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解析题八大题型及应对策略
第一种题型 概括归纳题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X,概括(归纳、指出)……现象(或特点、趋势等)。 【解决方法】看标点划分层次?标出关键词句?转化语言罗列答案 例1:(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
材料一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①官营手工业衰落(或受到冲击)。
“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 ②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或大量参与商品生产)。
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
③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超过官营手工业。
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已。”
④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
例2:(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
①春秋战国时期,选官强调才能与军功。
立起官僚行政制度。 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 汉
②秦至汉初,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
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 ③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
到重视。 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
1
④东汉时,选官注重德行的“名”。
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 ⑤曹操时,选官强调“唯才是举”。
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 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 ⑥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 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 ⑦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德才兼备)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第二种题型 分析因果题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概括、归纳)……原因、意义。 【解决方法】研读问题,神合所学?化简迁移,化腐朽为神奇 例1:(2009年福建文综38)(37分)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
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事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①对将儒学教条化。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兵,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边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
②提出“童心说”。
故谓人有那女则可,谓见(见:见汉)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
2
见尽长,女人之间尽短,又岂可乎?
③反对歧视妇女。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凡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于此同事,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扰,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雨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怒在丧其元;我令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12分) 【思路】李贽属于明末清初四大批判思想家之一,李贽的思想产生背景就是明末清初批判思想出现的背景。
【答案】背景: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②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③理学走向极端,人性受到压抑。④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⑤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9分) 【思路】“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没有转化为一条改造
社会的新路?改造封建社会的新路指的是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李贽的思想在当时为什么没有发展为资产阶级思想
【答案】原因: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不利于新思想产生成长。②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③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④李贽仍然是封建大儒,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的思想不可能发展为改造社会的新路。⑤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例2:(2011·山东文综·29)(35分)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
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 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设武汉钢铁厂的历史背景。(6分)
【思路】以武汉钢铁长建立时间为契机?武钢的建立属于一五计划重要成就?一五计划开展的背景和目的。
3
【答案】①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完成,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②1953年,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③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第三种题型 评述题
问题设计: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的认识。
【解决方法】明确答题两步走,先述后评不能少?述变化述内容,评背景评影响
述:内容(A)
评述 A产生的原因或背景
评 A产生的影响或意义
例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 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思路】
述:清末选拔官员“德”、“才”观新变化内容
评述 清末选拔官员“德”、“才”观新变化的原因或背景 评 清末选拔官员“德”、“才”观新变化的影响或意义
【答案】清末选拔官员“德”、“才”观的变化:①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
②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③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④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背景: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冲击了旧有的选官制度。②清末“新政”的推动。③适应时代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影响:①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②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③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与选官制度的近代化。
例2:(2014·陕西师大附中二月模拟·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康有为是中国第一批探索宪政的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念,即宪法。自康有为提倡君主立宪以来,虽历共和制、帝制以及民主、专制政体之反复,历任政府无不以立宪为立国之开端,无不以宪法记载一国政治的基本原则。 在康有为时代以前,中国只有朝代更替,从无政体之变。自康有为始,君主专制作为一种政体受到挑战。康有为从几何原理出发,认为“以互相逆制立法,凡地球古今之人,无一人不在互相逆制之内。……泰西论政,有三权鼎立之义。三权者,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也。夫国之政体,犹人之身体也。议政者譬若心思,行政者譬为手足,司法者譬如耳目,各守其官,而后体立事成。”
康有为之前,中国虽有“民本”思想,却无民权思想。康有为吸收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观,强调公民自治。主张“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他不但主张长幼平等、朋友平等,甚至认为君民之间也是平等的。以公民自治理论为基础,康有为主张实行地方自治。以“万人以上地十里者为一局,或名曰邑”“听民自治,听众公议,人人自谋其公益,则地利大辟,人工大进”。
材料三 戊戌变法时期的维新派倡导“断发易服”,早在1883年,康有为就在老家广州南海,联合一些开明乡绅,创立不缠足会。他也以身作则,他的妻子和女儿都不缠足。维新时期又成立了不缠足会,推行放足运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申明禁止妇女缠足。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康有为对中国民主政治思想的认识(15分) 【思路】
述:康有为民主政治思想主张内容
评述 康有为民主政治思想主张产生的原因或背景 评 康有为民主政治思想主张产生的影响或意义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材料解析题八大题型及应对策略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