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监狱民警心理压力的成因和释放途径及方法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各种挫折、阻力、困扰不期而至。面对这些挫折和困扰,必然会形成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适当的压力是产生更大动力的源泉,对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潜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过度的压力则会使人出现心理问题,甚至产生心理疾病,给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带来不良影响。作为直接管理、教育、改造罪犯,履行刑罚执行职能的监狱民警,长期从事高危性工作,其心理压力必然远远大于普通人群。近几年,如何解决监狱民警心理问题,有效释放民警心理压力,以提高民警队伍心理素质,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已经受到各级领导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笔者试对监狱民警心理压力的成因、特点及释放途径和方法作一浅析,敬请斧正。
一、监狱民警心理压力形成的原因 1、工作原因形成的心理压力
由于监狱人民警察是一个高负荷、高危险性,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职业,因工作原因产生的心理压力,就成为监狱民警心理压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1)、罪犯防逃压力
监狱的本质是刑罚执行,其宗旨是惩罚和改造罪犯。在具体实践中,改造工作好坏一般用发案率、脱逃率来衡量。防恶案、防逃也就成了监狱民警考核的硬指标。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监狱的监管设施、环境都较差,警力配备不足,防逃压力可想而知。一旦发生罪犯脱逃或恶案,责任民警轻则处分、降职,重则开除,乃至追究刑事责任。监狱民警时时处在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下。
(2)、罪犯管理压力
随着建设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步伐加快,广泛推行文明管理,文明执法,狱务公开,严禁体罚罪犯,严格规定了对罪犯使用警戒具的条件和程序,有效防止了民警任意违规执法,保障了罪犯的基本人权。但对违规罪犯的强力惩戒措施却相应缺乏,导致许多民警在管理罪犯时,不敢管、不愿管、不好管,形成管理教育罪犯手段事实上的弱化与实现改造罪犯宗旨的矛盾。这种矛盾,对监狱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是一种考验。
(3)、上级领导压力
据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作为下级,至少有30%的压力来自上级领导,对纪律部队的监狱民警来讲,来自上级领导的压力更大。一方面是民警自身因素,诸如心态调整失衡,业务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质量差,经常受到领导批评等;另一方面是目前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尚不完善,难免有的领导素质较差,业务水平低,管理能力差,使下级民警从工作方面无法与领导产生认同,出现种种别扭,与领导关系不融洽,必然会使下级民警处于焦虑不安的心理状态。
(4)、同事竞争压力
大多数监狱民警都有较强的事业心,都有干一番事业的良好愿望。但并不是每一个民警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在提职、晋级、晋衔、调资等很多方面,都面临激烈竞争。不管这种竞争是否良性,都会使民警产生较大心理压力。
(5)、生产任务压力
由于国家财政尚未完全解决监狱经费问题,监狱各二级单位都存在一定的生产经济指标,往往与民警收入挂钩。一方面监管改造任务繁重,罪犯管理难度和防逃压力大,一方面生产经济任务重,监狱民警不得不处于改造与生产双重压力的两难境地。
(6)、学习压力
近年来,政法队伍素质教育、集中教育整顿、公正文明执法教育、“双十”教育等各类教育学习任务安排较多,对提高民警队伍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监狱民警每天十多个小时的工作之后,早已疲惫不堪,还必须面对各类政治、业务学习,精力明显不够。不学习又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普遍感到压力很大。
(7)、监狱布局调整压力
当前,许多监狱都面临布局调整,但究竟怎么调整,监狱会不会搬迁,往哪里搬迁;监企如何分离,在企业的民警今后如何安排等等,很多问题都不明朗。对大多数监狱民警来讲,看不清自己今后的方向,不知道如何应对今后难以预料的变化,无形中产生一种焦虑、烦躁的心理状态。
2、社会原因产生的心理压力
人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作为监狱民警,既在社会之中,又区别于监狱外的社会。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里,社会的高速发展变化,对民警心理的影响十分深远。既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又会使民警产生新的压力。
(1)监狱民警社会地位压力
一个职业是否被社会尊重,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与这个职业的社会认知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各类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媒体中,反映公安民警、法官、检察官的题材很多,相应使人们对这些职业有了较多了解。而反映监狱民警的却少之又少,人们只能从影视作品中的旧社会狱警、封建社会狱卒形象来定位现在的监狱民警形象。久而久之,监狱民警的形象被异化,社会地位自然不高。加之监狱自我宣传力度明显不足,监狱民警纳入国家公务员序列,也是近几年的事情,使监狱民警难以被更多的人了解。在社会上,监狱民警甚至被称为“二警察”、“Y警察”,极大地伤害了民警自尊心,产生自卑感,形成一种极度压抑的心理状态。
