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方政治思想史思考题终结版(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积极的增进我们的幸福后者制止我们的恶性,从而消极的增进我们的幸福。 3.杰斐逊的人民主权思想(奴隶制包括在内)

(1)在其具有民主主义色彩的自然权利观的基础上,杰斐逊反复论证了“权力来源于人民”这种主权在民思想。人民具有自治的权利,而且这种权力是一种不可剥夺的天赋权利。 (2)主张:A.建立代议制度。B.建立分权制度,限制政府权力。C.提出少数服从多数,但同时要保护少数人利益的原则。D.通过教育来促进民主。

(3)反对奴隶制:主张废除奴隶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侵犯了人人可享有的自然权利,侵犯了人的尊严。

4.独立宣言、联邦制的解释

独立宣言: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宣称“一切人生而平等”,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联邦制:建立一个中央相对集权的强大的联邦政府,以保证政治上的统一,实现国内安全,促进年经济繁荣。

第九章:18世纪末止19世纪德国政治思想

1.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

康德在他的《永久和平论》中提出了一个消除战争、保障各国人民永久和平的计划和方案。这一方案包括六项预备条款和三项正式条款。预备条款是实现和平的前提,正式条款是实现和平的必要条件。 六项预备条款是:

1,任何和平条约在签订时不应有引发战争的隐蔽的可能性,否则这一条约就不应该被认为是和平条约;

2,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继承、交换、卖买或让与等手段侵吞一个独立国家,而不论这个独立国家是大是小;

3,以自由公民自己组织的民兵取代常备军,以达到逐渐完全废止常备军的目的; 4,国债不得用于国家对外事务;

5,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都不应受到他国的强行干预;

6,相互交战的国家不得采用诸如雇佣暗杀投毒者、违反投降条件、煽动敌国叛乱等敌对行为,这些行为会使未来和平条件下建立相互信任成为泡影。 三项正式条款是:

1,每个国家都应该是共和政体;

2,各自由国家的联盟是国际法的基础;

3,任何来到其他国土的陌生人都应受到尊重,这时世界公民法所保证的

2.黑格尔的国家学说(评述、归纳要点)市民社会的评述

a.黑格尔力图在理论把国家偶像化。他白国家说成一种永恒现象,人类在国家状态下才能过一种伦理的生活,因此,人类始终与国家现象相伴随。他把国家理解为一切社会生活现象的决定性基础,是绝对自由的体现。

1.国家是远远高于社会成员单个个体的,二个体质有依托国家,才有可能实现自身的实体自由。

2.黑格尔的国家即是高度集中,具有实力的国家,又是承认公民权利,支持社会自治的国家。他反对政府超出维持国家内外生存的必要活动之外,控制和干预公民和社会团体的自由范围。

3.真正的自由只有通过国家才能实现。只有国家能够超越个体和市民的狭隘利益和自私追求,只有国家才有能力关心普遍而非个体。国家的目的就是普遍利益的本身,而这种利益又包含着特殊利益,他是特殊利益的实体。

4.到底什么样的国家才能体现这种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才能实现个体的自由?黑格尔提出了国家是机体的概念。出于对国家是机体的理解,黑格尔把政治国家分为三种实体性差别:一是立法权,二是行政权,三是王权。黑格尔将王权视为整体权利的基础和最高点。君主作为普遍性,对法律做最后的批准,而法律被视为从他而出;最为特殊性的东西的体现,君主又是行政活动的最后源泉。但是,他同样认为,君主的权利要受到限制,在黑格尔看来,理想的能够同时体现普遍意志和特殊意志的绝对精神是君主立宪制 b.市民社会学说包括四个内容:

1. 具体的,特殊的个人构成市民社会及其活动的基本要素,个人乃是权利主体和道德意识

主体。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这种联合的使命正是为了保证和保护所有权和个人自由。

