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通奸
5、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法院准予离婚的标准是()。 A 夫妻感情破裂 B 夫妻关系破裂 C 一方是否有过错
D 是否就子女的抚养和财产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
6、 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单独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A 可以受理 B 不应受理 C 应予受理 D 驳回起诉
7、 甲乙结婚后为了购买住房向甲的姐姐借了10万元,后来因为感情不和协议离婚,离婚时没有涉及这10万元债务,甲的姐姐知道他们离婚后要求两人偿还,对这10万元债务()。
A 甲乙承担连带责任 B 谁拥有房子谁就负责偿还 C 甲乙各承担一半责任 D 由甲乙协商 四、多选
1、 我国承认的离婚类型包括()。
A 行政登记离婚 B 诉讼离婚 C 协议离婚 D 裁判离婚 2、 一对夫妻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途径有()。 A 离婚登记 B 离婚诉讼 C 有关部门调解 D 分居
3、 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军 人一方有重大过错是指()。 A 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 B 重婚或与他人同居
C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 D 有吸毒、赌博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4、未婚同居一般不属于婚姻法调整的范围。下列因同居产生的纠纷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的是()。
A 当事人双方都未婚,一方起诉请求解除同居关系 B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另一方请求解除同居关系 C 当事人因同居期间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纠纷提起诉讼 D 当事人请求确认同居关系
5、 黄某(女)和王某(男)于1999年3月结婚,2001年元月黄某怀孕后因故流产,同年3月,双方因感情不和诉至法院,要求离婚。法院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以受理离婚诉讼请求?()
A 黄某提出离婚的
B 王某提出离婚,法院认为有必要受理的 C 黄某与他人通奸怀孕,王某提出离婚的 D 王某是军人,提出离婚的
6、 下列情形中,应准予离婚的是()。 A 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B 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C 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D 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7、 下列情形属于我国古代“七出”的有() A 不睦 B 盗窃 C 多言 D 妒忌
8、 甲、乙二人离婚时房子判给了甲,乙失业又没其他住处,乙有权请求()。 A 租用乙的一间房屋一段时间 B 无偿使用乙的一间房屋一段时间 C 购买乙的一间房屋 D 长期无偿使用乙的一间房屋 9、 下列哪些情形下,孩子一般判给母亲直接抚养()。 A 六个月的婴儿 B 两岁以下的孩子
C 十一岁的孩子要求和母亲生活的
D 孩子从小和外祖母生活,父母其他条件差不多
10、甲二人离婚后,孩子由甲直接抚养,乙探望孩子时,甲多次无故阻挠,乙可以()。 A 请求法院对甲罚款 B 请求变更直接抚养人 C 请求法院强制执行 D 请求法院发布民事令
11、甲与乙于2000年6月结婚,婚后不久就离婚。离婚时甲是汽车司机,乙是下岗女工且因故受伤不能参加工作,法院判决甲每月付乙200元作为生活费,甲可以因下列哪些情况出现而停止对乙的帮助?()
A 乙的伤已经治愈并找到一份适当的工作 B 甲因车祸损伤他人财产,已经欠下大量债务 C 乙离婚后不久再婚 D 甲离婚后不久再婚 五、名词解释 1、“七出”“三不去” 2、 义绝 3、 探望权 六、简答
1、简述夫妻一方行使财产补偿请求权的条件。 2、简述离婚分割夫妻财产应坚持的原则。 七、案例
甲乙二人经人介绍相识,在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两人于1999年5月1日登记结婚,2000年7月10日生下一子丙。婚后,两人感情不和,甲经常对乙施加暴力,将甲多次殴打伤住院。
2000年10月,甲结识了一未婚女子丁,即与丁长期共同居住,对乙和丙不管不问。为达到与丁结婚的目的,于2002年12月17日以夫妻不和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问:(1)甲乙是否感情破裂?
(2)法院能否以甲有过错为由而判决不准离婚?
(3)乙是否能提起损害赔偿?损害赔偿的范围是否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4)如果甲对一审法院判决中的财产处理不服而上诉,乙在上诉审中第一次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法院应如何处理?
