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前互动:游戏《猜节日》
一、 导入新课
师:课前我们所说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反应中国的风俗习惯。今天我们所学的故事是第八单元的课文,讲述的就是一个传统节日的由来。我们在学习一个单元课文时,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请同学们打开书137页,自由朗读。(汇报,副板书:快速默读;复述)默读有哪些要求?什么叫复述?
过渡:围绕这两个学习目标,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学习,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什么叫传说?传说就是人们口口流传下来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重阳节,了解关于它的动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扫清障碍。老师想检查一下大家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桓景 费长房 妻子 一瓶 侵袭 仙鹤 掷出 和蔼 和和睦睦 拜师学艺 斩妖除魔 勤学苦练 为民除害 (1)学生自由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在刚刚朗读的过程中,你发现哪些字词的音容易读错的,给大家提个醒。 (3)齐读。 3、师:“妻子”这个词,有些同学是读——(轻声),有些同学是读——(第三 声),在这篇课文中,该怎么读呢?请同学们带有这个词的句子。
出示句子:★他家里有父母和妻子,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过得十分快乐。· 点拨:当“妻子”的“子”读轻声时,这个词表示是成年男子
的配偶;当“子”字读音为第三声时,这个词表示妻子和儿女,在这句话中, “子”应该读第几声?
4、 过渡:通过之前的课文朗读,你知道课文讲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吗?(生说,师板书:桓景、瘟魔、费长房)
5、 请同学们按照单元学习目标: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这些主要
人物之间有什么联系?从课文中画出关键词。 点评:你真能干,能用文中关键词来概括主要事件。
6、 你能将这几个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串联起来,简单复述课文的
主要内容吗?跟同桌说一说。
7、 请两至三个小组来说。师小结:同学们,你们刚才先找出课文
主要人物、再提炼出文中关键词,最后用自己的语言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串联起来,就简单复述了课文,这是复述课文的方法之一。
三、品读感悟。
过渡:刚刚我们只是简单复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果让你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其他人听,你觉得怎样才能打动人呢?接下来我们就用拜师学艺这部分的内容来试一试。
1、字理识字——拜:古人拜师学艺可有讲究了,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拜字。
【出示古文字】拜,会意字。其古文字左边是手,右边是禾苗,合起来表示手拿禾苗跪拜天地,祈求丰年。这是拜字的本义。引申指跪拜。
【对比古文字】观察:“拜”字在演变过程中,多了一横,表示拜了一次又一次,你们看,古人拜师多有诚意呀!
请同学们在桌子上自己书空这个“拜”字,注意右边有四横(生书空)。
1、 他是怎样拜师,怎样学艺的,快速默读1——4自然段,画出
相应的句子,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2、 汇报,生读,互评:你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什么?(经历重重困难、不畏艰辛、坚持不懈、吃苦耐劳、永不放弃)哪个词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带上你的感受读一读(男生读)赞一赞桓景。 ★ “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又一座山,趟过了
一条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3、 理解“终于”的用法,仿写句子。 4、 总结:拜师之路是多么艰辛,带着你们的体会再读读这个句子。(齐读)
过渡:是呀!桓景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他依然不退缩,不放弃,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吗?(板书:不畏艰辛)。
5、 桓景不畏艰辛,为了什么?——(为民除害)追问:为什么要为民除害?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过渡:是呀,瘟魔不仅破坏了他幸福的家庭,而且还让乡亲们一直受到威胁,所以,一心想要除掉瘟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以他一路走,一路打听(引读)······。
6、桓景拜师之路多么的艰辛,那他怎样学艺的?文中哪句话描写了? 学习“勤”字:什么叫勤学苦练?(预设1:生讲不出,师指着“力”提示学生,出力多就是“勤”;预设2:生讲得出,师指着“力”小结:像这样??借生答总结出力多就是勤。)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想象一下,桓景每天是怎样“勤学苦练”的?
6、学生说完后,师接:他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四、小结:课文学到这,你能用自己的话把拜师学艺这部分内容复述一遍吗?至于他是如何斩妖除魔的,咱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五、课后作业
1、收集有关重阳的习俗和诗句。
板书设计:
29 重阳节的传说
桓景 默读 不畏艰辛 勤学苦练 拜师 除掉?
学艺 费长房 瘟魔
快速
复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重阳节的传说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