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财务风险基本理论概述
2.1财务风险的含义
北京商学院的刘恩禄、汤谷良(1989)是最早对财务风险相关理论做出总结的学者 [4]。财政部的向德伟(1994)有针对性的概括了财务风险的产生原提出财务风险高度展现了企业的运营风险,同时他还认为财务风险与企业运营关系密切,这一观点为财务风险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5]。陈余有(2004)认为财务风险是企业内部因素和宏观环境二者作用的产物,并指出在我国企业应该着重构建财务危机运行机制[6]。
所谓企业财务风险即在许多未知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的企业的财务状况不可预测的风险,财务风险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它是企业一定要解决的风险。财务风险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角度看,财务风险是说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按企业财务活动的主要环节,可将企业财务风险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风险等[7]。从狭义角度看,所谓企业财务风险即因为借债带来的企业财务成果的不可预测性,即债务资本比率变动带来的风险。
2.2财务风险的分类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是指企业借入资金而增加丧失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这方而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筹资成本费用过人、利率过高、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财务危机。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由于进行投资活动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之日标而发生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由于投资项日规模过大、行业过多、扩张过度而无力控制管理;负债经营负债率过高,造成沉重债务负担;技术、市场等多方而情况发生变化,导致实际投资收益与预期相比相差甚远。
(3)资金营运风险
资金营运风险是指企业在收益不错的情况下,由于我国实行 的是权责发生制原则,故不错的收益并不能表明和保证现金流入 的实现。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导致资金链断裂 所形成的现金流量风险。
(4)外汇风险
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企业的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主要包括交易风险、经济风险等。
2.3财务风险特征
2.3.1客观性
客观性: 即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所谓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即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一定要想出办法来应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可以帮助企业找到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这样才能解决财务风险[10]。 2.3.2全面性
全面性:所谓财务风险的全面性即分布在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中,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中都会有财务风险。 2.3.3收益性
收益性:所谓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可以进行预测及控制,但因为许多原因的作用使得财务风险活动也在慢慢改变。因此,企业无法提前预知财务风险的规模。
2.4财务风险评价模型
2.4.1 单变量财务风险评估模型
(1)偿债能力指标
1)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是指公司负债总额和资产总额的比率,它体现了公司偿付债务的可能性,即在公司的总资产中举债比例的份额。能够较好地测评公司于结算之时维护债权人资产的能力。正常情况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越大,发生财务危机的概率就越高,但公司的的资产负债率过低会让公司被迫减少财务杠杆给予的风险利益。因此公司要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及抗风险的能力来衡量公司的资产负债水平。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这里的速动比率,即在企业流动资产的总额当中,将存货部分减去之后而后再除以流动负债后的得数。在公司的流动资产总数之中,存货具有最弱的变现可能,在不考虑存货偿还债务的状况下,不囊括存货因素的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可以更强地体现短期偿债能力,它的敏感度强于流动比率。依照发达国家的状况一般觉得最为恰当的速动比率值为l。
3)短债比重=流动负债/负债总额
短债比重为企业流动负债和负债总额的比值。公司在规定限时内的负债危机主要起自于公司的短期负债风险,总体来说,公司在某时间的短债占比越高,公司所要承受的财务危机的概率就越高。公司应当依据资本的所投方向的差异来有效规划好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大小,以不要让公司深陷债务风险当中。
4)经营净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经营净现金流动负债比为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和流动负债的比值。该指标可
