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号曰市隐,往来大夫士多为之赋诗,渠欲得君作记。君其以我故为之。”
予曰:“若知隐乎?夫隐,自闭之义也。古之人隐于农、于工、于商、于医卜、于屠钓,至于博徒、卖浆、抱关吏、酒家保,无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后为隐。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谓初机之士,信道未笃,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故以山林为小隐;能定能应,不为物诱,出处一致,喧寂两忘,故以朝市为大隐耳。以予观之,小隐于山林,则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隐也。自山人索高价之后,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况朝市乎?今夫干没氏之属,胁肩以入市,叠足以登垄断,利嘴长距,争捷求售,以与佣儿贩夫血战于锥刀之下,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敢问娄公之所以隐,奈何?”
曰:“鬻书以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为廉;以诗酒游诸公间,取和而已,不害其为高。夫廉与高,固古人所以隐,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为子记之。虽然.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请以韩伯休之事终其说。伯休卖药都市,药不二价,一女子买药,伯休执价不移。女子怒曰:‘子韩伯休邪?何乃不二价?’乃叹曰:‘我本逃名,乃今为儿女子所知!’弃药径去,终身不返。夫娄公固隐者也,而自闭之义,无乃与伯休异乎?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奚以此为哉/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归,试以吾言问之。”
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东元某记。
[注]①干没氏:指投机牟利的人。②锥刀:喻微末的小利。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信道未笃 笃:深厚 .B.前人所以有大小隐之辨者 辨:区别 .C.出处一致 处:退隐 .D.以诗酒游诸公间 游:游玩 .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不为物诱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予于此犹有未满焉者 置杯焉则胶 ..
C.欺松桂而诱云壑者多矣 水浅而舟大也 ..D.敢问娄公之所以隐 所以游目骋怀 ....20.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李生是作者的朋友,他认为娄公是一个居于闹市的隐士,所以应娄公之请希望作者写
6
②
①
一篇记。
B.作者对小隐和大隐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小隐和大隐是两种不同的境界,而隐于何处是区分小隐和大隐的重要标志。
C.文中借韩伯休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隐士的看法,从而含蓄地嘲讽了那些“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的假隐士。
D.本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记”,没有对斋本身作叙述描画,而是以作者与李生论辩是否为娄公作记的对话来结构全篇,层层深入,以理取胜。 2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言 身 之 文 也 身 将 隐 焉 用 文 之 是 求 显 也 奚 以 此 为 哉 2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悬羊头,卖狗脯,盗跖行,伯夷语,曰‘我隐者也’而可乎?(4分)
▲ ⑵予意大夫士之爱公者强为之名耳,非公意也。(3分)
▲ 23.作者认为娄公不是真正的隐士,请从文中概括相关的依据。(3分)
▲ 四.诗词曲鉴赏(选择每题2分,共31分) 24.下列诗歌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汉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诗中女主人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
B.《离骚》运用大量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的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C.《蜀道难》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
D.《声声慢》中李清照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极有层次地写出了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接着写寒气袭人的晚风,再写冷暖不定的气候,最后写南飞的过雁,这些景物无一不增添词人的愁绪。
25.“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7
A.这是故事的开端,描写江头送客的情景。
B.“江、夜、月”营造出广阔无边,苍茫悠远的场景。 C.“惨”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
D.“茫茫”二字,不仅是描写场景,也是描写心情,写出无奈凄苦、沉闷惆怅之感。 26.《琵琶行》多次运用情景交融的笔法写到“月”,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别时茫茫江浸月”—— 烘托主客将别的忧伤 B.“唯见江心秋月白”—— 烘托琵琶女内心的愤懑忧伤 C.“绕船月明江水寒”—— 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寂寞凄凉 D.“春江花朝秋月夜”—— 描写良辰美景从而叹自己的虚度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7-28题。(4分)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7.李煜以“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描绘出(2分)( ▲ ) A.国破家亡之叹 B.身世飘零之哀 C.落叶归根之情 D.物是人非之伤 28.“一江春水”是比喻(2分)( ▲ )
A.时间消逝 B.往事历历 C.愁恨之多 D.人生短暂 阅读下面的曲辞,完成29-32题。(9分)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
【叨叨令】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从今后衫儿、袖儿,都揾做重重叠叠的泪。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
【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此一节君须记,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
29.下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张生骑马在前,因依恋而慢慢地走;莺莺坐车在后,
8
因难舍而紧紧跟随。曲词真实、细腻地写出了人物内心的离别之苦。
B.“松了金钏”“减了玉肌” 用夸张的方法,意在表现自己因张生的离去而受到的重大打击。与“为伊消得人憔悴”语意相近。
C.莺莺看见送行的车马,心中非常难过、憋闷,无心梳妆打扮,从今以后只能用昏睡和哭泣来熬度时光。
D.“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叮嘱张生分别后,隔一段时间再寄书信来,不要影响进京应试。
30.通过【二煞】的曲词,可以看出莺莺深深忧虑的是(2分)( ▲ ) A.离愁别恨 B.母亲干涉 C.金榜无名 D.婚姻悲剧
31.下列表现莺莺对现实不满的曲词,最为强烈的一项是(2分)( ▲ ) A.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B.有梦也难寻觅
C.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D.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32.【滚绣球】中有三个“恨”字,请结合曲子内容,分别说说三个“恨”的含义。(3分) ▲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33-34题。(6分)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33.词的上阕用倒影衬托溪水的清澈,下阕用 ▲ 衬托雨岩环境的 ▲ 。(2分) 34.这首词中包蕴着哪些情感?请做简析。(4分)
▲ 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35-36题。(6分)
【双调】【湘妃怨】和卢疏斋西湖 马致远
采莲湖上画船儿,垂钓滩头白鹭鸶。雨中楼阁烟中寺,笑王维作画师。蓬莱倒影参差。薰风来至,荷香净时。清洁煞避暑的西施。 35.对这首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作者从远近高低、触觉、嗅觉等角度,描绘景物,展现了绚丽的西湖夏景。 B.诗中画面各异其趣,但又统一在宁静优美的基调上,体现作者的隐逸之志。 C.末句将夏日西湖比作美丽的西施,生动地写出了西湖的宁静、清洁、凉爽。 D.本首诗歌语言风格为清新明丽,又间杂着口语,读来雅致,而又不失活泼。
9
36.“笑王维作画师”出现在上阕的结尾,从结构及写法上谈谈这句话的作用理解(4分) ▲ 五.古诗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8分) 37. ⑴ ▲ ,虽九死其犹未悔。
⑵ ▲ ,百年多病独登台。 ⑶ ▲ ,此时无声胜有声。
⑷执手相看泪眼,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 ⑸ ▲ ,而后乃今将图南。 ⑹ ▲ ?总是离人泪。 ⑺夕阳古道无人语, ▲ 。 附加题(共5分)
38.阅读下面文字,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3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 ▲ ▲ ▲
39.广州某旅客欲去北京旅游,拿不准乘坐飞机还是乘坐火车。他咨询了广州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根据下面两张时刻表,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简要介绍其中一种交通工具的优势,要求亲切得体,言之成理。(不超过25个字) (2分)
MUl342航班广州一北京时刻表
MUl342 起点站 终点站 起飞时间 08:00 到达时间 10:55 广州 北京 T16列车广州一北京时刻表
车次 T16 列车类型 空调特快 始发车站 广州 发车时间 17:25 到达时间 第二天 13:50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语文】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