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闻采访学(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按编辑部的指示,沿着预定的路线所进行采访的活动 ·一般没有具体明确的报道对象和主题

主要由记者根据编辑部总的报道思想灵活把握,在巡回的路途中选择适合若干新闻题材进行就地采访,连续不断做出系列报道

一、 采集新闻材料 (一)、含义:记者的劳动对象 (二)、收集材料要求:

“宁可我不用,不可我不知”

“采集材料要以十当一;运用材料要以一当十” 为什么要多采材料? A有利于选材求精 B有利于选材求新 C有利于报道求深

(三)收集材料的类型

消息:A主干材料,面的材料,点的材料 B背景材料:历史条件,现实语境

专稿:注意细节,意义,意味

(四)材料核实 1、溯本求源 2、寻找物证

3、多方证实(三角定位) 4、逻辑判断(智力核实) 注意:

A同题报道中,记者间相互核实不可靠 B记者把领导的审题让人核实

C编辑只向作者核实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五)做好采访笔记 1)心记

2)笔记:A点记(重点、要点)B略记(梗概,大意)C速记(特殊符号) 点记:A新闻五要素

B易忘点(数字、人物名字、时间、术语) C疑问点

D对方的观点

E采访中的即兴思考和联想

另:①笔记本多留空白(以便补记、插记) ②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可让采访对象来记

第七讲 访问方法

一、 提问的两种形式(从内容讲) 1、 开放式(宽问)

2、 闭合式(窄问,切入口小,问题具体)

1、 开放式

优点:A提问自然缓和有利于创造融洽的访谈氛围(一般用于访问开始) B对方回答自由,容易谈出宏观性材料,透露有价值的新闻线索

C记者提问容易应对缺乏足够准备的采访,可以缓解记者压力,为思考进一步问题赢得时间 缺点:A问题一般化

B问题点不集中,不利于采访的深入

总结:适合进入话题,调节气氛,收集面的材料,缓解记者压力

2、 闭合式

优:A问题明确,使问题容易回答,有切入口 B提问切要,利于采访深入 缺:A不利于获取面的材料 B适合于问题开掘和进一步突破

二、提问的方法

正面提、反面提、侧面问

三、访问对象的选择标准 A有情况 B愿意谈 C能表述

四、个别访问、开座谈会注意三点 1.选好时机

2.从他原则(让时原则) 3.商议

考点:

1、 内容提问方式(最后一节)

2、 新闻敏感的体现,材料核实的方法,现场观察的意义 3、 开调查会作用和注意问题 4、 充分占有材料的意义

5、 换元思维的运用具体的体现 6、 为什么破除“差不多”思想 7、 采访解读“庄严不流于傲慢”;“关注之心而不是以听”;“不以耳聪,不以目明” 8、 提问方法(正面、反面)用材料 9、 采访的准备环节,熟悉对象

作业:

为什么说“寓问于谈”是访谈最高境界?1000字左右,考试当天交。

开放式与闭合式提问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答:【定义】①开放式提问:即一种提问提得比较抽象、概括,问题的口子是敞开的,范围很大,使得采访对象回答起来有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的提问方式;

②闭合式提问:即一种提问提得比较具体、集中,问题的口子是封闭的,范围有严格的限制,采访对象往往要做明确的回答的提问方式; ①开放式提问:

【优点】①问题问的比较自然、缓和,有利于创造融洽的谈话气氛;②对方回答起来比较自由,容易谈出一些宏观性的材料,也可能露出一些有价值的“话头”;③记者提问比较容易。如果遇到不太了解的采访对象,这类问题可以“投石问路”,也可以先救救急,赢得一点思考的时间;

【缺点】①问题提得一般化,采访对象容易泛泛而谈;或者感到问题太大,不知道从哪里回答才好;②问题的焦点不集中,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联系比较松散,对方不容易说出心理的话,采访也不容易深入; ②闭合式提问:

【优点】①问题明确,容易得到采访对象的具体问答,容易获得有价值的材料;②问题的焦点集中,也容易谈得深入;

【缺点】①提问有点单刀直入,甚至有点尖锐,如果掌握的不好,会影响谈话的气氛;②如果记者对问题选择不当,或者漏掉某些问题,都会影响对全面情况的了解;

