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全册(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知道地球上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地球不仅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家园。

2、了解并初步认识世界政区图和两半球图,知道世界上陆地和海洋分布的概况。 3、进一步培养探究、收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制作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给动物、植物、人物和各种地理事物找家”的活动。可以按照动物、植物、人物山脉、河流等将学生分组。

学生完成后,全班一起检查贴得是否正确,教师指出错误并且纠正。

3阅读与讨论。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25页的课文,讨论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以及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启发学生联系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所使用的工具,以及以前学习过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等知识进行分析。

4观察与演示。阅读教科书第25页的插图和豆博士的叙述。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给一个地球仪。驾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寻找答案。教师演示地球仪正确的转动方式,并且借助地球仪解答学生的疑问。 5.阅读与探究。

阅读教科书第26页的第一段课文。

阅读教科书第26页的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和右下方的文字。

6、全班交流。各小组发表读图结果。教师要保证学生能正确地说出一些基本的知识: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最大和最小的洲,最大和最小的洋,我国位于哪个洲,我国东临哪个洋。

7、拓展学习。阅读教科书第27页的“魏格纳的胆识”一文。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在课前的准备向学生做简单的介绍。 8、教师总结本课题的学习,布置家庭作业。

课题2.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气候和环境。

2、了解在不同的环境状况,人们有着不一样的生活。 教学活动及过程

6

第一课时

1、导入。阅读教科书第28页第一段的课文。

2、交流与讲解。根据上次课所分配的探究任务,以及课后的准备,各小组汇报探究的成果。教师结合教科书第28页的世界地图及学生的汇报,穿插讲授有关知识。

3、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别。地球上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不同地形环境,不同地形和气候环境下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差异呢?”

4.交流与讲解。有关小组根据所分配的任务汇报对地球不同地区的探究成果。教师讲解和澄清有关知识。 5.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生活的人们由于气候环境的差异,地形环境的不同,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别。人类在地球的各个区域生存,从事着不同的生产劳动,以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适应着不同的生活环境,反映了人类的智慧。”

课题3.神奇的“三极”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对生活的探究、对我们所生活的地球的探究是永无止境的,无数探险者以他们坚定的意志、勇敢的努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2.在探险者队伍之中有很多中国人的身影,他们是我们民族、国家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3.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活动及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人类生活的地球时丰富多彩的,人类对地球的了解还有很多不够,还有很多未知,所以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阅读教科书第30页第一段的文字。

2.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科书第30页的课文,并欣赏图片。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和交流阅读心得。

3、阅读与讲解。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加以讲解。 教师强调:“科考队员是执着、无畏的勇敢探索者。他们是我们民族、国家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思考与讨论要点:(1)北极地区的环境特点,因纽特人的生活特点。(2)考察队的科学家们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家考察船成功地进行了北极科学考察说明了什么? 第二课时 1. 导入。“上节课,我们循着中国探险者在北极的足迹了解了我国科学家的勇敢和无畏。那么,在地球的另一极是什么样什么样的状况呢?让我们随着两名中学生一起到南极去看一看吧。”

2. 识图练习。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南极洲的位置,查找与我国的距离。 3. 阅读与思考。阅读教科书第33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南极长城站的图片。

7

自由讨论。 要点:(1)南极地区的环境特点。(2)考察队的科学家们乘坐我国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成功地进行了南极科学考察说明了什么?(3)“雪龙”号为什么要把科考站的垃圾装运回国呢?

4.讲解与讨论。教师提问:除了南极、北极,地球上还有一个第三极,那里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呢?中国的探险者在那里有什么作为吗?” 阅读教科书第34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珠穆朗玛峰和中国登山英雄的图片。 教师讲述中国登山英雄攀登珠峰的光辉事迹。

主题二 环绕地球看世界 课题1 到纯子学校看一看

教学目标

1.透过一所普通的日本小学校,了解日本的社会概况、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2.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我们知道,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生活的人们由于环境的差异,生产、生活有着很大的差别。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生产、生活各自都有什么特点那?从这节课开始,就让我们一起到世界各地去看一看。下面。我们就先到领国日本去看一看。”

2.识图练习。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日本的位置,查找从我国到日本的路线。

3.阅读与思考。阅读教科书第34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第34~35页的图片。教师组织全班讨论,引导学生思考:(1)为什么中日小朋友语言不通,却可以在一起交流书法、切磋棋艺,可以用笔写写画画地交谈呢?(2)日本小朋友的学校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4.阅读与交流。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35页上方的文字资料。引导他们思考:“你能详细介绍教科书呈现的资料中提到的内容吗?” 师生共同交流。 5.教师总结。

