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______。
5.每当计算机开机时首先执行BIOS中的POST程序,它将读取主板上________中的硬件配置信息,然后对系统中各个部件进行测试和初始化。如发现硬件配置有误或某个设备存在故障,POST程序将会在屏幕上报告错误信息。
6.关于PC机主板上的CMOS芯片,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加电后用于对计算机进行自 B.它是只读存储器
C.存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程序 D.需使用电池供电,否则主机断电后其中数据会丢失 7.用户为了防止他人使用自己的PC机,可以通过________设置程序对系统设置一个开机密码。 8.当重新修改PC机中的日期和时间时,修改信息将保存在主板上的________中。
9. IOS中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的程序,分别是_______、系统自检程序、CMOS设置程序和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
10.下面关于BIOS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A.BIOS是存放在主板ROM芯片中的一组机器语言程序
B.BIOS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的程序:POST程序.系统自举程序.CMOS设置程序和所有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
C.BIOS具有启动计算机工作.诊断计算机故障及控制低级输入输出操作的功能
D.不同的BIOS在PC机执行自举程序之前,规定用户启动CMOS设置程序的热键可能不同。 11.对于计算机的一些外围设备,必须通过相应的程序去控制他们,这些程序是放在BIOS中的。 12.键盘.显示器和硬盘等常用外围设备在系统启动时都需要参与工作,它们的驱动程序必须放在________。 A.硬盘
B.BIOS C.内存
D.CPU
13.在下列________,系统首先执行POST程序,测试系统各个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A.系统增加或减少硬件时 B.当计算机接通电源或按下RESET键时 C.用户希望更改或设置口令时 D.系统因某种需要而调整某些参数时 14.开机后,系统首先执行POST程序,其目的是_____。
A.读出引导程序,装入操作系统 修改
15.在主板的CMOS集成电路中主要存放的是________,它必须由电池供电才不会在关机后丢失信息。 A.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用户对计算机硬件所设置的参数 C.系统的POST程序 D.系统自举程序
16.在用户忘记系统口令之后,除了使用跳线以外,还可以______重新设置密码。 A.将主板电池放电 C.拔下内存条重新插
B.重新启动机器 D.使用RESET重新启动
B.测试各部件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C.从BIOS中装入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 D.启动CMOS设置程序,对系统的硬件配置信息进行
17.在CMOS中存放计算机的一些设置参数,其内容包括系统的日期和时间、软盘和硬盘驱动器的数目、类型、参数以及操作系统的类型等。
18.CMOS存储器中不会包含的内容有________。 A.当前的日期和时间
B.硬盘分区的划分和一些参数的设置
C.开机的密码 D.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
19.对于用户的计算机来说,为了保证自己的隐私,通常会通过________设置程序对系统进行设置开机密码,其他人在没有密码的情况下是无法使用该机器的。
20.安装或维护操作系统时,计算机有时需要由光盘或软盘启动,在此之前的一个准备工作是改变系统启动时访问外存储器的顺序,这时应在________中进行设置。
21. BIOS的中文名称叫做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主要包括 。(2007多选) A.CMOS设置程序 B.加电自检程序 C.键盘驱动程序 D.系统自举程序
22. 有些外围设备控制器(例如显卡)的 程序存放在适配卡的ROM中。PC机在开机时,BIOS对扩展槽进行扫描,查找是否有自带ROM的适配卡,若有则ROM中的该程序就被执行。(2008 填空) 23.一般来说,在下列 情况需要启动CMOS设置程序对系统进行设置。(2008 多选) A.安装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 B.用户希望改变启动盘的顺序 C.安装打印机驱动程序 D.PC机组装好之后第一次加电 24.下列关于BIOS和COMS说法错误的是 (2009单选) A.CMOS是易失性的
B.BIOS是放在ROM中的,是非易失的
C.CMOS存放的是基本输入输出设备的驱动程序及设置参数 D.BIOS是PC的最基本部分,包括CMOS的设置
25.下列关于PC机主板叙述错误的是 (2010单选)
A.BIOS的中文名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它仅包含基本外围设备的驱动程序 B.COMS由电池供电,当电池无电时,其中设置的信息会丢失 C.cache通常是由SRAM构成的高速缓存
