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清代学术史》论文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4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以复古为解放的清代学术

10389238 郭志诚 10级通信软件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提出了“以复古为解放”作为清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总趋势,作为全书的指导思想和写作纲领。我认为这个观点能够切合地表现出清代的学术史的发展特点。

原话是: 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以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第四步,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综观清代二百余年学术史,能影响全思想界的,一言蔽之就是:“以复古为解放”。根据梁的解释,整个清代学术史可以看成是一个复古的过程,越是古的东西越有说服力。它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因反对明代陆心学而复宋之古,开启了清代学术的复古之风;第二阶段,反对宋程朱理学而复汉唐之古,使传统文化获得进一步的解放;第三阶段,反东汉许慎、郑玄的“古文经”权威而复西汉“今文经”的权威,使古代传统文化获得新的解放;第四阶段,反对“今文经”而复先秦之古,于是恢复到了百家争鸣时期,使得一切传注都得以解放。这是《清代学术概论》的指导精神,在学术的节节复古中达到学术和思想的节节解放,在这里,解放一意是显而易见的。

清代学者在“复古”方面,即是以整理旧学为主业。包括:经学、小学,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史学、方志学、传记及谱牒学,以及历算学、科学、乐曲学等。清代学人们重新研究百年以前,千年以前的文章作品,提出颠覆性的观点和学术方式,这是“复古”,也即是对于前人的研究方式的“破坏”,同时也是“解放”。我认为,“复古”与“解放”二者的关系,即是通过“复古”的研究内容,来达到不必专一奉某种派别和观念为唯一,“解放”学人思想,创立的学术风格。这是清代学术的贡献。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将清代学术分为启蒙期、全盛期、蜕分期和衰落期四个阶段。“清代思潮”是专对宋明理学的反动,是复古。它的动机和“欧洲文艺复兴”相类似。咱们知道,“欧洲文艺复兴”是代表着解放,代表着前进,代表着欧洲的崛起。宏观上试图勾划出清学的分期,与章太炎从学派上的划分有所不同。

前期启蒙期以“思想解放”打破“宋明经典”,追求新的血液,追求新的学术。清儒的学术,既然是对宋明理学的一大反动,以复古为自己的职志,就必越唐宋而上之。然而这一时期的学术,却破坏有余而建设不足,学术条理尚未确立,研究方法也正在试验中,“故此期之著作,恒驳而不纯,但在淆乱粗糙之中,自然一种元气淋漓之象”。此一期的学术特色为“启蒙”,启蒙的方向。第二期就是全盛期,是考证派极盛的时期,也是成就最高的时期。第三期就是蜕分期,这个时候学者因为前面的学术已经比较详尽了,所以他们只能挑选一个细节进行研究。之后就是所谓的衰落期了,不过梁启超认为,学术都是周期性的,蜕分伴随着衰落,之后新的启蒙又将出现。

要理解清代学术,我觉得首先要了解一下清代这个时代背景。清代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繁荣时期,也是古代学术文化的集大成时期。中国经过五千年封建文化的积淀,到了清代可以说是相当多的元素集成一体。一个落后的民族(满)征服一个先进的民族(汉),必然会反过来在文化上被先进的民族所征服。清代过来就是近现代了,也就是被人侵略的年代,所以其实从清代的文化上已经看到

了解放的影子,只是政治体制的影响,文人无法解放自己的思想。从清代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悲剧的一面,在历史的大浪下它是显得如此渺小。清代如果不思解放,就得挨打!在当时王学,程朱理学受到质疑的同时,西学也渐渐传入中国。清代学者在当时的时代变迁,政治社会环境变化的背景下,能够做到“复古”与“解放”的双重建树,今人实在敬佩。

