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5学年

宁波效实中学 高二语文期中试卷

第一学期

(答案请写到答卷纸上)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

A.宿莽(mǎng) 栖息(qī) 凝噎(yè) 磨牙吮血(shǔn) ....B.迸发(bèng) 彩笺(jiān) 惩罚(chěng) 断壁残垣(yuán) ....C.偃仰(yǎn) 崔嵬(wěi) 谂知(shěn) 雕阑玉砌(qiè) ....D.修葺(qì) 绯闻(fēi) 会稽(kuàijī) 流觞曲水(shāng) .....2.下列各句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 晦朔 胸臆 委曲求全 珊珊来迟 B. 繁衍 栈道 长相厮守 不径而走 C. 潦倒 俯瞰 鹏骋万里 万籁俱寂 D. 震撼 磨砺 杯盘狼藉 呼天抢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1)最近,国家海洋局审议批准了第25次南极 总体方案,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建设南极内陆站是这次科考活动的核心任务。

(2)姜昆痛苦回忆马季先生,认为马季先生作为人民艺术家的地位毋庸 。 (3)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对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了艺术提炼与加工,使之成为广为 的世界名曲。

A.考察 质疑 留传 B.考查 质疑 流传 C.考察 置疑 流传 D.考查 置疑 留传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基层政府一定要教育党员干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要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都要无所不为,直到群众满意为止。 ....

B.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C.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中国开展合法正当的海洋活动无可厚非, ....日方应正视历史和现实, 与中方一道为维护东海和平稳定作出努力。

1

D. “简练为文”是适应快节奏运行的时代要求的,所以写作时应删除繁文缛节,追求“句....无可削”“字不得减”的高水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跟随广播学习英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D.“网络水军”通过雇佣大批人手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的目的。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诗经》和《离骚》并称为“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楚辞体”打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序。

C.王实甫是元代戏曲作家,代表作为《西厢记》。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

D.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他在散文创作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被后人誉为“明文第一”。清代姚鼐认为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

那个春天的黄昏,当满树繁花不经意间闯入我的眼帘,我的心不禁为之震颤。我惊诧,三年时间,树天天在,花年年开, ,一连好几天, ,望它们于无声处悄然散发着生命的芬芳。美丽的花树,寂寞的花树,使我领悟了一句话: 。 ①可我竟然从未留意过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对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从未留意过 ③我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站在阳台上望它们 ④我天天都在阳台上望它们,带着一种愧疚的心情 ⑤美丽如河流,越深越无声

2

⑥美丽如醇酒,越久香越浓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8.下列各项中,文言语法现象与“乳二世”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前辟四窗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一死生为虚诞 ..

9.下列各项中,文言语法现象与 “腹犹果然”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①虽然,犹有未树也 ②余稍为修葺 ③往往而是 ......④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⑤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⑥此小大之辩也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④ D. ①④⑤

10.下列各项中,句式特点与“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死生亦大矣 D.翱翔蓬蒿之间 二.现代文阅读(共10分)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我现在刊印的这个\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这里为我的一些叙述提出参考资..料和证据。我期望读者对于我的正确性能有所信任。我虽然时常注意,只信赖良好的证据,但是无疑错误还是会混入的。这里我只能举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结论,用少数事实来做说明,但我希望这样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说清楚。没有人比我更感觉到有把结论所依据的一切事实和参考资料在这里详细刊印出来的必要,我希望在将来的一部著作中做到这一点。因为我十分清楚:本书中所讨论的几乎没有任何一点不能引用事实来作证,而每一论点显然往往会引出一些与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结论。只有对于一个问题的两方面的事实和论点加以充分地叙述和比较,才能得到良好的结果,但这里不可能这样做。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

3

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然而这样的结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唯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条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11. 第一段中这个问题指什么?(2分)

▲ 12. 第二段达尔文将该书定性为“摘要”的理由是什么?(4分)

▲ 13.达尔文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他的文章语言准确、严密。试从文中找出两处这样语句,并加以说明。(4分)

▲ 三.文言文阅读(共3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2分)

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

4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列坐其次 次:依次,按照次序 .B.虽趣舍万殊 趣:同“取” .C.信可乐也 信:实在 .D.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

1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 A.俯察品类之盛 及其所之既倦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C.当其欣于所遇 而母立于兹 ..D.及其所之既倦 天之苍苍,其正色耶 ..16.下列各项中,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文章先叙兰亭修禊事,再借题发挥,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立意上不同凡响。

B.作者在第二段说到“悟言一室之内”和“放浪形骸之外”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本意是以不同烘托相同,即人在美好的时光中总会感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而在事过境迁之后又不免感慨横生。

C.作者在末段中说到自己与古人的“兴感之由”如出一辙,感悟到后人看当下,也正如当下看往昔,于是发出“悲乎”之叹。文章兴尽悲来,感伤背后有着作者对短暂生命的珍惜,提倡世人应当及时行乐。

D.本文将写景、叙事与抒情巧妙融合,淋漓满纸,美不胜收;文笔洗练,自然有致,句句顺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觉得有无穷逸趣。 17.将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3分)

▲ ⑵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3题。(19分)

市隐斋记 元好问

吾友李生为予言:“予游长安,舍于娄公所。娄,隐者也,居长安市三十年矣。家有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语文】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在线全文阅读。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446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