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全部汽车 B.每辆汽车 C.一个停车场 D.所有停车场 18.某地区对小学学生情况进行普查,则每所小学是(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 19.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企业设备调查 B.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C.农村耕畜调查 D.人口普查 20.如果一个样本因人故意操纵而出现偏差,这种误差属于( )。 A.抽样误差 B. 非抽样误差 C.设计误差 D.试验误差 21.作为一个调查单位( )。
A.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标志 B.只能调查一个统计指标 C.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指标 D.可以调查多个统计标志 22.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
A.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B.避免资料(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C.使不同时间的资料具有可比性 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 23.调查时限是指( )。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 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 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 24.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的划分( )。 A.是以调查组织规模大小来划分的 B.是以最后取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C.是以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划分的 D.是以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来划分的
25.统计调查中,搜集统计数据的具体方法有( )。
A.现场观察法、普查和抽样调查 B.报告法、统计报表和抽样调查 C.现场观察法、询问调查法、报告法和实验采集法 D.采访法、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和问卷调查法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数据的直接来源渠道主要是( )。
A.各类统计年鉴 B.报刊、图书 C.调查 D.实验 E.电视、网络 2.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
A.评估数据可用价值 B.按照需要进行取舍 C.弥补缺失数据 D.数据来源要方便他人查找核对 E.注意指标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 3.统计数据按计量尺度的不同,可分为( )。
A.定类数据 B.观测数据 C.定序数据 D.定距数据 E.定比数据 4.测量尺度的作用包括( )。
A.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低,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测量精度高; B.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计算方法多; C.较低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少,而较高层次的测量尺度信息数量多;
D.统计测量尺度决定数据的显示方法; E.统计测量尺度决定数据的分析方法。 5.下面属于定序尺度的有( )。
A.学生的智商等级 B.学生到达教室的距离 C.学生按考试成绩的位次 D.学生按出生地的分组 E.学生统计学考试的分数
6.统计调查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可分为( )。
A.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专门调查 D. 非全面调查 E. 经常性调查 7.全面调查包括( )。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经常性的统计报表 E.普查
6
8.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非全面统计报表 E.统计报表 9.普查是( )。
A.非全面调查 B.专门调查 C.全面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一次性调查 10.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其中的一部分重点单位所进行的调查,所谓 重点单位是( )。
A.在总体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单位 B.在总体中它们的数目不多 C.它们在总体单位数中占有很大比重
D.就调查的标志值来说,它们在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 E.能够反映出总体的基本情况的那些单位
11.通过对开滦、大同、抚顺等几个大型矿务局的调查,了解我国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全面调查 E、非全面调查 ] 12.典型调查属于( )。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专门调查 13.抽样调查( )。
A.是一种全面调查 B.是一种非全面调查 C.应用随机原则抽取样本 D.只有抽样误差 E.可以消除抽样误差
14.某地区为了解年末钢材的库存情况,向各单位颁发调查表要求填报,这种调查属于( )。
A.统计报表制度 B.全面调查 C.专门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一次性调查 15.农作物预计产量调查是( )。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专门调查 16.专门组织的调查包括( )。
A.典型调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普查 E.抽样调查 17.调查单位是( )。
A.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 B.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C.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 D.负责报告调查结果的单位 E.调查对象所包含的具体单位
18.下列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 A.工业企业设备普查 B.零售商店调查 C.人口普查 D.工业企业普查 E.学校学生健康状况调查 19.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 )。
A.经济性 B.时效性 C.准确性 D.全面性 E.灵活性 20.在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
A.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 B.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C.全国每一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D.工业企业的所有制关系是变量 E.每个企业的职工人数是调查项目 21.统计调查方案的内容包括( )。
A.确定调查目的 B.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C.确定调查项目和调查表 D.确定调查时间 E.确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22.原始资料是指( )。
A.有待加工、整理的资料 B.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资料 C.反映总体特征的资料 D.统计调查得到的第一手资料 E.利用人家调查的资料
7
第二章 统计数据及其搜集答案
一、判断题
1—5 √×√ × × 6—10√×××√ 11—15 ×××√√ 16—20 ××××× 二、选择题
1—5 D A D A A 6—10 D B A D D 11—15 B C B D C 16-20 B B C B B 21—25 D B B D C 三、多项选择题
1、CD 2、ACDE 3、ACDE 4、ABCDE 5、AC 6、AD 7、DE 8、ABCD 9、BCE 10、BDE 11、BE 12、BDE 13、BC 14、ABE 15、BDE 16、ACDE 17、BCE 18、BD 19、ABCE 20、BCDE 21、ABCDE 22、BD 第三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展示 一、判断题
1.统计整理仅对统计调查所得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加工整理。( )
2.统计分组中的“分”是针对总体单位而言的,而“合”则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 3.能够对统计总体进行分组,是由统计总体中的各个单位所具有的“同质性”特点决定的。( )
4.统计分组应使组间差异尽量小。( )
5.统计分组应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或主要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 ) 6.对一个既定的统计总体而言,合理的分组标志只有一个。( ) 7.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别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8.离散型变量可以做单项式或组距式分组,而连续型变量只能做组距式分组,组距表示方法只能是重叠的。( )?
