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她就是86年江西高考文科状元袁红。袁红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自己的体会:“情窦初开的少女,是多么自作多情,将友谊拔苗助长成爱情。可是,不成熟的幼苗根本承受不了任何感情风雨,要么扭曲变形,要么枯萎坏死。如果自己能把握小船的航向,彼此间保持一段距离,也许能留下美好而不是痛苦的回忆。?

“千万不要让船儿过早地靠岸。”?? 附语录。?

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的主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

——陶铸?

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学无穷的智慧。?

——高尔基?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流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廉虚的人。?

——雷锋?

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爱,仍能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因为爱情一旦干扰情绪时,就会阻碍人坚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标。?

——培根? 板书: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一、青春期性意识的特点:?

好奇性、吸引性、闭锁性、羞涩性、差异性? 二、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1、树立远大的理想。? 2、把握语言和行动的分寸?

3、扩大交往的范围,主动参与集体活动。

5、树立理想,增强信心

课程设计背景:?

我是烹饪班的班主任,学生38人,有9名学生不参加中考,其他学生中考成绩大多数在250分以下。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在初中阶段都是“学困生”,没有良好的学风,而且经历了中考的失败,在新的学习环境里缺乏信心。第一次班会,我设计了“树立理想,增强信心”的心理辅导课。旨在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励他们珍惜三年的职高生活,努力学习,提高成绩。 辅导目的:?

1、使学生明确“树立理想,增强信心”对人生的作用。? 2、使学生树立理想,增强信心,勤奋学习。? 辅导形式:?

1、角色扮演;? 2、讲座与讲述;? 3、自我测试。? 辅导前准备:?

1、彩电、录像机?

2、自我测试题(每人一份):?

- 11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你在中考志愿表上填报的第一志愿是 ( )? A、重点和中专B、普高C、职高?

(2)你报考职高的原因是 ( )? A、中考分数不上线B、自愿C、父母叫报?

(3)平时遇到读重点、中专和普高的同学时的自我感觉是 ( )? A、自然大方B、有点拘谨C、不好意思?

(4)自己对毕业后的初步打算是 ( )? A、就业B、考大学C、先呆一段时间再说?

(5)父母是否督促你学习 ( )? A、是B、有时C、不?

(6)你是否有远大理想 ( )? A、有B、没有C、时有时无?

(7)你是否有信心实现自己的理想 ( )? A、有B、没有C、时有时无? (8)你的理想是什么??

(9)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改掉你在初中时的不良行为,从小处着手,重新认识自己。不妨每天持之以恒训练你喜欢的三件事:?

A、 B、 C、

(10)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不妨先制定提高一个学科成绩的目标。只要坚持,你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提高你的自信心。? 目标:?

辅导时间:1课时。? 辅导场地:电化教室。? 辅导过程:?

1、观看电视录像《一个职高生的成长历程》?

电视内容:现年28岁的王涛,1987年中考失利,考上了青岛市第一职业高中烹饪专业。入学后,他重新树立了远大的理想,从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他说,读普高上大学我虽然受到了挫折,但我读职高要掌握一技之长,当一名餐厅经理。王涛在三年的职高生活中,认真学好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1990年参加全国烹饪技能比赛。荣获青岛市十大名牌小吃能手。1990年毕业,他继承父业,在青岛市开了一家“沙锅小米饭店”,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仅十年时间,在山东发展到10家连锁店,资产达千万元。王涛的创业成功了,但他不忘记残疾儿童,每年都向孤儿院、“希望工程”捐款,还帮助下岗工人再就业。? 2、教师讲述英国寓言《毛驴的目标》。并结合王涛的成长经历,讲述树立理想,增强信心对人生的作用。?

寓言内容:农夫在使用毛驴负重或拉车向前赶路时,总是在毛驴的眼前挂上一串胡萝卜。毛驴想吃到胡萝卜,便不断地向前迈步,而不觉得自己负载的重荷,在不知不觉中,走了许多路程。?

寓言《毛驴的目标》,以及电视中的王涛成长经历,都给我们一个启迪:信念,是实现目标的有力保障。没有理想,天才也会在迷途中徒劳无功。只要执着地追求既定的目标,增强信心,一切困难都会变得简单、渺小。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理想,失去信心,才是最可怕的。因为它使人颓唐、萎靡、怯懦,不敢去做一切有能力去做而且可以做好的事;它使人变得像一只胆怯的小鼠,只能躲在一个封闭而又狭窄的黑暗角落里,独自品尝悲哀,任凭机会错过,给自己留下遗憾。? 3、角色扮演?

教师按事先准备好的情境,组织学生表演并进行讨论,看看自己与情境中的哪一种人物相似?通过这种扮演与讨论,使学生对“树立理想,增强信心”的意义有更深的认识。? [例]?

