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闻采访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新闻采访

新闻学的三大模块:新闻理论、新闻实务(采访、写作、编辑、新闻评论)、新闻史 采访重要性:1、传播之基(信源---信道---信宿) 2、生命之源 3、质量摇篮 新闻报道:全面、公正、客观 艾丰:为真理而战,为正义而战 柴静:《看见》华南虎 南方周末:专稿

第一章:新闻采访学研究的沿革论 一、1915—1923

1、清末民初记者黄远生提出了记者采访“四能说”(脑经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2、徐宝璜《新闻学》、任白涛《应用新闻学》在总体论述新闻中涉及到新闻采访。他们的论述是中国新闻采访学帷幕拉开的前奏

(西方)解释性新闻:客观条件+意见(有形性意见和无形性意见) 反对VOICE:凡是被说的东西都多少程度上被心理化了,影响客观性

农业社会:充满了诗性

工业社会:计算理性 -- penetrative 穿透的 penetrate:穿透

记者: 1)、报道型:what 动态报道 2)、研究型:(述评结合,解释性报道)why、what、how

“观之以心而不观之睛,闻之以心而不闻之耳”——司马迁

“生命在于运动,新闻在于奔跑”(广度、密度、纵深度)

1923年邵飘萍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立论关乎国情,引例由于实践,开启了中国新闻采访学的研究

1、 采访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2、 记者品性为第一要素

“闻雷霆不为耳聪,观日月不为眼明”----德性修为 “泰山崩于前,鹿兴于左,而志不乱”

3、 新闻敏感是知识和经验盐城的一根特殊神经

采访态度:庄严不流于傲慢,恭谦不流于谄媚

郭韬奋、范长江分别发表了《记者的正确动机》和《建立记者正确作风》,阐发了记者在工

作中对品格的要求

记者的“活动力”说 ·“居树观虎”精神 ·“踏破铁鞋”精神,“深究”精神

——要力戒采访到一定程度就觉得“差不多了”这一情绪,采访要深入深入再深入 “深一步,新一步;深一步,真一步” “真知灼见”从来都是来源于采访再深一步

记者态度: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苍生情怀、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942,陆定一

1、 从世界观层面,提出新闻采访如何保持真实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来认识事物进行

采访,坚持从感性到理性的程序。

2、 新闻:历时的变动:昨天—今天 事物有变化 天时的变动:同类事物不同,同时间不同

要有辨异能力

新闻在我们身外,也在我们心里

“无思即无拾”不要因为新闻的客观存在,放弃了主观能动性

1951—1956

穆青等人,把新闻采访定义为调查研究

1980年代

蓝鸿文《新闻采访学》,艾丰《采访方法论》(独立的精神)。 记者要成为问题库,记者吃的是老百姓的饭,干的是总理的事。 “在一个充满意识形态的渗透,充满了“惯习”认识,充满了“私”的观念或者立场的世界,理性的、非人云亦云的独立判断是记者在采访中立论公允、立场公正的保证。”

——布尔迪厄

一、“框架”意识 1) 历史的变动

历时性的比较:扶今而思昔 共时性的比较:感物而观天下 2) 就新闻是“事物的一种意义”,通常只能放在历史和时代的精神语境中才能观察出来 3) 中国文章价值观重“意”,对“意”的表达讲求“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把眼前小事

同大时代背景联系起来考察 二、“特点”(能动)意识与辨异思维

·如何采访

1、 做好充分的准备

1) 做好前期相关知识储备

2) 穷尽周边,尽可能采访周边人物,多信源

2、 采访时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 不要试图一味尖锐,过分刺激 “你大我就大,你小我就小” 平视的视角采访