D.目前PC机主板上的芯片一般由多块VLSI,不同类型的CPU需要使用不同的芯片组 26.计算机通电后,不能正常启动,可能的原因为 (2011多选) A.CMOS参数被修改,尤其是硬盘参数被改动 B.硬盘引导区被破坏,出现无引导盘信息 C.硬盘已坏,无法读出信息 D. 操作系统被破坏
专题8 I/O操作及其相关概念
§1考点解析
记忆图谱: ※※※
一.I/O操作 (1) 概念
将输入设备输入的信息送入主存储器的指定区域,或者将主存储器指定区域的内容送出到输出设备。
(2) 特点 ★★★
? 多数I/O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包含机械动作,其工作速度比CPU慢得多。为了提高
系统的效率,I/O操作与CPU的数据处理操作往往是并行进行的。 ? 多个I/O设备必须能同时进行工作
? 除了键盘.显示器.鼠标器等基本的I/O设备之外,不同计算机所配置的I/O设备
数量.品种和性能差别很大,且经常需要增减和更新,I/O设备的种类繁多,性能各异,操作控制的复杂程度相差很大,与计算机主机的连接也各不相同 ? I/O设备工作的全过程由I/O控制器控制完成
(3) I/O操作过程中的若干控制部件 ? CPU——负责I/O操作的启动。
? I/O控制器——负责在I/O操作期间对I/O设备进行全程控制。 ? I/O操作是由许多部件协同完成的。 二.I/O设备
输入/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I/O设备,计算机就无法与外界(包括人.环境.其他计算机等)交换信息。
三.I/O接口 (1) 概念
计算机中用于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的各种插头/插座以及相应的通信规程及电器特性。 (2) 分类
① 从数据传输方式来分
串行端口(一次只传输1位):COM1, COM2 并行端口(8位或者16位.32位一起进行传输):LTP1 ② 从数据传输速率来分:高速;低速 ③ 从是否能连接多个设备来分
总线式(可连接多个设备,被多个设备共享,例如,USB接口) 独占式(只能连接1个设备) ④ 从是否符合标准来分
标准接口 (通用接口 , 例如 USB)
专用接口 (专用接口 例如 VIDEO 视频口) (3) 常考I/O端口 ★★
鼠标的I/O端口标准:RS-232E.PS/2.USB.无线接口 键盘的I/O端口标准:PS/2.USB.无线接口 显示器I/O端口标准:VGA
硬盘的I/O端口标准:SCSI.IDE(常用)、SATA 传统I/O端口的理想替代品:USB和IEEE1394
(4)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 ★★ ① 特点
? 高速.可连接多个设备.串行传输
? 使用4线连接器,体积小,符合即插即用规范(Plug & Play,即PnP) ? 使用“USB集线器” 扩展机器的USB接口,最多连接127个设备 ? 可通过USB接口由主机向外设提供电源(+5V,100~500 mA) ? 支持热拔插
② USB的两个版本:1.1版,2.0版
③ 传输速率:USB 1.1版: 1.5 MB/s;USB 2.0版:60MB/s (5) IEEE-1394(i.Link或FireWire)接口 ★
主要用于连接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音频和视频设备。数据传输速度特别快(高达400 MB/s),连接器共有6线,采用级联方式连接外部设备,在一个接口上最多可以连接63个设备,设备间以菊花链方式进行转接。速度高于USB接口。
四.I/O控制器 ★
I/O控制器是一组电子线路,不同设备的I/O控制器的结构与功能不同,复杂程度相差很大。有些设备(如键盘.鼠标.打印机等)的I/O控制器比较简单,它们已经集成在主板的芯片组中。有些设备(如显示器.网络设备等)的I/O控制器比较复杂,且设备的规格和
品种也比较多养,这些I/O控制器就制作成扩充卡(也叫适配器或控制卡),插在主板的PCI或ISA扩充槽中。
I/O控制器的作用主要是负责控制I/O操作的全过程。并与CPU进行通信。 五.I/O总线 1.总线的分类
总线的英文名字是“bus”,它指的是计算机各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一组公用信号线。采用总线结构便于部件和设备的扩充,使用统一的总线标准,不同设备间互连将更容易实现。
(1) 从总线的层次角度来看
系统总线包括:CPU总线.存储器总线.I/O总线。 (2) 从总线传输的信号角度来看 ★★
不管是何种层次的总线,都传输三类信号:数据信号、地址信号、控制信号,相应的都具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3) 从总线标准的角度来看
系统总线制定的标准有:ISA总线.EISA总线.PCI总线. PCI-E总线,目前微机中流行的系统总线标准是PCI总线。ISA总线的位宽是16位,PCI总线的位宽宥32位和64位两种。
2.系统总线的性能指标
① 总线的带宽:指的是单位时间内总线上可传送的数据量。 ② 总线的位宽:指总线能同时传送的数据位数。
③ 总线的工作频率:工作频率越高,总线工作速度越快,总线带宽越宽。 ④ 总线带宽(MB/s)=总线位宽/8×总线工作频率 ★★★
§2典型习题
1.I/O总线上有三类信号: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________。 3.一个USB接口最多能连接________个设备
4. ________接口又称为FireWire,主要用于连接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音频和视频设备 5.下面有关I/O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多个I/O设备必须能同时进行工作
