,严防油污、水及灰尘渗入胀接面间;

8.2.2胀接时一般采用反阶式胀接顺序,见图4;管子与管板胀接可在管子穿妥后再按图4进行胀接;管子与管板胀接时,为防止油污流进胀接面间,亦可采用错列式胀接顺序,见图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胀接工艺守则在线全文阅读。

换热器管子与管板接头胀接工艺守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605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