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贷款风险分类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6.贷款以外其他资产风险管理状况。 三、管理状况(权重20%) (一)公司治理状况(50分) 1.基本结构; 2.运行效果;
3.激励约束机制与作用。 (二)内部控制状况(50分) 1.内部控制环境; 2.风险识别与评估; 3.内部控制措施; 4.信息交流与反馈; 5.监督评价与纠正。 (三)大要案评分特别规定。 四、盈利状况(权重5%) (一)定量指标(50分) 1.调整资产利润率; 2.资本利润率; 3.成本收入比率; 4.风险资产利润率。
6
(二)定性因素(50分)
1.成本费用和收入状况以及盈利水平和趋势; 2.盈利的质量,以及银行盈利对业务发展与资产减值准备提取的影响;
3.会计核算和财务预决算体系,财务管理的健全性和有效性。
五、流动性状况(权重20%) (一)定量指标(50分) 1.流动性覆盖率; 2.净稳定融资比例; 3.流动性比例;
4.(人民币、外币合并)存贷款比例。 (二)定性因素(50分)
1.资金来源的构成、变化趋势和稳定性; 2.资产负债管理政策和资金头寸的调配情况; 3.流动性的管理情况;
4.以主动负债形式满足流动性需求的能力; 5.管理层有效识别、监测和调控村镇银行头寸的能力。
六、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权重20%)
7
(一)定量指标(50分)
1.农户和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 2.农户贷款余额占各项贷款余额比重; 3.农户贷款增速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比较; 4.农户贷款户数和100万元(含)以下小企业贷款户数之和占贷款总户数比重;
5.户均贷款余额。 (二)定性因素(50分)
1.市场定位和贷款投向符合监管要求的情况; 2.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情况;
3.农户和小企业贷款机制建设及执行情况。
第三章 评级结果
单项要素评级和综合评级结果均以1级至6级表示,越大的数字表明越低的级别和越高的监管关注程度。
一、单项要素的评级
上述六个单项要素(管理要素除外)的评级结果均是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的算术加权结果。各要素评分
8
90分(含90分)以上为1级,评分75分(含75分)至90分为2级,评分60分(含60分)至75分为3级,评分45分(含45分)至60分为4级,评分30分(含30分)至45分为5级,评分30分以下为6级。
二、综合评级
综合评级结果是六个单项要素评级结果的加权汇总,即各单项要素的评价分值分别乘以对应的权重系数后进行加总,得出综合评级分值。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和农村金融服务状况六个要素的权重分别为20%、15%、20%、5%、20%、20%。
依据加权汇总后的综合评级分值,将村镇银行划分为6个级别:1级为90分至100分,2级为75分至90分,3级为60分至75分,4级为45分至60分,5级为30分至45分,6级为0分至30分。以上各级别分值区间下限含本数,上限不含。
村镇银行综合评级结果除依据综合评级分值外,还应考虑综合评级级次不应高于资本充足状况和管理状况两个单项要素评级级次的要求。综合评级分值对应的评级级次高于资本充足状况或管理状况单项要素
9
评级级次的,综合评级级次按照资本充足状况和管理状况两个单项要素中评级级次较低的确定。
凡年度发生案件的村镇银行,综合评级结果应在上述评级结果的基础上下调一个级次;凡年度发生百万元以上案件的村镇银行,综合评级结果不应高于4级。
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各项要素的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价标准详见附件1《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定量和定性评价标准》。
第四章 评级操作规程和职责分工
在监管工作流程中,监管人员须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工作结束后,对村镇银行进行评级,或者对上一次评级结果进行修订和更新。监管人员须充分了解和熟悉监管评级的所有要素和评级原理方法,依据规范的评级步骤和程序进行评级工作,并充分利用评级结果对村镇银行的不同风险状况进行比较,在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的间隙进行及时的监控,确定不同的监管措施和重点。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公文正文-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的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