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怀疑创造万物的神有没有已经很久了。到了这里,便越发以为真的存在了。
(2)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造物者或者不应该这样做,结果就成了这个样子了。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曾伯祖奭,高祖朝宰相。父镇,.太常博士,终侍御史。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想,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当时流辈咸推之。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
顺宗即位,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与监察吕温密引禁中,与之图事。转尚.书礼部员外郎。叔文欲大用之,会居位不久,叔文败,与同辈七人俱贬。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写情叙事,动必以文。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
元和十年,例移为柳州刺史。时朗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会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
柳州土俗,以男女质钱,过期则没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已没者,仍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著述之盛,名动于时,时号柳州云。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子周六、.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时人义之。 .
(选自《旧唐书·柳宗元传》)
注:①系孙:远世子孙。②郁悼:通“郁陶”,忧思郁积。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②
①
A.与古为侔 侔:齐等 .B.与之图事 图:谋划 .
C.以男女质钱 质:以人或财物抵押、担保 .D.时人义之 义:通“议”,议论 .
解析:D项,义:认为??有义气。 答案:D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后魏侍中济阴公之系孙 当时流辈咸推之 ..B.与同辈七人俱贬 如何与母偕行 ..C.为骚文十数篇 览之者为之凄恻 ..D.吾于禹锡为执友 名动于时 ..
解析:B项两个“与”都是介词“跟,同”;A项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代词“他”;C项第一个“为”是动词“写作”,第二个“为”是介词“被”;D项第一个“于”是介词“与,跟”,第二个“于”是介词“在”。
答案:B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全都直接表现柳宗元的品行才学的一组是( ) ①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②既罹窜逐,涉履蛮瘴,崎岖堙厄,蕴骚人之郁悼 ③为骚文十数篇,览之者为之凄恻
④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⑤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 ⑥观察使裴行立为营护其丧及妻子还于京师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③④⑥
解析:②写的是柳宗元遭放逐的经历和体验,③“览之者为之凄恻”从“览之者”的角度即是间接表明柳宗元才学。⑥讲的是观察使裴行立为柳宗元处理善后的事迹。
答案:C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多次升官,又多次遭贬官,起起伏伏,而他一生著述颇盛,坎坷的仕途境遇又造就了他感时伤世的文学创作。
B.王叔文曾经将柳宗元等人引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后来运动失败,王叔文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
C.柳宗元不忍心看到好朋友刘禹锡远赴边疆播州任职而不能与年老的母亲团聚,因此主动提出要与刘禹锡交换任职的地方。
D.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大胆改革柳州恶俗,并且出私钱将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
解析:B项“王叔文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不正确,应该是“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
答案:B
17.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
禹 锡 有 母 年 高 今 为 郡 蛮 方 西 南 绝 域 往 复 万 里 如 何 与 母 偕 行 如 母 子 异 方 便 为 永 诀 吾 于 禹 锡 为 执 友 胡 忍 见 其 若 是
答案: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
(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即草章奏,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数千里,皆随宗元师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于是立即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去播州上任。 ②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都不以数千里为远来跟随柳宗元学习。 参考译文: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是后魏侍中济阴公的远世子孙。曾伯祖父柳奭,是唐高宗时的宰相。父亲柳镇,是太常博士,终于侍御史一职。柳宗元小时候,聪明机警,超群出众,尤其精通西汉的文章和《诗经》《离骚》,构思落笔成文,可与古人相齐等。精心削减,缜密
细致,璀璨如同珍珠和贝壳。在当时文林同辈都推崇他。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第,又应考中宏辞科,被授予校书郎、蓝田(今陕西)县尉的职务。贞元十九年,(柳宗元)任监察御史。
唐顺宗即帝位后,王叔文、韦执谊掌权,特别看重任用柳宗元,将他和监察吕温悄悄地带入禁宫之中,和他们商议大事。柳宗元又转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王叔文想让他当大官,但恰逢任职不久,王叔文就失败了,柳宗元便和七名同辈一起都被贬谪了。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又被贬为永州司马。柳宗元既遭贬逐,在南蛮瘴疠的地方,身处崎岖阻塞的环境,内怀骚人抑郁的情怀,所以抒情叙事,只要一动笔就一定行走文章。作骚体文章十多篇,阅览的人都为之感动凄恻哀婉。
元和十年,柳宗元按旧例被移作柳州刺史。那时朗州司马刘禹锡被移作播州刺史,诏书下达时,柳宗元同自己所亲近的人说:“刘禹锡有老母,年龄已大,如今他要到蛮方远郡去做刺史,在西南绝域的地方,来回有上万里的路程,哪能让他和老母一起去。如果母亲不去,母子各在一方,这便成为永别。我和禹锡是好朋友,我哪能忍心看他母子这样呢?”于是立即起草奏章,请求把柳州授给刘禹锡,自己去播州上任。恰巧裴度也奏请照顾刘禹锡母子,所以刘禹锡最终改授连州刺史。
柳州风俗,用男或女作为抵押去借钱,如果过期没还钱,人质便被钱主所没收。柳宗元到了柳州,便革掉这种风俗,对那些已经被钱主没收的男女,柳宗元自己出私钱将他们赎回,归还给他们的父母。长江至岭南之间,凡是想考进士的人,都不以数千里为远来跟随柳宗元学习;凡是经柳宗元指点过的人,一定会为成名士。柳宗元著述很多,名声震动当时,那时他的号是“柳州”。著有文集四十卷。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当时他的儿子周六、周七才三四岁。观察使裴行立帮柳宗元办理丧事,并护送他的妻子和儿子返回京师,当时的人都赞扬他很有义气。
四、能力迁移
18.(诚)下列各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名词,真心、.诚意)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副词,的确、确实、实在) .C.且燕赵??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副词,已经) .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陈涉世家》)(连词,表示假设,如果,果真) .
解析:C项,副词,确实、实在。 答案:C
19.(而)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④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⑤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⑧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⑨履至尊而制六合 .⑩而母立于兹 .
A.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B.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C.①⑩/②④⑧/⑥⑨/③⑤/⑦ D.①⑩/②④/⑥/⑧⑨/③⑤⑦
解析:①⑩代词,你的;②④连词,表并列;③⑤连词,表假设;⑥连词,表修饰;⑧⑨连词,表承接;⑦连词,表转折。
答案:A
20.(句式类型)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代词作前置宾语的一项是( ) A.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B.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C.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D.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解析:B项“之”代他,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答案:B
21.(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 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第1课《小石城山记》习题及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