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与回归
——谈谈对《 十日谈》一书的理解
十四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势如破竹,庞大腐朽
的教会制度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不得不移去的一块绊脚石,于是欧洲大陆开启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历史时期,文艺复兴。意大利得风气之先,统治了西欧近一千年的天主教会的权威,第一次在文艺领域内收到严重的挑战。而薄伽丘的《十日谈》,就是这样一部撼动封建教会牢固基础、开时代之先河的旷世巨著。 为了给陷于极端贫困的劳动人民套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使他们丧失斗争的意志,永远甘心于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天主教会利用一切宣传手段,要使人们相信,人世是罪恶的深渊,是苦海;为了未来的天国幸福,就必须忍饥挨饿,摒弃现实生活中的一切享受。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了人文主义诞生和成长的温床。社会不需要禁欲主义枷锁下蒙昧无知的?机器?人,需要的是敢于追求、关注自身发展的真正意义上的人。薄伽丘在他的作品里就刻画了这样一群对人生充满着热爱、有血有肉有欲望的真实的人。这些人追求尘世欢乐,重视对自身欲望的满足。他们挣脱了?禁欲主义?的枷锁,逃离了封建神学的毒害,抛弃了对天国不切实际的幻想,相信幸福在人间,而不在虚无飘渺的天国。
在作品第三天的第一个故事中,马塞托假装哑巴,在女修道院里当园丁,院里的修道女争着要跟他同睡。这是一座以圣洁著称的女修道院,而它神圣的外衣,在马塞托这样一个年轻男子的入侵下,立刻
不攻自破,土崩瓦解。这些修女虽然都有所谓神的信仰,同样也都有作为人的欲望。这些欲望愈是被压抑,就愈加一发不可收拾。薄伽丘在鼓励人们正视人自身欲望的同时,也给了披着神圣外衣而事实上堕落不堪纵欲无度的封建教会沉重的一击。
薄伽丘在作品里对天主教会的蒙昧无知以及腐朽堕落的作风的揭露和批判相当集中火力。作品第一天故事一中的恰泼莱托,是一个生前无恶不作的大坏蛋,按照基督教的教义,这样的人死后是要下地狱的。可恰泼莱托在临死前使出了他惯用的欺骗伎俩,用一连串的谎言编织出一个看似真诚的忏悔,最终蒙昧的天主教会将其奉为圣者,并为他的落葬举行隆重的仪式,轰动全城。通过这样一个故事,薄伽丘试图让人们看到,所谓?奇迹?、?圣徒?那一套,其实彻头彻尾是一个大骗局,是一场荒谬可笑的闹剧。在第一天的故事二中,去罗马朝圣完的亚伯拉罕亲眼所见的罗马教皇以及其他主教的生活作风是这样的:?他们这一伙,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不是寡廉鲜耻,犯着贪色的罪恶,甚至违反人道,耽溺男风,连一点点顾忌、羞耻之心都不存了??他们个个都是贪图口腹之欲的酒囊饭袋,那种狼吞虎咽,活像是头野兽。他们首先是色中饿鬼,其次就好算得肚子的奴隶了?。 而极具讽刺意味的是,亚伯拉罕在亲眼目睹这一切腐朽、罪恶的行径之后,却毅然决定改信天主教,原因就是?不管人们怎样拼命想把天主教推翻,它还是毅然不动,倒反日益发扬广大,这使我认为一定有圣灵在给它做支柱、做基石?。这种盲目迷信神灵的思想已经深入到时人的骨子里去了,它虽然荒诞可笑,却从侧面折射出了封建天主教
会对下层百姓的思想毒害之深。同样的,第三天的故事四,?愚夫修行?的讽刺性特别尖酸泼辣:在房门外,丈夫听了教士的指点,彻夜苦修,却不知自己愚蠢的苦修行为却为妻子和教士的偷欢创造了良机。苦修和禁欲成了教士欺压百姓的工具,无知的百姓以禁欲主义安身立命,而教士们却在苦海无边的岸上偷享着人世之欢。
面对强大的封建教会,薄伽丘旗帜鲜明地提倡?人性?,反对?神性?;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桎梏?;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鄙弃教会的禁欲主义和虚无飘渺的天国幸福。而这一切的批判,都源自作者的人文主义信念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作品第三天的故事三,一位少妇因不满自己的丈夫而爱上了一个后生,她装作玉洁冰清,在神父面前忏悔,那神父不知就里,竟给她做了牵线,她因而如愿以偿。虽然这段感情最终是以实现肉体的欲望为归宿,但这位少妇敢于追求自己心中所爱,且不畏神权,她的聪明机智和神父的愚蠢无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四天的故事一,是一个感人至深、忠贞纯洁的爱情故事。郡主绮思梦达冲破世俗偏见,和一位人品出众的侍从倾心相恋。他们的私情败露后,父王痛斥她不该和低三下四之辈结成私情,郡主却毫无愧色地宣布自己将一如既往地爱他,并且提出一个新的评价人尊贵与否的标准:
?我们人类本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那发挥大德大才得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条最基本的法律虽然被世俗的谬见所掩蔽了,可并不是就此给抹煞
掉,它还是在人们的天性和举止之间显露出来;所以凡是有品德的人就证明了自己的高贵,如果这样的人被人说是卑贱,那这不是他的错,而是这样看待他的人的错。?
最终,唐克莱亲王杀死女儿的情人,取出心脏,盛入金杯,送给女儿。郡主把毒液倾注在心脏上,和泪饮下而死。郡主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那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捍卫了自己的原则和信仰。这个故事赋予了整个作品更为丰富的社会意义。它告诉人们,眼见不一定为尊,真正值得尊敬的人不在于他有多高的地位和权势,而在于他的内心和品性。薄伽丘鼓励人们冲开封建门第观念的枷锁,大胆地去追寻心中所爱。
《十日谈》就是这样一部巨著。它鼓励时人冲破神学,回归到作为?人?的自己;它鼓励时人冲破禁欲主义的枷锁,回归到作为?人?的欲望;它鼓励时人冲破封建等级制度的束缚,回归到热烈而真诚的爱。如果说文艺复兴开了时代之先河,那么《十日谈》就是为文艺复兴帷幕的拉开吹响了嘹亮的号角。我们真诚地感谢文艺复兴那个伟大的历史时期,也由衷地感谢《十日谈》这样一部伟大的旷世之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冲破与回归——谈谈对《 十日谈》一书的理解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