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种运行方式实际上很难采用。
具有负调差特性的发电机是不能在公共母线上并联运行的。 两台无差调节特性的机组不能并联运行。
正调差特性:通常要求各台发电机无功负荷的波动量与他们的额定容量成正比,即希望各发电机无功电流波动量的标幺值ΔIQ*相等,这就要求在公共母线上并联运行的发电机组具有相同的调差系数。
17. 自动低频减载的概念(与自动调频的区别),及其主要任务P171
当系统发生严重功率缺额时,自动低频减载装置的任务是迅速断开相应数量的用户负荷,使系统频率在不低于某一允许值的情况下,达到有功功率的平衡,以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防止事故的扩大。因此是防止电力系统发生频率崩溃的系统性事故的保护装置。
在电力系统中,自动低频减载装置是用来对付严重功率缺额事故的重要措施
之一,它通过切除负荷功率(通常是较不重要的负荷)的办法来抑制系统频率的大幅度下降,借以取得逐步恢复系统正常工作的条件。
低频自动减载装置是针对事故情况的一种反事故措施,并不要求系统频率恢
复至额定值,一般希望它的恢复频率fh低于额定值,约为49.5~50Hz之间,所以接到自动低频减载装置最大可能的断开功率ΔPLmax可小于最大功率缺额ΔPhmax。而自动调频是通过调整机组的输入功率来实现的,并使频率恢复到额定值。 18. 简答配置AGC功能的调度中心的调频任务P156
(1)维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在正常稳态情况下,其频率偏差在0.05~0.2Hz范围内;
(2)控制地区电网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地区有功功率的就地平衡;
(3)在安全运行前提下,所管辖系统范围内,机组间负荷实现经济分配。 19. 励磁调节器的辅助控制P85 (1)瞬时电流限制和最大励磁限制。 (2)最小励磁限制器。
(3)电压/频率(V/Hz)限制和保护。(防止发电机及与其连接的主变压器由于电压过高和频率过低,引起铁芯饱和和发热。
(4)发电机失磁监控。 发电机失磁的不良影响:
1)发电机失步,在转子和励磁回路中产生差频电流,使转子铁芯、转子绕组及其他励回路产生附加损耗,引起过热。转差越大,过热越严重。
2)正常运行时,发电机要向系统输出无功功率;失磁后,要从系统吸收无功功率。如果系统无功储备不足,将引起系统电压下降,甚至造成因电压崩溃而使系统瓦解。
3)其他发电机力图补偿上述无功差额,容易造成过电流。如果失磁是一台大容量发电机组,则承担补偿无功的发电机过电流就更严重。
20. 电力系统实现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的方法有哪几种。大致介绍一下P152 (一)主导发电机法:采用主导发电机法时,在调频厂中一台主导机组上装设无差调频器,在其他机组上装设有功功率调频器,使这些机组的功率随主导机组的功率按比例地变化,协助主导发电机的调频工作。
(二)同步时间法(积差调节):同步时间法时按频率偏差的积分值来进行调节,因为频率偏差的积分反映了再一定时间段同步时间对标准时间的偏差。 (三)联合自动调频:自动调频除了维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外,还必须使系统的潮流分布符合经济、安全等原则,所以集中式联合调频具有显著优点,是电力系统自动调频的方向。
21. 系统频率过低时,会对系统差生什么不利影响P167 (一)对汽轮机的影响
运行经验表明,某些汽轮机在长时期低于频率49~49.5Hz一下运行时,叶片
容易产生裂纹,当频率降到45Hz附近时,个别级的叶片可能发生共振而引起断裂事故。
(二)发生频率崩溃现象
但频率下降到47~48Hz时,火电厂的厂用机械(如给水泵等)的出力将显著
下降,使锅炉出力减少,导致发电厂输出功率进一步减少,致使功率缺额更严重。于是系统频率进一步下降,这样恶性循环使发电厂运行破坏,从而造成所谓“频率崩溃”现象。
(三)发生电压崩溃现象
当频率过低时,励磁机、发电机等的转速相应降低,由于发电机的电动势下
降和电动机转速降低,加剧了系统无功不足情况,使系统电压水平下降。运行经验表明,当频率降至46~45Hz时,系统电压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当某些中枢点电压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将出现所谓“电压崩溃”现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遭到破坏,最后导致系统瓦解。
22. 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可分为哪三种分量?哪两种分量对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起主要作用?P124
第一种是频率较高的随机分量,其变化周期一般小于10s;第二种分量为脉动分量,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周期一般在10s~3min之间;第三种为变化缓慢的持续分量。
负荷的变化必将导致电力系统频率的变化,由于电力系统本身事一个惯性系统,所以对频率的变化起主要作用的是负荷变动的第二、三种分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大纲整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