3、 追问以求得细节,细节让报道充满力量 无限精神,还原场景、环境

4、 采访要放到环境里头去谈

例:采访一位农民,在田地比咖啡厅好

杜涌涛《写好人物的十四条》 从玉华:冰点人物写作技巧

1、 要用不一样的视角看新闻 2、 人物要细、具体 以小见大

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具体而微的悲伤

3、 寻找有代表性的人物、新闻图片。本身是否有故事、反映一个时代 4、 要有意象——隐喻和抽象

意象是一种写作的抽离,一个文章的结构线 《肖申克的救赎》里藏在圣经里的锤子 《辛德勒的名单》穿红衣服的女孩

怎样寻求:长期思索,对故事背后社会背景、运行的规律、人性的因素深刻理解,在现实中找到对应物。

Eg 《无声的世界杯》,06年世界杯,一些农民工在看世界杯,但是大屏幕没有声音,所以他们自己带着录音机去听

5、 去典型化。细节、找个性、冲突、人物特质

第三章:新闻敏感问题

新闻采访在采访活动中的体现: 1)“一见就是”的判断力 2)审时度势的洞察力 3)沙里淘金的采掘力 4)由此及彼的预见力 5)聚小成大的总合力

综合消息:同类事物跨时空组合

第四章:新闻采访的环节(程序)(访前)

一、明确的报道思想

1、新闻机构为了达到一定传播目的,从报道的内容,重点,方法所作出的规划与提示 2、特点:目的性、指导性(媒体新闻产生的指南)、纲要性

系列报道:一个主题多篇报道

连续报道:对一个事物的跟踪式报道(时间) 3、 类型

1) 阶段性报道思想 2) 专题性报道思想

4、 作用

明确报道思想能增进作者的新闻敏感

二、掌握新闻线索

1、特点多、简略性、隐蔽性、易逝性、特征性 2、意义:

1)对记者新闻采访其导向作用,使报道思想实践化、行为化 2)对报道质量具有一定决定作用 3、来源、渠道 1)与通讯员交朋友 2)悬赏新闻线索

第六讲:新闻采访的基本环节 一、 采访方式

1、 个别访问(一对一)(①事情面小②访问话题私密性、敏感) 2、 开座谈会 适应话题:(设计困境、公开性) 优点:(节省时间、集思广益、防伪作用、兼听)

注意:1)控制入会人数,5—7人为宜。2)当与会者意见不一致时,记者不能表达倾向性意见。3)记下“欲言又止”的人,私下一对一访问 3、 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同堂采访/报道 (1)、主体:政府、社会团体、个人 (2)、注意的问题:

①力争早问(拟构问题大空间;占有先机;被采访者认真回答) ②拟构问题三个方面

A差异化,个性化(从媒介定位出发) B从普遍性问题出发(从受众角度)

C问题的敏感性、震撼力(问题要有锋芒感) ③提问注意 A表意明确 B语言精练 C周到,有修养

4、 现场观察

(1)、分类:A参与式观察(身之所历,目之所见) B隐匿式观察 C旁观式 (2)、意义、作用

A获取一手资料,验证间接材料(提高可信度) B促进记者对事物的认识,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刻性 C增强韧性,思生于史,思生于历 D获取生动形象的细节材料

二、 确定新闻选题 (1)、从众多新闻线索选择出来准备时事采访的题目 (2)、A时效性与时宜性:第一时间发稿

B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

C受众需求与媒介宗旨(定位)

三、 做好采访准备(意大利:法拉奇) (一)、带齐参访工具,反复检查设备 (二)、熟悉采访对象,采访正常启动 (三)、了解相关报道,尤其对多次被报道的人物 (四)、制定采访提纲(第一句话怎么说),过渡性问题,寓问于谈

四、 几大采访种类 1、 机动采访 注意的问题: A快采快发:“快思手”(快不能失真) B知识面宽:万事道 C善于同各色人交往:“开放型人格”

2、 常驻采访(外派记者:驻地记者;驻外记者;驻站记者) 了解常驻地

与编辑部保持密切联系

防止盲目采访,了解编辑报道方法、思想

注意营造良好的采访环境(与当地领导处理好关系;与当地媒体处理好关系)--新闻源

3、 隐形采访(暗访)

带有风险性,采访准备要做预案

严禁滥用国家机密、商业机密、个人隐私、少年人犯罪等

4、 交叉采访

在同一时间内对两个以上新闻时间交替进行采访

5、 巡回采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新闻采访学在线全文阅读。

新闻采访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848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