(5)根据本案的情况,丙应当归谁抚养?如果乙抚养,乙可以向甲提出的抚养费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第九章 民族婚姻、区际、涉侨及涉外婚姻家庭关系 一、判断
1、 民族婚姻指的是不同民族居民之间婚后形成的婚姻家庭关系。()
2、 因为少数民族自治区可以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规定,所以有的民族可以保留一夫多妻的民族传统。()
3、 我国是单一制国家,不存在区际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4、 双方都是香港居民的只能在香港办理离婚。() 二、单选
1、 内地居民和澳门居民结婚,适用() A 澳门特别行政区婚姻法 B 内地婚姻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D 澳门婚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 来大陆经商的台湾同胞和大陆居民结婚,应当到()办理结婚登记。 A 县级以上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B 省级以上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C 省级政府指定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D 市级婚姻登记管理机关 三、多选
1、 华侨在国外结婚,可以适用()
A 居住国法 B 我国婚姻法 C 同时适用居住国法和我国婚姻法 D 外国法 2、 下列哪些人不能和外国人结婚()
A 现役军人 B 外交人员 C 服刑的人 D 公安人员
3、 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国籍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的法院管辖。
A 一方原住所地 B 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所地 C 原告住所地 D 被告住所地
4、 美国人甲和中国人乙在美国结婚,后向我国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在认定婚姻是否有效时应适用(),分割财产时应适用()
A 美国法 B 中国法 C 结婚地法 D 离婚地法
第十章 父母子女关系 一、填空
1、 父母子女关系形成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 非婚生子女准正的途径有_______ 、__________。 二、判断
1、 非婚生子女享有同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
2、 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有权不经过生母的同意,强制认领未成年子女。()
3、 由母亲抚养的继子女如果与继父形成了抚养关系,取得了对继父财产的继承权,则不能再继承生父的财产,否则构成不当得利。()
4、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经双方同意进行人工受精所生的子女视为夫妻双方的婚生子女,父母子女的关系适用婚姻法的有关规定。( )
三、单选
1、 甲乙婚后生下一子丙,丙5岁时,甲乙因感情不和离婚,丙由甲直接抚养,乙按月给付抚养费,两年后乙与丁结婚,丙与丁之间的关系是()。
A 继父母子女关系 B 没有任何关系 C 姻亲关系 D 养父母子女关系
2、 甲乙离婚时,儿子丙判给甲抚养,后来甲嫁给丁,丁经过乙的同意后,办理了登记收养手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是丙的继父,丙与乙的父子关系解除 B 丁是丙的养父,丙和乙的父子关系解除 C 乙仍是丙的生父,丙可以继承乙的财产 D 甲和丁离婚后,丁可以不再抚养丙 三、多选
1、《婚姻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其所称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包括()。
A 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 B 尚在校接受大学教育但没有收入的
C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D 尚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
2、 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但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父母只有在下列情形下才能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
A 无劳动能力 B 年老多病 C 生活困难 D 无其他子女 3、 下列哪些子女属于非婚生子女()。 A 甲和乙未婚同居所生子女 B 已婚妇女甲与第三者丙所生子女 C 已婚男子甲与第三者丙重婚后所生子女
D 在甲与乙离婚三个月后出生的子女
4、 下列哪些情形下甲乙之间形成了婚姻法上的继父母子女关系()。 A 甲20岁时,甲的生母与乙再婚
B 甲在父母离婚后随父亲生活,母亲负担部分抚养费,后其母与乙再婚 C 甲在父母离婚后由父亲直接抚养,后其母与乙再婚,乙负担了甲的大部分抚养教育费
D 甲在父母离婚后随母亲生活,后母亲与乙再婚,其母在甲10岁时去世,甲继续和乙生活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继子女成年后,继父母子女关系自动解除
B 继子女在生父或生母死亡后,继父母子女关系自动解除
C 受继父母抚养成人的继子女,在继父母年老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时,应负担继父母的生活费。
D 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在生母与继父或生父与继母离婚后,继父母子女关系自动解除
四、名词解释 1、 亲权 2、 非婚生子女 五、简答
1、 简述父母子女的权利义务关系。 2、 简述亲权的特征和原则。
第十一章 收养
一、判断
1、 根据我国收养法第17条规定,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这里的抚养意指收养。()
2、 我国不承认不完全收养。()
3、 夫妻一方被宣告死亡后,另一方因生活困难将子女送养他人,被宣告死亡方重新出现后,有权以送养须经双方同意为由主张收养无效。()
4、 社会福利机构有义务抚养弃婴、孤儿,不能把他们送养给他人。() 5、 继父母收养继子女必须具备抚养教育继子女的能力。() 6、 涉外收养同国内收养一样,应当先订立书面协议。()
7、 养父母死亡,未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恢复。() 8、收养三代以内的近亲属的子女,被收养人不受年龄的限制。() 二、单选
1、 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相差()以上。 A 3 0周岁 B 35 周岁 C 40周岁 D 38周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民法四习题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