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第一学期 语文全县统考期末检测试卷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基础乐园。(39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dǒu qiào zǔ náo kuí wú juàn liàn chú fáng wǎn lián sù liào xiāng jiāo là zhú mò shēng
(二)音同字不同,一定要分清。(写同音字)(4分)
【bó】拼( ) ( )士 【yì】( )力 ( )扬顿挫 【yíng】晶( ) ( )地 【xiáng】( )细 慈( ) (三)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填序号)(2分) A.谱写 莱因河 B.饼于 焦燥不安 C.刺猬 恍然大悟 D.姿源 泥浆
(四)给下列句子中的“鼓”选择恰当的释义。(填序号)(2分)
鼓:①打击乐器,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 ②弹;
③发动,振奋; ④凸起,胀大。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 ) 2.王刚鼓着嘴半天没出声。 ( ) 3.今年的“六一”儿童节,爸爸给我买了一个腰鼓。 ( ) 4.大家的赞扬给了他很大的鼓励。 ( )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9分)
美不( )( ) 古( )古( ) 震( )欲( ) 张( )李( ) 心惊( )( ) ( )( )乐道
1.“古( )古( )”是描写建筑的四字词语,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上面词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六)选出下面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4分)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1.贝多芬听到这里,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 ( ) 2.波农丁皱着眉头,伤感地说:“它要离开我们去象冢了。” ( ) 3.“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 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 ) 4.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
(七)日积月累。(每小题1分,共4分)
1.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呜蝉。
3.诚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鸥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为一句话。
父亲和妹妹的话使我感到十分沮丧。 我不敢在家里练琴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补充句子。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世界就会变得越来越平凡乏味。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知识回顾。(7分)
1.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乃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身 不复鼓。(《伯牙绝弦》)
2.“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老人与海鸥》)从海鸥—个个朴实的名字中,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通过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和关心女佣等几件小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表达了印第安人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真挚情感; 《詹天佑》一文则赞扬了詹天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体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口语交际。(4分)
1.右图漫画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请对漫画中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20分)
(一)月光曲<节选>(9分)
姑娘连忙站起来让座。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盲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盲姑娘 听得入了神 一曲弹完 她激动地说 弹得多纯熟啊 感情多深哪 您 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 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 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 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等他们醒过神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他飞奔回客 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给选文第一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2.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选文第四自然段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3分)
第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猎人与母猴(11分)
1960年,山里饿死了人,公社组织了十几个生产队,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猴子。两座山的树木几乎全被伐光,最终一千多人将三群猴子围困在一个不大的山包上。猴子的四周没有了树木,被黑压压的人群层层包围,插翅难逃。双方在对峙,那是一场心理的较量。猴群不动声色地在有限的林子里躲藏着,人在四周安营扎寨,不时敲击,大声呐喊,不给猴群以歇息的机会。三日以后,猴群已筋疲力尽,准备冒死突围,人也做好了准备,开始收网进攻。于是,小小的林子里展开了激战,猴的老弱妇孺向中间靠拢,以求存活;人的老弱妇孺在外围呐喊,造出声势。青壮的进行厮杀,彼此都拼出全部力气浴血奋战,说到底都是为了活命。战斗整整进行了一个白天,黄昏的时候,林子里渐渐平息下..来,无数的死猴子被收集在一起,各生产队按人头进行分配。
那天,有两个老猎人没有参加分配,他们俩为追击一只母猴子来到被砍伐后的秃山坡上。母猴怀里紧紧抱着自己的崽,背上背着抢出来的别的猴的崽,匆忙地沿着荒瘠的山岭逃窜。两个老猎人拿着猎枪穷追不舍,他们是有经验的猎人,他们知道,抱着两个崽的母猴跑不了多远。于是他们分头包抄,和母猴兜圈子,消耗它的体力。母猴慌不择路,最终爬上了空地上一棵孤零零的小树。这棵树太小了,几乎禁不住猴子的重量,绝对是砍伐者的疏忽,他根本没有把它看成一棵“树”。上了“树”的母猴再无路可逃。它绝望地望着追赶到跟前的猎人,更紧地搂住了它的崽。
绝佳的角度,绝佳的时机,两个猎人同时举起了枪。正要扣动扳机,他们看到母猴突然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愣,分散了注意力,就在这犹疑间,只见母猴将背上的、怀中的小崽儿,一同搂在胸前,喂它们吃奶。两个小东西大约是不饿,吃了几口便不吃了。这时,母猴将它们搁在更高的树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搞了许多树叶,将奶水一滴滴挤在叶子上,搁在小
猴能够够到的地方。做完了这些事,母猴缓缓地转过身,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双眼。
母猴的意思很明确:现在可以开枪了……
母猴的背后映衬着落日的余晖,一片凄艳的晚霞和群山的剪影,两只小猴天真无邪地在树梢上嬉闹,全不知危险近在眼前。
猎人的枪放下了,永远地放下了。他们不能对母亲开枪。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多音字注音。(1分) 背( )上背( )着抢出来的别的猴的崽……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2分)
饥肠辘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筋疲力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一自然段中加点词“活命”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二是指猴子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母猴在逃命的过程中,自己和孩子的命都不保,可还“背着抢出来的别的猴的崽”,这样写是为了表现母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猴安顿好了孩子,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眼睛,其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5.画“——”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什么“猎人的枪放下了,永远地放下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30分)
同学们在一天天长大,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关爱他人,懂得了明辨是非,懂得了珍惜幸福……请你仔细回想,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选择一件事,以“我懂得了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语句通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检测试卷及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