B.I/O设备的种类多,性能相差很大,与计算机主机的连接方法也各不相同 C.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I/O操作与CPU的数据处理操作通常是并行进行的
2. ________是通用串行总线的缩写,它是一种高速的可以连接多个设备的串行接口
D.PC机中CPU通过执行INPUT和OUTPUT指令向I/O控制器发出启动I/O操作的命令,并负责对
I/O设备进行全程控制
6.以下关于I/O控制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I/O控制器用于控制I/O操作的全过程
B.每个I/O设备都有自己的I/O控制器,所有的I/O控制器都以扩充卡的形式插在主板的扩展槽中C.I/O控制器在执行数据传输时可以实现I/O设备直接与主存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D.输入输出操作全部完成后,I/O控制器会向CPU发出一个信号,通知CPU任务已经完成 A.CPU总线、数据总线、存储器总线 B.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C.CPU总线、存储器总线、I/O总线 D.PCI总线、ISA总线、EISA总线
7.将________统称为系统总线
8.总线最重要的性能是它的带宽,若总线的数据线宽度为16位,总线的工作频率为133M/HZ,则其带宽
为________。
A.266MB/S C.133MB/S
B.2128MB/S D.16M/S
9.下面关于USB接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USB 2.0版接口与USB 1.1版保持兼容 B.USB接口使用4线连接器,符合PNP规范 C.USB 2.0版接口的数据传输率是1.1版传输率的10倍 D.带有USB接口的I/O设备只能由主机提供电源 10.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IEEE-1394以并行方式传送信息,USB以串行方式传送信息 B.SCSI接口通常用于连接硬盘.光驱和扫描仪 D.红外线接口以串行方式传送信息,它不需要插头 A.IEEE-1394接口的数据传输速度特别快,可达400 MB/S
C.通过使用USB集线器可以扩展机器的USB接口,使其最多能连接127个设备
11.下面关于IEEE-1394接口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B.IEEE-1394接口主要用于连接需要高速传输大量数据的音频和视频设备 C.IEEE-1394使用4线连接器,以差分信号形式传输时钟和数据
D.1394的一个接口最多可连接63个设备,设备之间以菊花链方式进行转接 A.在USB接口中,数据的高速传输是使用差分信号来实现的 B.USB 1.1与USB 2.0的插头形式相同
C.USB 2.0可以连接最多128个设备,而USB 1.1只可连接最多127个设备 D.USB接口数据传输方式是串行双向传输
12.以下关于USB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
13.I/O总线上有三类信号:数据信号.控制信号和________。地址信号
14.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CPU.存储器和外部设备之间采用总线连接。总线通常由 三部分组成。(2005单选)
A.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B. 系统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C.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系统总线 D. 地址总线、系统总线和控制总线
15. 微型计算机系统采用总线对CPU、存储器设备进行连接。他们主要负责传送的信号是__________(。2006多选)
A.管理信号 B.地址信号 C.数据信号 D.控制信号
16.在I/O控制器接受命令后,由其负责对I/O设备进行全程控制,不再需要CPU过问和干预。 17.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操作是由CPU向I/O控制器发出启动I/O操作的命令,并对I/O控制器进行全程控制,直到I/O操作全部完成为止。
18.PC机在执行数据传输操作时借助______控制电路实现I/O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 19.在PC机中,CPU通过INPUT和OUTPUT指令向I/O控制器发出启动命令,之后将由______对I/O设备全程控制。 A.I/O控制器 C.CPU
B.DMA通道 D.I/O设备本身
20. 优盘,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计算机外设都可使用__________接口与计算机连接。(2006填空) 21.USB是一种高速的可以连接多个设备的接口,现在已经在PC机中普遍使用。下列关于USB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8 单选)
A.从外观上看,USB连接器与PC机并行口连接器差不多
B.USB接口有两种规格,2.0版的数据传输速度要比1.1版的大约快一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专转本计算机专项复习1-3章(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