课题2.和阿里一同发现

教学目标

1.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东邻日本的情况。这节课,让我们沿着南中国海向西行,穿过印度洋,到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去看一看。” 2.识图练习。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西亚、北非地区的位置,查找从我国到阿拉伯国家的路线。

3.阅读与探究。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6~37页的文字,欣赏教科书第36~37

8

页的图片。教师将自己补充的材料也提供给学生。 思考:(1)阿拉伯人从事什么农业?(2)阿拉伯地区最发达的工业是什么? (1) 阿拉伯地区最著名的资源是什么?(4)你知道哪些阿拉伯地区的古

老文明?(5)阿拉伯人为什么喜欢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长袍?(6)阿拉伯地区最主要的宗教是哪一种?

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活动的结果,尽可能充分地讨论有关阿拉伯国家的概况、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或讲述。

5.教师小结,布置家庭作业。

课题3.漫步神奇的非洲热土

教学目标

1.了解非洲的社会概况和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意识和国际理解 3.通过对小蒂皮事迹的了解,树立爱护人类生存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及过程 1.导入。

2.识图练习。在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苏伊士运河埃及、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38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第38页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思考:(1)赤道横穿了非洲大陆,那么非洲应该是什么样的气候特点?(2)你对埃及文明有哪些了解?

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开展讨论:非洲的气候环境特点;古老的埃及文明、金字塔、狮身人面像;非洲黑色人种的特征;驰名世界的撒哈拉沙漠、东非大裂谷、维多利亚大瀑布等。

5.自由交流。根据平时从课外书籍或影视节目中了解的知识,谈谈非洲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

6.阅读与讨论。阅读教科书第39页的课文,欣赏本页出示的图片,认识小朋友蒂皮,了解她的事迹和希望。讨论:怎么看待小蒂皮对中国小朋友的寄语?我们应该怎样做?

7.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布置家庭作业。

课题4.走访格林和安徒生的故乡

教学目标

1.了解欧洲的社会概况和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发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从辽阔的非洲大陆向北穿过地中海,就来到了欧洲。作为世界上比较富裕的大陆,欧洲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2.识图练习。阅读教科书第40页最上方的文字,在世界政会图、两半球图上查找欧洲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0~41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第42~43页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提供给学生。 思考:(1)欧洲有怎样的气候特点?(2)德国的环境和社会风貌哪些特点? 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对以下问题充分展开讨论:(1)我所

9

熟悉的格林童话和安徒声童话中的主人公。(2)欧洲有怎样的气候特点?(3)德国的环境和社会风貌有哪些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通过阅读教科书第41。页豆博士的话展开讨论,也可以就欧洲其他国家进行讨论,教师给予讲解和补充。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课题5.双头鹰瞭望的国土

教学目标

1.了解俄罗斯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识图练习。在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俄罗斯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45页的课文,欣赏教科书上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也提供给学生。 思考:(1)俄罗斯的国旗、国徽有什么含义?(2)俄罗斯有怎样的气候特点(3)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有什么特点?(4)俄罗斯著名的大城市圣彼得堡有什么特点?(5)俄罗斯在科学技术、文化技术、社会经济等方面有什么突出成就?

4.交流与讲解。让学生根据前面活动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教师引导:“俄罗斯是我国的近邻,两国人民有着长久的友谊和交往,同学们可能也知道一些有关的情况,大家可以交流一下。”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并且给予必要的补充与纠正。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课题6.辽阔的北美大陆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北美的社会概况和人民的生活,了解北美大陆有着众多民族、发达的经济。

2.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2.识图练习。在世界的政区图、两半球图上查找北美大陆美国和加拿大的位置和范围。

3.阅读与探究。阅读教科书第46~47页小文的表姐——玲华的来信,欣赏教科书46~47的图片。教师将自己准备的材料也提供给学生。 思考:(1)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和大城市纽约的情况。(2)美国的农业有什么特点?(3)从玲华表姐的学校情况是否可以看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4)加拿大有什么特点?

4.交流与讲解。学生根据前面的活动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给予补充和讲解。

5.自由讨论。阅读教科书第47页的“资料标识”的内容,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讨论有关美国历史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加以补充。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全册(2)在线全文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全册(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811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