(2)监狱民警经济压力
近年来,随着《监狱法》的全面贯彻落实,监狱民警公务员身份的确立,基本工资由国家财政保障,经济待遇有了明显改善。但与社会类似职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商品经济社会中,逐渐融入社会的监狱民警,经济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按目前监狱民警个人收入水平,年均也就1.2万元左右,而支出呢?买套房子就要十几万,不吃不喝都要积蓄十几年;子女读书还需要交付昂贵的学费,上有老,下有小,工资的增长远远跟不上支出的增长。罪犯服刑是有期,监狱民警工作却是无期。长期守着“炸药库”、“火山口”的巨大风险,高风险没有高回报,高奉献不能给家人带来富裕的生活,使监狱民警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成为民警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
(3)监狱民警业余生活压力
大多数监狱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环境较差,业余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监狱民警基本上都是两点一线的枯燥生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与自己无关,改革开放的成果很大,自己却不能充分享受。对监狱民警性格的形成、心理和社交能力的提高都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3、家庭原因产生的心理压力
监狱民警长期与罪犯打交道,性格上往往具有内向、木讷、严肃的特点,必然会影响夫妻关系、父母关系、子女关系等,对家庭生活会带来不良影响,加之经济上的拮据,这些都会使监狱民警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压力。
4、个人原因产生的心理压力
有的民警因性格、知识面、个人修养等原因,正确认识问题的能力不高,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不善于自我心理调适,遇事爱钻牛角尖,不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往往产生不应有的、比其他人更大的心理压力。民警个人原因也是心理压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二、监狱民警心理压力的特点
监狱民警由于以上因素而产生心理压力,因个体差异和自我调适能力不同,外在表现各不相同,程度也不一样,综合起来,主要有抑郁和烦躁两大特点。
抑郁的外在表现是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失望,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对以前喜爱的各种活动缺乏兴趣,在生活中体验到的乐趣减少;对生活、工作处于焦虑不安状态,往往为一些小事而烦恼;注意力和记忆力明显下降,经常失眠。反应在工作上,主要有以下现象:对工作缺乏热情,情绪消极,有只要罪犯不跑,生产任务完成与否无所谓的态度;对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一些民警产生厌倦麻木心态和畏难情绪;有的民警眼高手低,既想自己成功,又不积极努力,幻想多,行动少;有的民警不切实际,盲目攀比,产生妄自尊大或自卑心理。
烦燥的主要表现是:情绪变化大,坐立不安,不能专心工作;冲动,具有偶发性、突发性特点,大多数时间都很正常,突然因小事与领导、同事、他人顶嘴、吵架,或者应激违规处理罪犯产生不良后果;在处理家庭或社会关系中,因管理罪犯养成的职业习惯,语言生、冷、硬,难以与家庭成员或他人处理好关系。
三、监狱民警心理压力过大的危害
监狱民警过度的心理压力如果得不到正确、及时、有效的释放,会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方面。首先会损害民警身心健康,影响民警养成健康、乐观的性格,处世能力降低,处不好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不利于家庭与
社会生活的和谐;其次是不能正确处理工作、学习、生活的矛盾,分析、认识、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降低;特别是工作方面,在管理罪犯过程中极易因偶然因素产生激情违规、违纪,乃至触犯刑律,从而影响监狱民警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监狱履行刑罚执行职能的水平。这也是民警心理压力过大的最大危害。
四、监狱民警释放心理压力的途径和方法
如何有效地释放监狱民警的心理压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组织调适,二是个人调适。
1、组织调适
所谓组织调适,是指监区、监狱、监狱管理局等各级组织,充分利用现代管理的新观点、新理念,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和重视监狱民警心理健康问题,建立解决民警心理问题的长效机制,及时解决监狱民警出现的普遍性和个体性的心理问题,确保民警身心健康。这既是提高监狱民警队伍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1)、建立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机构
监狱民警心理健康机构可从监区开始设臵,监区设心理辅导员,由经过培训的政工人员兼职,有条件的可设专职人员。监狱设民警心理健康办公室,配备专职心理咨询人员,并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监狱管理局设民警心理健康中心,制定民警心理健康管理相关制度、办法,负责民警心理健康的专门研究,为各监狱提供业务支持和指导,并设立监狱民警心理咨询热线。可以建立民警心理咨询制度,如定期心理健康测试,根据心理测试结果合理调配民警岗位。在发生罪犯脱逃、狱内案件、强制处理罪犯违规行为等情况下,相关民警必须接受组织的心理调整。从上到下形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监狱民警心理压力的成因及释放方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