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辅导对象 杨xx 问题 表现 性别 女 年龄 16 辅导时间2015、9 她觉得在家里,父母并不爱她,她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她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她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尽管换了环境,可她内心还是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原因 分析 由于被父母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其心理原因的。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共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解决的是杨某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她对我的信任感。 第二阶段是处理她与父母的关系,这一问题在六星期后得到解决。。。 第三阶段是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班级氛围,减轻她的心理压力,并获得自我价值的体现,这一步与前者同时进行。 辅导对策及过程 辅导 追踪 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她基本上克服了自卑的心理。 通过辅导,该生自信了许多。 辅导 效果
12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辅导对象 陈xx 问题 表现 性别 男 年龄 14 辅导时间2015、10 在假期参加了两个补习班和两个特长班,坚持一个月后,他感到精神疲乏,心里烦躁,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降低,学习进度减慢甚至停滞。他实在忍受不下去了,可妈妈还是逼着他去上课,他说自己要疯了。 原因 分析 分紧张的学习使小刚失去了暑假休息的机会,过分繁重的补习已经导致严重的学习疲劳状态。疲劳分两种,一种是生理疲劳,一种是心理疲劳。长时间从事体力劳动后的疲劳,主要是生理疲劳。这种疲劳只要安静休息即可解除。 1.减少学习时间。不考虑身体与心理的承受能力,每天逼着学生长时间学习是不可取的。 2.预防疲劳,感到疲劳之前先休息。3.经常休息。 4.自我想象,放松身心。想象自己的整个身躯都变瘪的情形。 5.学会精神愉快地去学习内容很多,难度很大,也不会那么快就感到疲劳。 辅导对策及过程 辅导 追踪 上课再也没有感到疲劳进 辅导 效果 经过辅导,他基本上上课表现的精神愉快。
13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辅导对象 杨xx 问题 表现 性别 男 年龄 13 辅导时间2015.10 孤立无助。班上同学都看不起他,不愿与他交谈。 厌学。因为学习习惯差,上课思想易开小差,经常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就不愿意听,作业错误率高,经常受到任课老师的训斥,所以讨厌学习生活。 自卑心理和虚荣心较强,总觉得父母、师生不关心他,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他要改变现状。 原因 分析 (一)原因分析: 1、缺乏母爱 2、自尊心过多地受到伤害,变得麻木 3、自卑感强烈,助长了虚荣心 4、社会环境的影响, 对前途无信心 辅导对策及过程 与案主班主任、父母及有关同学的沟通 (1)与班主任的沟通 (2)与案主父母的沟通。 (3)与案主同班同学的沟通。 辅导 追踪 案主自觉性提高了,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上课也能坚持听讲,课后与同学们一起玩,学习习惯好转。 辅导 效果 现在我不怕来上学了,上课也不再觉得无聊了,我 14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辅导对象 王xx 问题 表现 性别 男 年龄 15 辅导时间2015、11 性格比较内向,不太会和人交往,所以经常独自一个人玩耍、学习成绩不太理想。 原因 分析 现在的孩子很少与父母沟通,很多孩子喜欢以\没看见我正做作业吗\、\别理我,烦着呢\等理由来拒绝与父母进行沟通;不上学的时间,孩子大多数时间都泡在电脑前或者外出玩,父母想要知道孩子的想法很不容易 首先,可以坦诚地告诉父母,自己对他们的这种做法很不满,他们侵犯了自己的隐私权,希望父母也能学会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 其次,孩子也应该经常性地和父母进行沟通,告诉父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同伴关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三大重要的社会关系。 另外,应该通过在现实中与父母交流来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技巧,否则,依赖于从网络上与人沟通,会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内向、不善于交际。 喜欢和别人交流了 辅导对策及过程 辅导 追踪 辅导 效果 性格明显开朗活泼了
15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
心理辅导员: 辅导对象 雷xx 问题 表现 该生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开始紧张, 性别 男 年龄 15 辅导时间:2015.12 原因 分析 1.偏激行为和交往不良倾向; 2.人际关系紧张(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及亲子关系); 3.学习适应性不良。 辅导对策及 过程 “再现”事件:父母与孩子重新讨论“老师冤枉”事件,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如何更好。 辅导 追踪 不良行为减少 通过收集别人对他的\微笑\与\好话\;父母继续\代币\激励,他的行为和以前相比显得更友好一些。 辅导 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表(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