以用来测量公司凭借其自身经营活动所获得的归还短期债务的水平。一般来讲,该比率越大,公司归还到期债务的水平越高。一旦该指标呈负数,就代表经营活动衍生现金的水平弱,使企业债务的清偿能力受限。
(2)获利能力指标
1)销售利润率=本期净利/销售净额
销售利润率是体现公司获利情况的基本指标。该指标所可以体现的是,每一元钱的销售收入所赢得的净利润数量,它可以代表销售收入的收益能力。公司在提高销售收入的另一方面,还得赢得比之前更丰厚的利润方可赢得销售利润率的提升。所以公司需保持一个恰当的销售利润率水平方可让自身获利。
2)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为净利润和平均净资产的比率,体现净资产的收益能力,能通过分解成来体现公司于盈利、资金周转以及负债程度这三角度的指标,能用他们研究指标变化的源头,存在较强的综合能力。
3)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
成本费用利润率,给定期限内公司的利润总额和成本费用总额的比值。这之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十营业税金及附加﹢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成本费用利润率越大,说明公司为了获取利润而支付的代价越少,成本费用掌控得更好,获利水平更强。
(3)资金管理能力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率代表的是在一个年度里理应收回的账款转化成现金的平均次数。该指标可以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具体速度。一般来讲,公司应收账款的周转率的大小,可以体现公司收款能力的大小。相反,如果应收账款周转率很小,而且于一个时间段内一直显示出收账迟缓,那么就代表着公司有可能会面临资金回收风险。
2)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总资产周转率为销售收入和平均资产总额之比,其体现地是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迅速,代表销售能力越高。
2.4.2多变量财务风险评估模型
关于多变量财务风险评估模型有很多,本文主要运用Z分法进行分析,此模型在20世纪60年代由奥特曼提出的多变量财务风险评估模型,主要包括下面五个变量及及主要公式及理论:
Z=1.2×XI+1.4×X2+3.3×X3+0.6×X4+1.0×X5
Xl=速动资产/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 X4=股票市价总额/负债总额 X5=销售收入/总资产
奥特曼通过对对Z分法分析得出:Z值越大说明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好;反之,Z值越小则说明公司财务状况越差,奥特曼总结的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如下 (1) 当Z<1.81时,表明公司面临很大的破产危险 ;(2)当1.81 处于灰色地带,财务状况极不稳定,需要企业及时找出对策防范风(3)当Z>2.675时,表明公司财务状况良好,无风险可言,相当安全,破产可能性极小。因而,对于公司短期风险的判断也可根据值进行判断,从而对 公司的风险防范有了更好的数据及理论上的依据。 3 中国远洋概况及财务风险评价 3.1 中国远洋基本情况介绍 3.1.1 行业介绍 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与世界航运市场密切相连。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于航运业经济的影响也是极其广泛而深远的。 航运业的细分:(1)集装箱运输;(2)干散货运输;(3)散装液体货物运输,以上三种不同业务类型与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业务类型的特征如下: (1)集装箱运输,运输货物的种类主要包括:工业制成品、消费品,最终以标准化的集装箱形式装载后进行快速的海上运输。集装箱运输主要市场是各大班轮公司(世界前20大市场占比80%以上),且需求较为零散,主要是世界的国际贸易业务的公司,且集装箱市场主要是各大班轮之间的竞争。 (2)干散货运输,主要运输各种原材料以及大宗散货,最主要的货物有煤炭,谷物,各种矿石,钢材,建材,化肥,木材等等。在这个市场中,船东和货主都属于有一定实力的公司,但是又都不够大到控制市场,因此供需双方一般认为彼此有相对对等的bargaining power。这类货物的运输,一般都是不定期的,需要针对一个个具体的运输合同彼此进行谈判。(主要船型有好望角型18万吨,巴拿马型7-8万吨,灵便型3-6万吨) (3)散装液体货物运输,主要运输原油,成品油,化学品,液化气等散装液体货物,和干散货船运输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运输需求方一般为世界上比较大的石油公司和化学品公司,比如Exxon,Shell,BP,Chevron,Total,Sinopec,BASF,China oil等能源类公司,虽然相应的航运公司也都是比较大型的,但是和这些巨无霸的能源公司相比依然显得体量单薄,因此一般认为货主方面有更大的bargaining power,而且很多货主自己本身也掌握一定的运力来对市场进行调节。 航运业主要特征: (1)周期性:航运业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贸易情况紧密相关,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周期性特征。由于船舶建设周期长,行业需求变化难以准确预测,因此,行业运力供给的调整一般落后于行业需求的变动,短期内航运业经常处于不均衡的状态,显示出一定的周期性。 (2)季节性: 由于贸易活动随季节波动,因此航运业也显示出一定的季节性。对于内地及海上集装箱航运业来说,由于节日、假期消费品需求的变化、农产品的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一般在第一季度最低,第二季度上升,第三季度达到顶峰,第四季度回落;另外,江河枯水期等气候因素(如长江在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 财务风险基本理论概述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