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 玻璃 织物 金属 4.68 5.70 2.90 5.66 5.2 6.3 4.8 3.0 23.0 4.6 4.1 1.8 5.62 12.47 1.78 2.48 22.91 11.20 3.19 1.75 3.18 15.58 6.94 2.67 26.7 3.8 3.1 1.6
基于上述垃圾成份和水份确定技术路线是利用生活垃圾自供能热解焚烧技术处理垃圾,同时对垃圾分类分级处理无需人力手工分拣,整个系统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封闭运行和可再生利用,采用综合措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二次污染,实现二恶英等物质的排放达超低或零排放,沼渣、沼液全部回收利用达到零排放。本技术工艺可生产再生产品有RDF成型燃料、再生塑料、木炭、木醋液、沼肥等产品,根据产品需求可进行不同配置。而本项目技术产品主要以垃圾煤炭为主进行论述,技术设备产品性能达到国际标准,即可以替代进口,也可以直接出口。 本技术工艺设备设计执行技术指标和标准 (1) 热解焚烧和排放指标
A热解焚烧装置技术指标: 烟气出口温度(℃):≥850 烟气停留时间(S):≥2 焚烧炉渣热灼率(%)≤5
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氧含量(%):6—12 焚烧炉烟囱高度(M):25
B焚烧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按《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控制标准》
11
(GB18485—2001)规定执行。
C氨、硫化氢、甲硫醇臭气浓度厂界排放限值根据生活垃圾焚烧厂所在区域,分别按照《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相应级别的 指标值执行。
D废水中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执行。
E生活垃圾焚烧厂噪声控制限值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 —90)执行。
(2) 设备制造、安装执行标准
●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 ● 《环境保护设备:通用技术条件》(Q/JBBJD052—2001) ● 《工业机械电气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5226.1—1996) ●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 ●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98)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9—96) ●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等。 技术工艺流程概述:
本工艺流程共有七个子系统组成,以下分别简述 (1)垃圾前处理子系统
垃圾前处理子系统是通过挤压、干燥和风选的处理工艺将原料垃圾的含水率降低并将有机可燃物与无机不可燃物分离,经该子系统处理的垃圾应能
12
满足热解气化的要求,该子系统的处理技术要求是:将垃圾含水率由60%降至20%,分离有机可燃物。
本设计的垃圾前处理子系统主要由垃圾库、挤压脱水、垃圾干燥和垃圾风选等部分组成。
A垃圾库
垃圾贮存并沥去部分外在水份约3%左右。 ●
垃圾有效存贮容积(m3):3600(按存贮3天处理量,垃圾密度按250kg/ m3)。
●
垃圾库建筑:为全封闭建筑,垃圾池内敷设防水、防渗层,底部设沥水栅板和污水排出管路,可将沥下的污水直接排至厌氧消化池。建筑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执行;
配备附属设备:1.5吨、吊高9米行车、自动垃圾抓吊等; B挤压脱水工序:
挤压脱水过程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通液压挤压机排除垃圾中的水分, 二是厨余、果皮等通过挤压挤压成桨糊状液体,从挤压筒周围的小孔排至厌氧消化池,将厨余和果蔬等有效分离。因此,该工艺环节起到脱水和分离的双重作用。
自垃圾库 一级挤压机破袋机 二级挤压机弹松机 至干燥工序
含水60% 含水率25% 厌氧消化机
13
挤压脱水的主要设备包括:一级挤压机、破袋机、二级挤压机、弹松机等。
工艺流程原理如下:经沥水后的垃圾进入一级挤压机的预压仓开始一次挤压操作,经预压后进入主压仓(此时已有约5%—8%的水份排除),再次起动一级挤压机开始二次挤压操作,连续挤压运行2—5分钟后,至第三次挤压操作时已有大量厨余和果蔬粥状物排出。设在出口处的破袋机主要作用是割破塑料垃圾袋,遇到硬物会自动提升。垃圾一级挤压机和破袋机后进入二级挤压机并重复一级挤压机的工作过程。此时,垃圾已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挤出的果蔬粥状物,直接至厌氧消化池;其余垃圾由弹松机打击成散料进入干燥工序。
在垃圾脱水工序过程中,垃圾含水率由初始水量率60%降至20%左右,含水率减少35%左右。垃圾重量则由原料垃圾的300吨(以处理量300t/d计)减量至于160吨;垃圾的成份也发生了变化,97%以上的厨余和果蔬已以粥桨状进入消化池,而剩余的垃圾几乎不含厨余和果蔬成份(尚余少量挤干的果皮等)。
粥桨状厨余和果蔬残余物也利于厌氧消化反应的进行。 挤压机的设计参数: ● ● ● ● ●
处理量(t/d):300 油缸压力(Mpa):16
垃圾含水率降幅(%):35%至25%;
垃圾减量至160t/d;进入厌氧消化池为140t/d; 垃圾成份中基本不含厨余和果蔬残余物。
14
C干燥工序过程
干燥工序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降低垃圾的内在水分,使含水率降至15%以下,同时进行除臭、消毒处理。
自挤压工序 150℃ 150℃ 常温
200℃ 臭气回炉 热风 臭气回炉 热风 臭气回炉 冷风 臭气回炉 热风 加温仓 一级传输干燥 流化干燥床 流化干燥床 160t/d 至风选工序 厌氧消化池 含水25% 冷凝水 140t/d 含水15%
该工序的主要设备包括:加温仓、一级干燥传输带、流化干燥床和二级干燥传输带等。
工艺流程原理如下:从挤压工序(前道工序)中弹松器输出的垃圾进入加温仓,在加温仓中由配风系统提供的200℃低压热风与垃圾直接换热干燥,为防止加温仓下部堵塞,在下部需提供3kpa较高压力的热风,同时出风口处设有过滤装置,以防止垃圾轻成份溢出;从加温仓出来的垃圾进入一级干燥传输带,一边输送、一边进一步干燥,同时传输带也有振动筛分作用,将垃圾中灰尘过筛分离;然后垃圾进入流化干燥床,由配风系统提供的高压大流量150℃热风从床底吹入垃圾成流态化或沸腾态,强化垃圾的传热传质干燥过程;垃圾经二级干燥传输带至下一道风选工序,二级干燥传输带通入冷风,使垃圾速冷以吸出水份。该工序的传输过程为微负压运行,排出的湿气、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镇生活垃圾自供能、热解气化处理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建设可研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