- 12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情境一:某学生,学习成绩优良,他的理想是上北大。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遇到挫折不自卑,今年高考终于圆了他的“北大梦”。?

情境二;某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工程师。但是他中考失意,只能上职高,从此产生了自卑感,整天叹息:“我的理想不能实现了!”因而放松了学习,成绩变成了全班倒数第一。? 情境三:某学生,自幼受父母溺爱,无心读书,整天沉迷于电子游戏机。问他长大后有什么打算,他回答:“享受!”?

4、教师结合学生的表演和讨论,激励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上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要有信心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需要进一步说明,理想是自己奋斗的目标,一个人有了理想,增强了信心并付诸努力,但这不一定能使效果呈直线上升之势。有的同学说不定终身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的理想也不一定立即能实现。因此,不能因为理想还没有实现,就丧失信心,停止努力。相反,应该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还要注意小效果在实现大目标过程中的作用,先从小处着手,以提高一个学科成绩为目标,再逐渐扩大。即使进步也不十分明显,但微小进步的本身就是对自身的一种鼓励,会使人获得一种成功的喜悦和继续奋斗的信心,为实现理想奠定基础。? 5、自我测试:?

教师发给学生一份简要的问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奋斗目标,同时教师通过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为个别教育创造条件。? 七、补充活动?

1、通过推荐阅读《拿破仑传》等名人传记,使学生知道这些名人的成绩绝非轻而易举,他们以伟大的人格力量,极强的自信心,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拿破仑是个矮子,可他说;“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不可能’这个字,只能在愚人的字典里找到。”?

2、抓住烹饪专业学生文化素质较低,但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通过食品雕刻,快速制作蛋糕等获奖面较大的比赛,培养他们竞争的意识。?

6、我与家

活动设计:?

1、家庭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矛盾的存在,家庭也不例外。通过填写“家庭写真”问卷和小记者的采访,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到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

2、通过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使学生了解一些影响家庭和谐、引起家庭冲突的原因,并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3、通过共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家是爱的港湾,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矛盾都是可以化解的。 ? 4、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日趋增多,家庭问题也不断涌现。相当一部分家长日夜操劳,给儿女吃好的,穿好的,过份溺爱孩子,只要孩子学习好,考上大学就行。不少学生在家里除了学习之外,对家务事不屑一顾,连“举手之劳”都没干过,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这与素质教育是相违背的。通过短剧表演,启发学生体验学生父母的辛劳和苦心,向父母奉献爱心。? 辅导目的:?

1、了解自己的家庭,认识自己与家的关系。? 2、认识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 3、学会解决家庭矛盾。?

4、学会体谅父母,用行动表达爱心。? 辅导方式:?

1、讲述与讨论。? 2、小记者采访。?

3、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4、自我表述。?

- 13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辅导前准备:?

1、通知学生收集有关描写“家”的语句,每个同学准备三句,越多越好。? 2、挑选四个小记者,准备对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有关家庭冲突的采访。? 3、准备三至四个贴近学生家庭生活的情境,让几个同学编排小品表演。? 4、给每个同学准备一份“家庭写真”问卷。? 辅导时间:二课时? 辅导场地:教室? 辅导步骤:?

(一)教师讲述:提到家,相信绝大部分同学都会倍感温馨。家到底是什么呢?现在的你也许这样认为:在家中得到满足和幸福的时候,家是乐园;每当与家人发生冲突和矛盾的时候,家又成了牢笼。不管是乐园还是牢笼,家是我们一生都难以割舍的地方。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家呢?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也许会找到答案。?

(二)每个同学写三句以上有关“家”的句子。?

(三)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份“家庭写真”问卷,让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使学生从了解家人的个性及贡献开始,了解自己的家庭,逐步学会对家人表示感激,为家庭作些奉献。? 附:? 家庭写真?

(1)我父亲的生日是 ,他性格 ,爱好是 。父亲在家中担负 等家务,他是个 的人。?

(2)我母亲的生日是 ,他性格 ,爱好是 。母亲在家中担负 等家务。她是个 的人。?

(3)我的生日是 ,我性格 ,爱好是 。我在家中担负 等家务。父母对我的期望是 。?

(4)我认为对家贡献最大的人是 ,享受最多的人是 。? (5)我与父母和睦相处的时候 (多于,少于)不和的时候。? (6)我与父母争吵或冲突的原因往往是 。? (7)我的存在给父母的欢乐 (多于,少于)给父母的负担。?

(8)做完以上的填空,我对家的反应是 。?

