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2.能力: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
3.知识: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自己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教学难点:知道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实现途径。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理想是人们为自己确立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理想和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十课共同描绘美好未来第一框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出示课题: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今天就请同学们打开心扉,一起畅谈自己美好的理想和愿望,畅谈我们美好的未来。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活动一)畅所欲言:你的理想和愿望是什么?
同学们都谈了各自的理想,带着这些理想,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版块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活动二)自主学习一(请同学们看课文116--117页,思考问题) 1、理想的分类?
2、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1>内容 <2>制定的依据 <3>反映了 <4>作用
3 、应该如何处理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活动三)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1、理想的分类
具体应用:我家儿子有以下几种理想,请大家帮他判断属于人生理想的哪一类?
(1)他想成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演讲师。
(2)他想从现在开始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热爱中国、尊敬老师、孝敬父母、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3)他希望家人平安健康,家庭幸福美满。(4)他希望“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能感动每一个人,愿我们的社会充满爱心,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活动四)1、理想论坛
洪秀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
孙中山: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就是救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从不同时期的不同理想,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总结: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有着不同的社会理想。)
2、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提出来的。
反映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作用: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巨大精神动力。
3、个人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个人理想脱离了崇高的社会理想,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失去社会意义。如果离开了个人理想,共同理想就会流于空谈。社会理想要通过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
4、思考:当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发生矛盾时,你应该怎样做? 个人理想要服从共同理想,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理想以实现共同理想。 (活动五)自主学习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117---119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内容是什么?
2、本世纪头二十年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与共同理想的有什么关系? (活动六) 合作探究成果展示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多媒体演示。
教师投影补充解释我国当前小康现状,加深学生的理解。 针对上面这些问题,中共十六大提出我国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投影表格吃屎十六大和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奋斗目标。 (活动七)畅想未来
投影展示我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情景。
利用动画投影引导学生总结全面小康社会和共同理想的关系。 三、成果交流,积累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当堂训练,课堂达标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 A.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实现共产主C.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为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我们应做到( )
①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 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③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④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阅读现代诗《弯弯》完成问题
爷爷的皱纹弯弯,诉不清藏有多少血泪斑斑;父亲的心迹弯弯,叫不响心头那致富的呐喊;我的脊背弯弯,驼不动太多的烈日和严寒;儿子的眼角弯弯,充满着小康的自信和乐观。
(1)诗中几代人的生活变化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请你说说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现状是怎样的? (2)假如你就是诗中的“儿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样做? 五:教师寄语。 六、教学反思: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是鲁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战略思想,感受到身边的变化,通过这节课基本内容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正确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使命感,共同描绘美好未来。这节课的内容是前面所学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为学生走好今后的人生路奠定基础。 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四个环节五个活动来突破重难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韦忙利-“共同理想 共同使命”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