2. 自治性团体构成市民社会及其活动的另一个要素,它是将个与国家,私人利益与普遍利

益联结起来的中介。与代表普遍利益的国家相对而言,维护特殊利益的自治性团体理所当然构成市民社会的一个基本要素。

3. “需要的体系”构成市民社会及其活动的主要内容。多样化的个人需要可以分为三类:

直接的或自然的需要,观念的精神需要以及将两者联系起来的社会需要。

在市民社会中必须要由警察和法院使用强制力量从外部建立秩序。他认为,在市民社会中普

遍性和特殊性原则是各自独立的,特殊性获得全面发展和伸张的权利,另一方面,特殊性本身是没有节制的。如果听其发展,势必导致道德沦丧和社会混乱,从而使市民社会处于瘫痪状态,因此国家干预必不可少。

3.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

1. 马克思认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社会一脱离原始相对未分化的

状态,就从根本上分化成追求阶级利益而斗争的阶级。

2. 在资产阶级时代,整个社会日益分裂成俩大对立的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资产

阶级的存在不与社会相容。原因有二:一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工人地位没有随着工业进步而下降到本阶级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与财富的增长要快。资产阶级无法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二是资产阶级的生存与通知的根本条件是财富的私人占有,是资本的形成与增殖,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联合组织起来,资产阶级赖以存在的基础被自己挖掉了。因此它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不可避免。 3. 阶级斗争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政治斗争是最高形式,是一切社会冲突的集中表现。 4. 马克思关于阶级与阶级斗争的观点在他的政治理论中具有奠基性与开拓意义。他的新贡

献证明下列几点: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第十章:19世纪法国政治思想

1.傅立叶、圣西门人物(学派、年代、主要思想)

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 主要思想:

哲学思想:

1. 把自己的哲学体系叫做万有引力哲学。认为万有引力是支配世界唯一有普遍意义的规律,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力学的基础上,运用这一理论,支出人类社会是按照规律发展的,是一个连续上升进步的过程。这样资本主义制度不是永世长存的。

2. 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经济在决定社会制度变迁时的决定作用,并预言政治将完全被经济包容。

3. 还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阶级和阶级斗争。

具体的政治经济思想:

1. 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揭露和批判。

一方面他认为资本主义导致现有政治体制具有专横无能和阴谋三个弊端,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使人们道德沦丧,使整个社会充斥着冷酷的利己主义。

2. 未来的理想社会——实业制度

并不认为资本主义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一个有封建制度向实业制度过度的中间状态。实业制度下要坚决实行“一切人要劳动”的原则,必须坚持整个社会生产的有计划性。

提出人的收入应该和他的才能与贡献成正比的思想。实业制度下,社会权力的主要职责就从认得政治管理转向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劳动人民,而是具有高度理性的天才人物。 评价:圣西门关于历史发展阶段性的思想和对未来社会的一系列天才的设想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傅立叶:

19世纪初 空想社会主义 主要思想: 1. 社会历史观

承认物质不依靠精神而独立存在,但又以为物质是消极被动的,需要靠上帝的推动才能运动。认为自然是一贯按规律运动的体系。文明时期必将为更高的历史阶段所取代,这就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性和永久性构成了致命的挑战。

2. 对资本主义机智深刻的批判

a. 他把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分为两点,一是生产的分散性或不协调的劳动,二是以自由竞争的名义装扮起来的商业欺骗。

b.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尖锐对立是文明时代的基本特征,这样每个人都想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c. 资本主义雇佣制度是更加完善的集体奴役,实质上恢复了奴隶制度。 d.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过剩引起的危机。 e. 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公平和欺骗造成了人们道德的堕落。 3. 理想的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生产——消费协作社“法郎吉”。法郎吉的分配按劳动、资本、才能三方面进行,有助于阶级差别和阶级矛盾逐渐消失。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参加劳动。实现和谐社会离不开天才人物。

评论:尽管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还存在着一些根本的局限,但是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经济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预见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性质和垄断的趋势。尤其可贵的是他反对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追求抽象平等的道德说教和绝对平均主义观点。