教师启发学生感激父母,向学生指出:我们每个人都从父母那里得到许多,如放学回家有饭吃,衣服旧了有新的换,开学要交学杂费??提供这一切的父母不容易啊!我们千万别以为这一切都是随手可得和理所当然的。当父母全力为孩子付出的时候,也十分在意孩子的反应,我们不要对父母的付出熟视无睹。(四)教师讲述:从同学们填写的“家庭写真”看,每个人都有与父母不和的时候,俗话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矛盾的存在是难免的,是很普遍的。与父母有冲突是我们长大了的标志之一,我们既不要忌讳它,同时又要积极想办法解决。? (五)小记者采访?

1、四个小记者分组进行采访,了解各人与父母有哪些冲突,由什么原因引起。? 2、小记者交流采访结果,归纳产生冲突的原因。? 一般来说,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父母过于唠叨。?

(2)父母过于专横,对孩子干涉多。?

(3)父母按自己的愿望来塑造孩子,总是对孩子不放心,甚至监控孩子的行动。? (4)孩子不愿做家务。?

(5)孩子贪玩,放学不按时回家。? (6)孩子经常与同学长时间电话倾谈。? (7)孩子看电视过多,影响学习。?

(8)孩子学习得过且过,考试成绩不理想,达不到父母的要求。?

- 14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六)孩子与父母冲突的情境设置与角色扮演。?

由几个同学按事先准备好的情境需要认真扮演。全体同学针对情境中的情况进行讨论,归纳出解决矛盾的步骤与方法。?

认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情境中的人物冲突是什么?自己与哪一种情境相似?? 2、各种情境中人物发生冲突的原因是什么?? 3、解决冲突有哪些方法?(重点)? 4、哪些方法是双方可以接受的?? 5、哪些方法是双方都无法接受的?? [例]?

情境一:某学生的房间。桌子上堆满各种书、资料、文具,床上被子、毛巾乱成一团。该生因找一本参考书正在着急地乱翻。这时母亲进入房间,指责该生懒,平时不收拾东西,双方发生冲突。?

情境二:晚上,墙上的挂钟时针已指向九点,某学生仍在津津有味地看电视,此时已临近段考。父母催促该生做作业和复习功课,该生充耳不闻,父母忍不住唠叨几句,双方发生冲突。?

情境三:某学生的父母读中学时遇上“文革”,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全力以赴关照孩子,希望他将来考上大学。但该生平时得过且过,每次考试成绩均在60-70分之间,有时甚至不及格。常因成绩不好与父母发生冲突。?

情境四:某学生从初三开始感到回家成了一种负担,一想到进了家门举手投足都要受父母的监控就心烦不安。该生父母是勤奋的知识分子,总是按他们的想法来塑造孩子,反对孩子看与考试无关的课外书和电视电影,禁止孩子与同学聚会等等。某天晚上,该生下晚自习回到家后即安静地在房间里写日记。母亲探头探脑地走进来,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往日记本上瞟了几眼,扔下一句话“时间不早了,该干正经事了”。父母的过分操心和干涉,使该生感到讨厌、无奈和压抑,常和父母发生冲突。? 教师结合学生的表演和讨论向学生强调:一般来说,在孩子与父母的冲突中,父母的出发点都是为孩子好的。正如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由于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不同,思想感情不一致,两代人意见不同发生冲突是极平常的事。父母往往由于自身的经验,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作为儿女,应仔细分析父母与自己冲突的原因,对于正确的意见应该接受,对于不正确的意见应心平气和地解释。如果我们能主动承认错误或忍父母一时之气,等父母气消之后再主动与父母商量解决矛盾的办法,通过恰当的方式让父母更多地了解和理解我们,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在家中与父母发生冲突时,作为儿女,应做到以下几点:? (1)体谅父母的苦心。?

(2)用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用理解抚慰父母的烦恼和忧愁。? (3)多与父母交谈,让父母感受到爱的回赠。? (4)设身处地为父母着想,原谅父母的过错。?

记住:只要对家人充满爱心,任何矛盾都可以化解。? (七)体现父母辛劳的短剧表演。?

由几个同学按事先准备好的情节站在父母的角度通过语言、动作、表情再现父母为孩子付出的辛劳。全体同学体验父母理家的难处,交流感情。? [例]?

情节一:做教师的母亲从早上6:00起床,操劳一日三餐,上班、料理家务、关照孩子,直至晚上9:30才开始备课,改作业。?

情节二: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舍得付出一切,而自己则一切从简。(为孩子买学习用品、资料、请家教,选择好的学校,给孩子买新衣新鞋??等;自己多年未添置新衣,舍不得外出旅游??等)? 教师归纳: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温馨和睦。在“我与家”这一课结束前,我提醒同学们好好珍惜自己的家,千万别只顾从家中索取而忘了向家人奉献。家是很具体的,假如一个妈妈既不操持家务,又不管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就会怀疑她是否爱家。我们大家也是一样的,假如你天天只会从父母那里要这要那,不断地索取,而从来不会体谅父母的苦心,为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能说你是

- 1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3)在线全文阅读。

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上】(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254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