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参加课题研究
本课题组成员科研能力强,参与研究热情高涨。认真总结平时工作的得失,踊跃撰写教学论文。本组教师坚持自学教学理论,关注史学研究新成果。刘、张参加了研究生在职学习。徐撰写了《改革历史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在新形势下对历史教学工作的体会及实践》、辜撰写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三二轮复习策略》、管撰写了《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科客观题解答技巧》、刘撰写了《视频资源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4.指导学生活动。
本组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开展各项活动,如研究性学习、历史小型辩论赛、角色扮演等,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陶冶了情操,受到师生及家长的好评。 三、反思与后续研究的设想
今年四川省高考试题给历史教学指明了探索的方向:提高学生历史素养是个迫在眉睫的任务。教师更需要加强专业素养,拓宽视野,引领学生创造幸福人生。日常教学时刻关注“课魂”,打造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研究当前史学新热点和新成果
通过关注高校历史教育研究发展趋势,注重把史学研究新认识、新成果与中学教育有机结合,以纠正传统历史教学中认识上的错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考察历史,从历史中探究问题,搞清楚历史问题的性质、特点、意义,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人生的事理,使历史
6
成为一门思考的学问.。教师要从历史专业内容中提取最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的历史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现代公民人文素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把握时代和民族发展的潮流;要让学生在丰富的历史史料中,去感悟历史,去思考人生,形成独立的判断,将来以有为于社会,而不是仅凭教材中有限的史料,更多的历史结论,强迫学生去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只求分数,不顾学生的长远发展。 2、注重对史学范式的理解和史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高考命题一般采用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现代化范式、革命史范式以及社会史范式。在历史教学中和平时试题中如何融入这些范式,值得琢磨。引导学生学会应用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来考察问题:时间线索,因果联系;过程扫描,阶段分析;特定环境,多方关联;
性质评判,意义定位。了解历史学科特有的研究方式:其一,从材料出发。其二,史实多方印证。其三,甄别与辨伪。区别第一手和第二手材料。掌握历史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有:解读——复述——概括;归纳——比较——提练;分析、论证,史论结合。 3、注意加强各模块之间的联系
新课程教材打乱了旧教材通史概念的编排顺序,给师生带来了很多教学互动中的问题,在历史教学中,应坚持“事物是在相互联系中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和学生一道建立高中历史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实际上就是政治、经济与文化三方面的联系。一方面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会在政治、经济与文
7
化上都有所体现,现在的模块将这些分割了,就需要我们再将其组合起来,使学生最终能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另一方面,在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化是相互影响的,相互作用的,也需要揭示出这种相互的关联。此外,各模块下的专题之间、课题之间的内容,也需要加以联系与沟通,这样才能搞好教学。
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历史新课程改革实施难点的改进研究课题中期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