在清代前期,有许多有识之士就已经认识到,明朝之所以会覆灭,与他的文人的治学精神也有一定的联系,这一点就是晚明理学的空疏无本是导致明王朝覆亡的

重要根源。顾炎武《夫子之言性与天道》即说:“刘石乱华,本于清谈文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1】 黄宗羲也说:“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抵,束书而从事于游谈。”【2】这种反省,流露出对宋明理学空洞说教的强烈不满。痛定思痛,在顾炎武、黄宗羲等学者的倡导下,学术界一改晚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空疏学风,重实证,讲求经世致用,提倡以有用之“实学”取代“明心见性”的空谈。梁启超即云:“清初之儒,皆讲‘致用’,所谓‘经世之务’是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清代学术史与明代相比已经有了一种解放的需求,各种文人都已经认识到在这个时候,确实是需要解放的时候了。

其实每一个时期都会出一些让我们铭记的文人墨客,从这些文人当中我们也可以追索到整个文化史的发展历程。

戴震就是这样一个“解放”的代表人。戴震,字东原,安徽休宁人,其学派世称“皖派”,受学于江永,其“学术之出发点,实可以代表清学派时代精神之全部”。(出自第28页)他不轻信古人的言论,必求其所以然;能常从普通人所不注意处觅得间隙,不断求索;不足以让他信服的言论,即使圣哲父师之言亦不信。这种怀疑的研究精神,仍然是“思想解放”的精神,任公盛赞其“实近世科学所赖以成立”。(出自第29页)真正的学问应该是不求名不求利,不惑于人言,亦不为一已之私欲所左右。戴震就是这么一个“思想解放”的人,他治学的态度严谨,尊重学术,尊重证据,尊重材料,不为自己的主观而拍脑袋行事。从这一叶扁舟中我们可以看出清代学术的解放性。我们不但可以由此得出戴震对于学问所秉持的科学考证精神,还可以看出他过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章炳麟评价戴震的戴学曾经说过,戴学分析条理,思维缜密严谨。科学的目的,在于求得真理,初得一义不能信以为真,我们要经过自己的假设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这一点在中国古人中还是比较少见的。

当然,戴震还是有学生的,学术上称之为“戴门后学”。戴门后学,名家众多,比如:段玉裁、高邮王念孙父子。这些人继承了戴震的思想,对学术的追求孜孜不倦。梁启超尊戴,表达出其要在学术研究中坚持求是求真的科学态度,更要在实事求是中传达思想解放的精神,而惟有“思想解放”才能达到真正的“科学精神”。“复古”与“解放”二词,我认为既受到欧洲文艺复兴的影响,又深刻地体现了清代学史和学者的真实面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复古”求“解放”,将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加以革新,以得到更新的视野和宽广的认知角度。

我们知道,清朝的时候有一种刑,叫做文字狱。这可以说让多少文人受害啊。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 由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更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知识分子当然谈不上有什么

言论自由, 如果讥议时政, 稍一不镶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加上儒家的传统的思想教育是厚古薄今, 读书人对此深被熏陶。所以当他们对现状不满时, 往往打着儒家孔学的招牌, 引用圣人的经书和言行以自重, 或者极力描述唐虞三代的理想盛世, 劝导时君世主向此看齐。在有清一代的进步恩想家中, 确是有些人是打着复古的旗号, 或是用复古的形式来表达新的进步内容。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复古”和“解放”其实是有一种微妙的关系的。这种关系就是:有一些文人怕“文字狱”,他们不敢说“解放”,在这种时候,只好用“复古”来代表“解放”了。如清初黄宗羲写的《明夷待访录》, 就把“三代” 描绘成为理想的盛世, 并以此对比来抨击当时封建专制的弊政。

根据上面的分析,所谓清学就是要从复古中来解放。梁启超提出的清儒所谓“ 以复古为解放” 的思想,在历史上起过进步的作用。以上就是我的见解。

注释:

[1]《日知录集释》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 [2]《清史稿》卷四八0《黄宗羲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清代学术史》论文在线全文阅读。

《清代学术史》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3699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