二、新闻敏感的体现

1)“一见就是”的判断力 2)审时度势的洞察力 3)沙里淘金的采掘力 4)由此及彼的预见力 5)聚小成大的总合力

1.迅速判断某个新闻事实的政治意义和传播价值的能力 2.迅速判断某一事物是否具有新意,是否具有生命力的能力 3.迅速判断某个事实能否引起受众兴趣的能力

4.迅速地从同一事件的许多事实中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 5.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发展作出科学预见的能力

材料核实的方法

1、溯本求源

材料核实尽量追溯到源头 2、寻找物证

对于一些口头材料,书面材料,寻找相应的存在物来验证 3、多方证实(三角定位)

兼听

4、逻辑判断(智力核实) 注意:

A同题报道中,记者间相互核实不可靠 B记者把领导的审题让人核实

C编辑只向作者核实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现场观察的意义

第一,记者现场观察可以获取直接感受,使新闻报道具有真情实感。 第二,记者现场观察可以获取第一手材料,使新闻报道具有可信性。 第三,记者现场观察可以加深认识事物,使新闻报道具有深刻性。 第四,记者现场观察可以缩短采访认知过程,使新闻报道具有可读性。

5、 现场观察 (1)、分类:A参与式观察(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B隐匿式观察 C旁观式 (2)、意义、作用

A获取一手资料,验证间接材料(提高可信度) B促进记者对事物的认识,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刻性 C增强韧性,思生于史,思生于历 D获取生动形象的细节材料

0、通过现场观察直接获取新闻事实。

1、通过现场观察,核实、印证新闻事实,提高新闻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通过现场观察发现和捕捉新闻事实的具体过程和细节,使报道更加生动、具体、丰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3、现场观察的亲身感受,使记者加深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解以及对新闻价值的认识。 4、通过现场观察发现新闻。

三、开调查会作用以及注意问题

开座谈会,是指记者通过座谈的方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同一话题,向多个对象进行采访的一种新闻采访方法,也称“开调查会”。

2、开座谈会 适应话题:(设计困境、公开性)

优点:1.可以迅速掌握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2、可以集思广益,弄清事实真相。

3、可以全面认识事物,能够及时验证材料。 (节省时间、集思广益、防伪作用、兼听)

注意:1.选择开座谈会的人员,对事物具有代表性的知情者,选择持有不同见解的人,了解 情况,支持报道工作的人

2.我们记者和采访者做好准备,提前一天将话题告知

3.控制入会人数(五--七人)人多容易造成无责任感,观望心理,容易使积极发言人 失望

4.当发言人意见不一致时,记者不可以偏立,发表有倾向性的意见 5.记下“欲言又止”的人,私下一对一访问

四、充分占有材料的意义

A有利于选材求精 B有利于选材求新 C有利于报道求深

D有益于记者材料的准备

E给记者提供感知直至认识整个事物的前提和机会

五、换元思维运用的具体体现 (不知道)

发散性思维指思维的主体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不拘常规,围绕某一问题多向思考,通过知识观念和不同事实的组合,探求尽可能多样的想法和结论。发散思维是一种开放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它既无一定的方向,也无一定的范围,是对不同现象和观念比较、“嫁接”后产生新思路的重要手段。

发散思维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不断求索的联想品质,经得多,才能见识广。有厚实的储备,丰富的学力,思维的“触角”才能多向发散,而不断求索的联想品质无疑拓展和掘深了思维的空间及深度。

六、为什么破除差不多思想 略

七、采访解读“庄严不流于傲慢”;“关注之心而不是以听”;“不以耳聪,不以目明”

“谦恭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

即不卑不亢的意思,谦恭但不是唯命是从,有自己的原则;庄严不是目空一切,对人仍要尊敬。

摆正合理的相互关系:邵飘萍“谦恭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 新闻记者只有摆正自己的采访心态,尊重采访对象,才能做到与采访对象真诚的沟通交流,也才能得到真实的新闻素材,甚至挖掘到新闻背后的新闻。也就是说,新闻记者是新闻事实的记录者,即没有任何权力更不应该表现为“俯视”群众而“仰视”权贵,或打着新闻媒体的旗号,漠视“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相反,新闻记者更应该同情群众、聆听倾诉、尊重意愿。同时,新闻媒体平视的采访视角还体现在新闻工作的诸多细节中。像“隐性采访”就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首先采访与被采访者之间不是平等的关系,而人在无意中的语言不经过大脑思考,真实的程度打了折扣。因此,倡导人文关怀崇尚采访水平的提高和凭借智慧去取得难得的素材而慎用隐性采访的报道手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闻采访学(2)在线全文阅读。

新闻采访学(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84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