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因果关系不恰当。原文为“肜在辽东几三十年,衣无兼副。显宗既嘉其功,又美其清约,拜日,赐钱百万”,意思是祭肜在辽东将近三十年,衣服没有两套以上。显宗既嘉奖他的功劳,又赞美他的清廉简约,任命他的那一天,赐给钱一百万。可见主要是“嘉其功”。
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是”,这;“震怖”,惊恐;“窥塞”,窥视边塞。(2)“蒙”,蒙受;“国厚”,国家深厚的恩德;“不称”,没有完成、不称职、不胜任;“微绩”,一点功劳;“诚”,实在;“恨”,遗憾。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课内句子的翻译,解答时可将句子放回到课文中,结合上下文确定句子的大意,落实关键词和句式,然后翻译。本题需要注意的关键字词和句式有:(1)“顾”,只是;“所以”,……的原因;“加兵”,对……用兵;“徒”,只是;“以”,因为。(2)“为”,作为;“顾”,顾及;“畔”,背叛;“背”,背弃;“亲”,双亲,“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何以”,宾语前置句,凭干什么、为什么。 参考译文:
祭肜字次孙,早年丧父,以最孝著称。遇上天下大乱,野外没有炊烟,而他单独守在(父亲的)坟墓边。每逢有贼人路过,看到他年纪还小但有志向节操,都很惊奇并同情他。
光武帝起初任命祭肜为黄门侍郎,常在皇帝身边。任命祭肜做偃师长。祭肜有谋略,任职五年,县内没有盗贼,政绩考核第一,升任襄贲县令。当时天下郡国还没有全部平定,襄贲的强盗白天公然作恶。祭肜到任后,杀败奸人,消灭他们的余党,几年之后,襄贲政治清明。
光武帝因为祭肜有才能,建武十七年,拜任他为辽东太守。他到任后就厉兵秣马,广设探哨。祭肜有力气,能拉开三百斤的弓。敌人每次侵犯边塞,他常身先士卒,多次打退敌人。建武二十一年秋天,鲜卑一万多骑兵侵犯辽东,祭肜率领几千人迎战敌人,亲自穿上铠甲冲锋陷阵,敌人大举逃走,落水淹死的超过半数,于是猛追出边塞,敌人急了,都丢了兵器光
着身子四处逃跑,杀敌三千多人。从此鲜卑震惊,害怕祭肜,不敢再窥伺边塞。祭肜用恩惠信用来抚慰夷狄,夷狄之人都畏惧并且爱戴他。
永平十二年,受召任命为太仆。祭肜在辽东将近三十年,衣服没有两套以上。显宗既嘉奖他的功劳,又赞美他的清廉简约,任命他的那一天,赐给钱一百万。
永平十六年,派祭肜以太仆的身份率领一万多骑兵和南单于左贤王信攻打北匈奴,约定到达涿邪山。信当初和祭肜有仇,走出高阙塞九百多里,见到一座小山,就谎称是涿邪山。祭肜到后不见敌人而回,被判逗留畏敌罪投入监狱免官。祭肜性格深沉刚毅,内心持重,自己很遗憾被骗而没有立功,出狱几天,吐血而死。临死时对他的儿子说:“我蒙受国家深厚的恩德,接受使命没有完成,一点功劳都没有建立,即使死了心中也实在惭愧遗憾。”去世之后,他的儿子祭逢上书详细陈述父亲的遗言。皇上一向很器重祭肜,正打算重新任用他,听说他死很吃惊,召见祭逢询问祭肜的病情,慨叹了好长时间。乌桓、鲜卑人思念祭肜不止,每次到京城朝拜,经常到他的墓上拜祭,仰头朝天大哭才离开。辽东官吏百姓为他建立祠庙,四季都祭祀他。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苏轼
临水纵横回晚鞚
【1】
,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2】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1】鞚,有嚼口的马笼头。【2】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2.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临水纵横回晚鞚”,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此句凸显了词人豪迈英武的气势。
B. “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
C. “秋阴重……云凝冻”,秋天阴暗沉重,西山云雾笼罩,天寒雪淡。景物反衬了词人内心的轻松愉快。
D. “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饰,护卫前呼后拥,场面壮观。
13. 苏轼常以“梦”感叹人生。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 赤壁怀古》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徽省淮南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