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校验报警控制器的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警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等功能,在通电检查中,必须符合《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
(3)应进行机带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的自动转换试验,主、备电源应能自动转换,并符合《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同时,按设计文件要求,分别用机带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检查报警控制器的各种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暂无控制对象)应正常。给备用电源连续进行3次充放电,其功能应正常。
(4)探测器调试:使用专用加烟和加温等试验器对安装的每只烟感和温感探测器进行加烟(或加温)试验,若在30s内探测器确认灯点亮,同时消防中心能正确接收火警信号,表示探测器正常工作。 (5)声光报警器的调试:从系统发出声光报警器的鸣响信号,其对应的设备应鸣响。 1.2消火栓系统施工方案 1.2.1 工艺流程
干管安装→消火栓及支管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消火栓配件安装→系统通水试验 1.2.2主管安装
(1)消火栓系统干管安装根据设计要求选用镀锌钢管。 (2)管道采用沟槽式连接或法兰连接,杜绝焊接。
(3)管道穿墙处不得有接口;管道穿过伸缩缝处应有采用金属波纹管连
接并做好防冻措施。 1.2.3支管安装
(1)消火栓支管要以栓阀的坐标、标高定位甩口。
(2)消火栓管道安装完按设计指定压力进行水压试验。如设计无要求,工作压力在1.0MPa以下,试验压力为1.4Mpa,稳压30分钟,无渗漏为合格。为配合装修,试压可分段进行。将自来水不经泵直接注入系统管网,同时打开管网最高处的阀门,以便排尽管内空气,待出水时关闭。当管网中的压力和自来水压力相同时,用泵增压(加压的速度应平衡均匀,不得太快太猛)。关闭阀门,稳压5分钟,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做外观检查,以不渗不漏为合格。试压合格后,及时填写“管道系统试验记录”,并请建设单位或监理签字确认。
(3)消火栓系统管道试压完可连续作冲洗工作,冲洗时以系统内可能达到的最大压力和流量进行,直到出口处的水色和透明度与入口处目测一致为合格。
1.2.4 消火栓箱体安装
(1)消火栓箱要符合设计要求,产品均有消防部门的检验报告、及合格证方可使用。
(2)箱体配件安装:应在交工前进行。消防水龙带应折好放在挂架上式卷实、盘紧放在箱内;消防水枪要竖放在箱体内侧:自救式水枪和软管应放在挂卡上或放在箱底部。消防水龙带与水枪,快速接头的连接,一般用14#铅丝绑扎两道,每道不少于两圈,使用卡箍时,在里侧加一道铅丝。设有电控按钮时,与电气专业配合施工完成。
1.2.5 通水调试
(1)通水调试前消防设备包括消防水泵、水泵结合器等安装完毕,其中消防水泵做完单机调试工作。
(2)系统通水达到工作压力,选系统最不利点消火栓做试验,通过水泵结合器及消防水泵加压,消防栓喷放压力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1.2.6 系统整体调试
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进行系统通水试验。通水调试前消防设备包括水泵、结合器、节流装臵等应安装完,其中水泵做完单机调试工作。系统通水达到工作压力,选系统最不利点消火栓做试验,通过水泵结合器及消防水泵加压,消防栓喷放压力均应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放水试验,当管网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稳压泵自动启动,停止防水,当管网压力恢复到正常值时,稳压泵停止运行。 1.3电气接线及调试方案
本项目中电气方面主要为更换配电箱和断路保护器,室内线路布臵和调试。
1.3.1安装条件:电气设备安装应在土建墙面、楼板、室内地沟和地面等项工作完成后进行,应对预埋件、预留孔进行检查并符合设计要求。
1.3.2设备开箱检查:设备和器材到达现场后,与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共同进行开箱验收检查,包装及密封应良好,制造厂的技术文件应齐全,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附件备件齐全。本体外观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无损,内部电器装臵及文件,绝缘瓷件齐
全,无损伤及裂纹等缺陷。
1.3.3二次搬运:控制柜的水平运输,应根据设备重量及形体尺寸,结合作业场地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搬运方法,所用起吊器具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水平运输时,可用硬杂木跳板和滚杆(加厚钢管,直径≥φ50)铺设成滚筒,将设备起吊平稳地座落在滚筒上,然后用3吨倒链及导向滑轮牵引,地锚应牢固,设备牵引速度宜控制在2m/min。设备在搬运时,应采措施防止倾斜、震动、框架变形以及漆面损伤。
1.3.4控制柜安装完毕,应按规范要求作好接地连接,并做好二次回路接线工作,导线芯线应无损伤,导线中间不应有接头,控制电缆芯线及所配导线的端部均应标明其回路编号,编号应正确,字迹清晰,不易脱色。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不得超过两根导线接头,插接式端子上不应有不同规格的导线并接在同一端子上,当接有两根导线时,中间应加平垫片。导线与电器元件间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时,均应牢固可靠。导线应按接线位臵有规律地排列,并用尼龙带扣梆扎固定;分支线从线束引出时,应依次弯成慢弯,当导线需穿金属板时,应加绝缘保护管。控制柜内的电缆应排列整齐,编号清晰,避免交叉,并应固定牢固,不得使端子排受力。 1.4应急照明疏散系统施工方案 1.4.1电线、电缆及保护管的选用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下简称《验收规范》)要求疏散照明应敷设耐火电线、电缆,电线采用额定电压等于或高于
750V的铜芯绝缘电线(20.1.4.8条)。阻燃型及耐火型电线、电缆允许长期工作的最高额定温度一定要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前一定按设计要求验收导线。火灾应急照明导线截面宜适当放宽。应急疏散照明线路的保护管无论明敷还是暗敷,在《验收规范》中都要求使用钢导管。当消防应急照明配电线路当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并采用防火保护措施;暗敷时,要求保护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当采用塑料管暗敷时,应采用难燃型材料且塑料管的氧指数应在27以上。在无设计要求时,埋设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塑料管应采用中型以上的导管(《验收规范》14.2.9.3条);建筑物吊顶内必须采用金属管敷设,金属管应选壁厚1.6mm以上的热镀锌管。 1.4.2应急照明线路的敷设
应急照明线路单独敷设,在每个防火分区有独立的应急照明回路,不能与普通照明线路混用。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应有防火隔堵措施。(防火隔堵的具体作法详见标准图集《钢导管配线安装》(03D301—3)第38页)。当火灾应急照明线路的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在同一桥架敷设时,中间加隔板。明敷管线时,钢性导管上涂防火涂料保护。线管、线槽的PE保护线连接完成后,经检查确认才能穿线。不进人的吊顶,管子的支架和接线盒固定在主、副龙骨上;进人的吊顶,电气配件应敷设在主龙骨上。在对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导电性能和防火性能有异议时,按批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室检测。电线接续完成后才能测试电线的绝缘电阻。应急照明线路不能与其他普通照明线路混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组织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