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
作者:张振华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5年第12期
当前,在“互联网+”计划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消费者。以城市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户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导致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城乡经济循环互动。基于此,本文将深入分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并探究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创新路径。
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一)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攀升,推动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迈入了“快车道” 近年来,随着电脑、互联网络在我国农村地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尝试网络购物、发布农产品信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网民数量不断攀升,推动着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1.86亿,较2014年底增加800万人。2014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2015年6月这一比重上升至27.9%。同时,2015年6月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1%,较2013、2014年末分别上升了2%、1.3%。农村互联网普及率的不断攀升,推动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从农村人口互联网普及结构来看,10-40岁人群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低于城镇地区15-28个百分点。事实上,这部分年龄段人群转化难度低、空间较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以及政策与市场的激励,未来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还将持续呈现不断攀升的格局,将继续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迈入“快车道”。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推动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
在信息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我国信息化建设步伐逐步加快,尤其是针对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我国已基本实现广播全覆盖。中央卫星频道农村覆盖率达到93.2%,省级卫视农村覆盖率为72.3%。同时,在政府家电下乡政策的推进下,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固定电话72部、电脑16.7台。农村互联网接入条件、网络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农村居民自发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明显增强,推动着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呈现普及化特征,网络购物以其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城镇、农村地区中加速扩大。截止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6276万,年增速为38.1%。尤其是手机在农村居民中的普及、商务类应用的不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