9.某一变量分为两组:15~20,21~25,由此可以判断该变量为一连续变量。( ) 10.在组距数列中,组数等于数量标志所包含的变量值的个数。( )
11.按分组标志在性质上的差别,统计分组可分为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 )
12.复合分组是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将它们排列起来,逐一对总体分组,这
就是复合分组。( )
13.只有按数量标志分组所形成的变量数列才是次数分布数列。( )? 14.凡是离散型变量都适合编制单项式分配数列。( )?
15.在组距数列中,组中值是各组的代表值,它等于组内各变量值的平均数。( ) 16.组中值是各组上限和下限之中点数值,故在任何情况下它都能代表各组的一般水平。( ) 17.在同一变量数列中,组数与组距成正比例关系。( ) 18.在单项数列中,组数=全距÷组距。( )
19.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小于1,而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 ) 20.设计统计表必须遵循科学、实用、简练、美观的原则。( ) 21.统计表是表达统计整理结果的唯一形式。( )
22.统计表的格式一般是“开口”式的,表的左右两端不画纵线。( )
8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进行统计分组 C.进行加工汇总 D.编制统计表 2.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
A.发现数据的错误 B.对数据进行排序 C.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 D.纠正数据中的错误
3.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 A.统计整理 B.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 D.统计分组 4.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按照某种标志( )。 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而又有联系的若干部分 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若干部分 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而又有联系的若干部分 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而又有联系的若干部分 5.次数分配数列是指( )。?
A.各组组别依次排成的数列 ? B.各组次数依次排成的数列? C.各组组别与次数依次排列而成的数列 D.各组频率依次排成的数? 6.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和组距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 )。 A.组数与组距 B.组限和组中值 C.变量与次数 D.变量与组限
7.以一个企业的所有工人为总体,研究任务是分析该企业工人的文化素质,则分组标志应选择( )。?
A.工人的技术等级 B.工人的文化程度 C.工人的日产量 D.工人的出勤天数
8.工业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和工业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两个统计分组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 B.按品质标志分组? C.前者按数量标志分组,后者按品质标志分组? D.前者按品质标志分组,后者按数量标志分组
9.有12名工人分别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按以上资料编制变量数列,应采用( )。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 10.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对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分组的统计方法是( )。 A.品质标志分组 B.复合标志分组 C.混合标志分组 D.数量标志分组
11.在组距式分配数列中,凡是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此数值归入下限所在的组 C.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D.另立一组
12.对某连续变量编制等距数列,第一组上限为500,第二组组中值是750,则第一组组中值为( )。
A.200 B.250 C.500 D.300 13.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
A.小于1 B.等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14.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上累计次数表明( )。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 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
9
15. 一般情况下,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死亡率表现为( )。 A.钟形分布 B.U形分布 C.正J形分布 D.均匀分布 16.说明统计表名称的词句,在统计表中称为( )。 A.横行标题 B.主词 C.纵栏标题 D.总标题 17.与直方图相比,茎叶图( )。
A.没有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 B.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 C.更适合描述分类数据 D.不能很好反映数据的分布特征 18.下列图形中最适合描述一组定量数据分布(形态)的是( )。 A.条形图 B.直方图 C.线图 D.饼图 19.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之一是( )。
A.直方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条形图则是分开排列的 B.条形图的各矩形通常是连续排列的,而直形图则是分开排列的 C.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分类数据,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值型数据
D.直方图主要用于描述各类别数据的多少,条形图则主要用于描述数据的分布 20.下面的图形中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的图形是( )。 A.条形图 B.饼图 C.直方图 D.箱线图 21.下面图形中不适合描述分类数据的是( )。
A.环形图 B.条形图 C.茎叶图 D.饼图 22.下面的陈述中不是评价图形优劣准则的是( )。 A.精心设计,有助于洞察问题的实质
B.使复杂的观点得到简明、确切、高效的阐述
C.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笔墨给读者提供最大量的信息 D.漂亮和美观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是( )。
A.统计调查的继续 B.统计汇总的继续 C.统计调查的基础
D.统计分析的前提 E.对社会经济现象从个体量观察到总体量认识的连续点 2.统计整理的基本步骤包括( )。
A.设计和编制整理方案 B.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和检查 C.对原始资料进行分组和汇总 D.编制统计表或汇总统计图 E.撰写统计分析报告
3.统计分组的作用是( )。
A.区分社会经济现象质的差异 B.反映总体的基本情况 C.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内部结构变化 D.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E.揭示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4.统计分组的原则包括( )。
A.科学性原则 B.完备性(穷尽性)原则 C.互补性原则 D.系统性原则 E.互斥性原则 5.分组标志的选择( )。
A.是对总体划分的标准 B.要根据统计研究目的进行 C.必须是数量标志 D.要适应被研究对象的特征 E.必须考虑历史资料的可比性 6.分布数列的两个组成要素为(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分组的名称 D.次数 E.分组标志 7.按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分布数列可分为( )。
A.品质数列 B.变量数列 C.等距数列 D.异距数列 E.时间数列 8.下列各项中,属于品质数列的有( )。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统计学习题(1-10)(1)(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