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问题引起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科技部联合制订了《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从“十五”期间,中国城市垃圾处理稳步推进,城市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投资有了较大增长,全国累计投入191.6亿元,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5%。生活垃圾处理率已由80年代的2%提高到58.2%。其中卫生填埋占80%,高温堆肥占15%—20%,焚烧处理占3%—5%。
近年来不少城市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无害化处理填埋厂,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许多城市垃圾并未达到安全卫生填埋标准,仅是堆放,诸如防渗、防臭、防爆、填埋气(沼气)利用、渗滤液处理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一些城市采用堆肥方式处理生活垃圾,但在堆制过程中的防臭、碳氮比、发酵温度控制及前处理等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堆肥由于未对垃圾有效分类,堆肥中含有玻璃、陶瓷、无机物碎片、塑料、橡胶甚至废电池等,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农业部标准。有的堆肥未能有效地高温灭菌,肥料营养成分不足,被农民称为“垃圾土”市场滞销。
一些大城市引进垃圾焚烧设备,从运行效果上,也不尽人意,一是投资大,平均超过65万元/吨日,并且都要以油、煤助燃,运行费用居高不下,给政府和企业带来很重的经济负担,以至于进退两难,如深圳垃圾处理厂引进日本焚烧炉一套(两台)日处理量600吨垃圾(发电功率总计为6MW)的焚烧发电处理厂需要投资约4.5亿人民币,每吨垃圾需要100—300元运行管理费用。上海建设日处理1000吨垃圾焚烧厂耗资7.2亿元,还要建设配套的油库等。目前国产垃圾处理设备多为炉排炉,流化床燃烧炉,许多配套不完善,垃圾焚烧后的烟气往往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特别是垃圾焚烧厂烟
6
气中的二恶英类物质超标,其次在垃圾焚烧处理中,垃圾的可再生利用低。这也是造成大部分垃圾处理厂效益不好的原因之一,至使我国城市垃圾处理长期在“三高一超”(建设投资高、设备故障高、运行费用高、排放超标)的阴影下徘回。
基于上述情况,经多方调研、考察国内外垃圾处理技术和市场分析,在总结国内外垃圾处理技术设备运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城市垃圾与发达国家相比无机物质含量高、含水率高、热值低、多为混合垃圾等物性和特点,开发研制出城镇生活垃圾自供能热解与综合利用技术,并研制出关键设备。其主要技术特点:
⑴、无需辅助能源实现生活垃圾自供能热解焚烧处理,具有节能、运行成本低的特点。针对我国城镇垃圾含水率高、热值相对较低的特点,在前处理子系统中将垃圾中的水分去除,提高垃圾的热值,为后续处理和利用创造条件。
⑵、整合不同的垃圾处理工艺技术,对垃圾分类分级处理和可再生利用,实现垃圾处理最大资源化。改变垃圾焚烧的单一处理模式,将热解气化、高效燃烧、厌氧消化和RDF等多项工艺技术加以系统整合,最大限度地将垃圾中的各有效组分转换为可再生利用的资源。本设计可生产的资源有:RDF燃料、再生塑料、建材、沼肥、沼气等。
⑶、采用综合措施,有效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和二次污染,实现二恶英等物质的排放达到和低于欧盟标准。综合措施包括:在热解气化焚烧前,通过厌氧消化、RDF、再生塑料回收等措施从总量上减少产生二恶英的含氯前体物,如聚氯乙烯、氯代苯、五氯苯酚等;采用热解气化和高温焚烧的技术
7
方案使进入热解装置的所有有机可燃物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热解产生可燃气体,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可燃气,同时灰渣在高温熔融下进行燃烧使垃圾中的Cu、Fe不易生成二恶英形成的催化剂;通过垃圾后处理系统控制二恶英低温合成的反应条件。
⑷、无需人力手工分拣,整个系统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封闭运行,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并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对周边环境无污染。系统中各部分均为全封闭设计,隔室操作。垃圾前处理子系统为负压运行。生产线中的臭气均抽到热解气化装置中焚烧。操作、测量系统采用计算机控制和显示。
经过设备运营和检测,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城镇生活垃圾自供能热解与综合利用技术进入成长期,技术设备市场需求量相当大,仅国内市场需求量应在五万套以上。
二、 项目产品的主要用途、性能
垃圾煤炭,它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燃料,烧烤、冶炼、铸造等用途。水份4.15%、灰分27.41%、挥发分14.33%、固定炭54.11%、全硫0.31%、弹筒发热量4859大卡、高位发热量4846大卡。
三、 投资的必要性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任务;将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方针;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方法;将减少污染物产生作为污染防治根本途径;将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和信息公开等
8
措施作为污染防治的根本手段。为此,国家环境保护部将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与定量考核作为污染防治基础性工作。到2010年,全国城市都要纳入“城考范围”达到“十一五”规定的减排目标。2009年2月国务院又制定了乡村“以奖促治”实施方案,大大加强了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按照《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要求: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程管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量,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防止污染环境。本项目实施:
(1)能有效的改善治理大气环境污染及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在垃圾堆放的场区臭气冲天、老鼠成灾、蚊蝇孳生,有大量的氨、硫物污染物向大气释放,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多达100多种,其中含有许多致辞癌、致畸物等。其次,垃圾不但含有病微生物,其中的含水量和淋入堆放的垃圾中的水产生的渗滤液流入周围地表水体和渗入土壤,将会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严重污染。
(2)可节约大量的大地资源。城市垃圾填埋场从表面上看,消灭了堆放的垃圾山,但是并没有进行垃圾减量化处理,只是将地面上垃圾放到了地下。一个占地300亩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只够日产垃圾200吨以下的中小城市使用15年,而且垃圾填埋场的土地至少50年不能再使用。
(3)有利于实现垃圾资源化。国家把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提高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垃圾资源化已逐步成为垃圾治理的目标。该项目的实施:(A)解决了城市垃圾混合回收方式垃圾资源化的难度。(B)解决了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难题。(C)解决了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D)加快了垃圾管理工作走进市场,形成市场性的良性循环,促进了垃圾产业的发
9
展。
该项目以生活垃圾自供能热解技术处理生活垃圾,生产出垃圾煤炭在我国及世界上属首创,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和推广性。设备制造填补高新技术空白,也为我国在垃圾综合治理以及实现垃圾资源化开发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并为其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 项目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的先进性效果论述
原料垃圾成份是垃圾处理技术设备设计的基础,这些年来我们从北京及周边地区取样,通过试验和参考有关资料确定本技术设计工艺的垃圾成份。同时,生活垃圾的含水率随季节、气温和收集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本设计确定垃圾含水率60%(湿基),主要包括外在水份和内在水份。统计数据显示垃圾成份为:(%)
厨余果皮 纸类 60 10 草木 4 织物 3 塑料 10 橡胶 玻璃 2 6 金属 砖瓦灰土 3 2 各取样点生活垃圾成份(%)统计数据
成份 双气住宅区 普通楼房住 宅区 灰土 食品厨余 纸类 砖瓦 塑料 68.6 2.43 0.5 8.84 2.0 61.0 7.0 1.20 10.2 普通平房住 商业区 事业区 医院 宅区 12.8 36.5 4.6 3.5 9.1 2.66 32.41 27.36 1.05 14.17 4.45 29.34 12.78 3.27 11.11 29.44 26.27 0.64 15.28 城乡结 合区 18.6 32.4 4.6 4.0 7.8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城镇生活垃圾自供能、热解气化处理综合利用技术项目建设可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