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百里杜鹃森林旅游相关政策
(1)贵州省大力培育旅游业,提升贵州旅游品牌。以贵州原生态特色为出发点,突出贵州凉爽的特点,建立属于西南地区的著名的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充分体现贵州特色——绿色生态、多彩清凉、休闲度假。
(2)可持续性发展政策。对在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进行煤炭开采进行严格限制和严格管理,首要保护百里杜鹃,弥补风景区因季节变换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平衡,同时也让风景区得到充分的休憩,让百里杜鹃得到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
(3)相关旅游设施建设。2008年12月21日,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意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旅游管理局进行改善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基础设施条件工程。
1.2.3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特点分析
(1)贵州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
截至2008年,从微观角度出发来分析,贵州森林公园管理体制有以下六种类型:① 以国有林场为基础建立,实行国有林场、森林公园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即以国有林场为建设管理主体的体制。② 以县(市、区)级林业主管部门管理的国有森林资源为主体建立的森林公园。③ 由企业买断经营管理权的森林公园。④ 以乡政府(办事处)为建设管理主体的森林公园。⑤以县级管理委员会为建设管理主体的森林公园。⑥ 以乡镇集体农场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森林公园。 (2)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经营管理现状
6
2007年,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的工作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成立,意味着百里杜鹃风景区在保护、开发、建设上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委员会的成立不仅推动了百里杜鹃风景区的更大发展,进而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为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实现更大的突破,从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安金黎2009年2月22日在百里杜鹃景区调研时的讲话内容,我们了解到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体制完善工作更进一步。首先,倾力将百里杜鹃风景区打造成为“地球彩带,世界花园”这一品牌,启动建设杜鹃花博物固。随着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及杜鹃花节的成功举办,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名声越来越大,得到了游客的喜爱和社会的关注。同时,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可,我们从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中认识到发展森林旅游业对拥有丰富森林资源的地区的重要作用。
7
2贵州旅游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贵州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省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贵州是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的,这样会导致贵州省的旅游业缺乏专业化的指导,以及依赖于现有的资源上而难以进行产业结构的改革。同时,旅游企业的整合扩大发展也符合规模经济效应,因此,通过对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情况的分析,笔者将形成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格局的原因主要归结于贵州省自身的宏观环境:自然因素、政治、法律因素,这些因素综合影响,导致贵州省旅游业发展面临体制创新不足、旅游形象定位不明且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性和企业之间的矛盾等问题。
2.1贵州省对外贸易的主要问题 2.1.1观念滞后、体制创新不足
贵州宏观管理部门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缺乏统筹规划,
对旅游市场需求特点缺乏科学分析和了解,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无规划开发、无序开发、低层次开发问题严重,致使贵州旅游资源的优化结构与整体优势较差。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现贵州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拉动贵州旅游经济必然首先要求观念的转变、体制的创新。贵州面对开放、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显然还未完全打破陈旧的发展观念及模式,在旅游市场培育方面并未形成足够的认识和创新的思维,大旅游产业观念还未真正树立。
2.1.2旅游形象定位不明且宣传力度不够
8
所谓旅游形象,就是指旅游产品及服务等在人们心目中形成的整
体印象,正确地确定目的地产品的旅游形象有助于旅游业的成功发展、带动旅游经济提升。许多着名的旅游国家或地区成功之处就在于其鲜明的旅游形象定位。贵州旅游业逐步认识到旅游形象定位的重要性,所以自旅游事业开始起步,就尝试为贵州的旅游形象进行定位,也希望通过这样的定位,为旅游宣传找到一个突破口。于是八十年代中期,贵州提出了探溶洞奇、观瀑布美、享民族情”的宣传口号,旅游定位是“山水风光与民族风情相结合”;大家都说贵州的旅游资源比起云南、广西毫不失色,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让广西俨然成为老大;“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第一春城”的口号撑起云南热火朝天的旅游事业。但贵州始终没有找到明确的旅游形象定位,打出具有特色的促销口号,许多景点还处在养在深闺人未识阶段。
2.1.3缺乏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性
众所周知,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神秘壮美的自然景观,
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舒适宜人的气候条件以及悠远丰富的历史文化。但可惜的是贵州在发展旅游业,塑造旅游形象过程中更多的是强调丰富的自然资源,却忽视了深层次挖掘资源的文化性。这也是我们和旅游业发达省份产生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昆明举办的“世博园”、杨丽萍领衔主演的“印象·云南”把云南省的旅游文化产业介绍给了全世界。可提到贵州,游客却很难想到贵州代表性的旅游文化
2.1.4贵州旅游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
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远古的历史烟尘是贵州发展旅游业的三大优势资源,但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政府缺乏有效引导。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存在“散、小、弱、差”的问题,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加之政府的创新观念、经营理念有待改进,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引导、扶持,如在土地政策、银行贷款、融资方面,导致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甚至“不富即安”的思想,视野狭窄,缺乏引进先进企业制度的积极性,走出去的观念淡薄,做大做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不够。
2. 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和盛行是影响贵州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即使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乃至亏损也拒绝外来企业集团兼并、重组。分属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旅游企业各自为政,盲目竞争,甚至一个景区多头管理,相互扯皮,阻碍了大型旅游集团跨地区、跨行业的发展。
3.企业体制机制不规范。贵州旅游市场缺乏完善的行政性和经济性约束,部分旅游企业体制机制不规范。当前贵州旅游企业在处理集权和分权上也还存在较大问题,而且企业网络化应用程度不高,造成人力资源重复浪费,运行成本增高,所获利润减少,甚至陷入行业性的无序竞争。
4.企业发展战略不明确。在旅游集团的组建过程中,一部分集团是在各级政府及管理部门的推动下进行重组,发展战略不明确。如有些企业脱离主业,盲目寻求多元化发展,涉足与主业毫无关联的行业;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