2.《论美国民主》一书的作者、内容的讨论

作者:托克维尔

内容:他在书中分析了自由民主的社会条件,以美国为例。

1.美国社会偶然的和特殊的地位。美国军事压力小;疆域辽阔,杜绝贵族制;移民为主,文明程度高。

2.法律。美国这样一个民主社会里,存在着最有利保护自由的法律。首先 ,联邦制集中了大国与小国各自的优点。其次,分权制度有助于消除民主制对自由的威胁。再次,结社自由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公民自发组织可有效对抗专制权力。另外,新闻自由等法律制度对于预防专制统治也是非常重要的。

3.习惯与风俗。美国社会是能够把宗教信仰与自由意识结合起来的社会,也就是把自由变成了一种信仰。

4.他指出,最根本的是削弱民主社会的“原子主义”倾向,建造人工纽带以取代已经没落的传统纽带,在平等和个人主义的基础上重建公德意识。

3.评述孔斯旦的个人自由与政治自由

1孔斯坦把自由分为政治自由与个人自由。政治自由是指公民参与政权的自由,

包括制定法律、选举公职人员、参加审判等,属于谁来掌握政权的问题。个人自由是指思想言论财产经营贸易等自由,涉及的是政权的范围问题。

2个人自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成果。现代社会的发展动力已经不是依靠政治参与实现的集体行动的动员,而是每个人的自主创造。而这种自由创造的前提是个人的财产、经营、贸易等方面的自由,即国家不予干预,放任自由竞争。这种个人自由不仅是实现社会发展和集体幸福的前提,也是公共道德和私人道德的基础。

3孔斯坦认为,自由的关键并不在于政权掌握在谁的手里,而在于政权的范围,即国家的主权是否受到限制。如果主权是无限的,个人自由就毫无保障,所以必须反对任何个人、人民代表或全体人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4.托克维尔是如何看待民主,平等与自由的

民主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1) 托克维尔所说的民主就是“地位平等”或“身份平等”。这种平等意味着不

存在地位上的世系差别,意味着人人都可以得到各种工作、职业、尊严和

荣誉。

(2) 他宣称,民主将在全世界范围内不可逾越和普遍的到来。

(3) 民主有一系列的优越性。一,民主制度下得法治的总趋势是向善的。二。

促使政府为大多数人的福利服务。三,民主制度下,人人参与政府的管理工作,有助于培养理智的爱国心和把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的

公共精神。四,民主政府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它使得政治权力的观念普及到了每个公民。五,使人民尊重法律。六,使得整个社会洋溢持久的积极性,具有充沛的活力,充满无论环境如何变幻都能创造出奇迹的精力。七,民主深刻影响到人们的智力活动和情感。八,民主有助于温和。宽容。严谨、正派的民情的形成。

(4) 民主的恶表现

A. 存在着新专制主义以及多数暴政的可能。在一个一切人平等独立和无助的

社会中,只有国家这一种暴力专门准备接受自由的让渡。这意味着政府的

权利将日益扩张,以便促进追求平等的人们的安乐。对和平的追求会使人们准备放弃自由以保护平等自身,而自由的放弃意味着专制的产生。 B. 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一是智力平庸的多数人对智力卓越的少数人的精神专暴,二是多数穷人对少数富人施加的暴政。

(5) 克服民主的恶,必须同民主的原则,即平等一致,要致力于使自由从社会

的民主条件中产生出来。

在托克维尔的心目中,平等和民主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条件,而自由才是他的政治理想。

第十一章:19世纪英国政治思想

1.柏克是怎样看待传统的

一:柏克认为,传统是一股稳定的力量,现有的权势平衡是长期磨合,传统的产物。具体说来:1政治制度是一套庞大而复杂的约定俗成的权力体系和习惯遵守的惯例,其产生于过去在不打破连续性的条件下使自己适应于现在。2这种政体的唯一权威性在于它的存在源远流长。3它是一个连续性的观念,既在时间方面延续,也在人数和空间方面延伸。4它是经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方政治思想史思考题终结版(3)在线全文阅读。

西方政治思想史思考题终结版(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96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