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乡村地主与市镇工商业关系密切,又与士大夫等文士相结合。江南文化教育水平高于其他地区,读书人应试居官者自然也多,他们致仕归乡后,仍有一定特权,文化水平高,加之熟悉官场,在家乡兼营工商业致富,往往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况且,在当时即使不入仕,经商致富也同样受人尊重,他们操纵商业资本,不仅直接左右着经济的发展,也还可以对地方政权施加影响,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这也正是少年归有光把蜀清、诸葛亮列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的原因所在——若非诸葛出将入相,定要陶朱富甲一方!
把巨商也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目标,正是一种市民社会的价值取向,这正表明在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形势下,往昔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程、朱理学开始衰微,王守仁、李贽等人重视个性,推崇“真”、“童心”的思想逐渐为市民社会接受,归有光受此影响,在文章中直书心声,毫不掩饰奔厚富的追求,坦坦荡荡,磊磊落落。倒是删节此处的编者,对商品经济掩耳疾走,避之唯恐不及。如果说80年代《项脊轩志》选入课本时尚须避讳商品经济这个敏感的话题,那么,在商品经济已成为冲决一切的大潮的今天,课本编者的心中还保留着意识形态的惯性,就太不合时宜了吧。
总之,作为有明一代散文大家的归有光,著此文历经几十年,期间披阅斟酌,推敲琢磨可以想见。这篇文章既是作者精思傅会的结晶,也是心路历程的写照,每一部分都关乎主旨,于全篇血脉相连。课本的编者一主选政,即自以为文章之司命,为了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对传统
名篇肆意窜删,实在应该反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注释错误(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