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南京大学MOOC《认识地球》期末考试模拟(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答案: B

12.下列有关《蒙特利尔协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诞生于1987年

B. 源于当年发现的臭氧层空洞

C. 目的是控制氟氯烃等物质使用 D. 是一个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定 答案: B

13.地球经线方向上,南北半球各有几个大气环流圈? A. 1 B. 2 C. 3 D. 5 答案: C

14.《寂静的春天》中指出,生命具备了改造环境的异常能力是在()出现之后。 A. 人类 B. 猩猩 C. 恐龙 D. 蓝绿藻 答案: A

15.地球上,每年发生的人们能感觉到的地震次数约有 A. 10万次 B. 100万次 C. 50万次 D. 200万次 答案: A

16.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是在哪一年? A. 1955年B. 1958年C. 1956年D. 1957年 答案:D

1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地球最早是一个非均质的混合体

B. 地球冷却过程中,密度小、熔点高的物质形成地幔和地壳 C. 地球冷却过程中,密度大、熔点低的物质形成地核 D.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是逐渐演化形成的 答案:A

18. 关于生物学演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演化阶段持续了约7亿年

B. 细胞演化阶段持续时间比系统演化阶段要长 C. 可分为细胞演化和系统演化两个阶段 D. 开始于原始生命出现后 答案: A

19. KT界线是指

A. 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界线 B. 二叠纪与三叠纪之间的界线 C. 三叠纪与侏罗纪之间的界线 D. 侏罗纪与白垩纪之间的界线 答案: A

20. 冰期事件属于下列哪个时间尺度的全球变化事件?

A. 几季度至几天B. 几亿年至几百万年C. 几十万年至几千年D. 几百年至几年 答案: C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21.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自然界存在两套铀-铅时钟,其中铀的半衰期分别为45亿年和7.04亿年 B. 卢瑟福在铀铅衰变的基础上提出了“铀-铅时钟”

6

C. 由于铅比氦的移动性差,所以“铀-铅时钟”比“铀-氦时钟”更准确 D. 铅的四种同位素分别为铅205、铅206、铅207和铅208 答案: A, C

22.下列关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地震多分布于海沟一侧 B. 地震在海沟两侧均匀分布 C. 震源深度越深,距离海沟最近 D. 震源深度越深,距离海沟最远 答案: A, D

23.地球外核呈液态的原因为()

A. 含有熔点较低的元素 B. 压力很大 C. 自转产生的离心力所致 D. 温度很高 答案: A, D

24.海底地磁条带的形成说明()

A. 地磁场出现异常 B. 海底在扩张 C. 大陆在漂移 D. 板块在条带处碰撞 答案: A, B

2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冷凝模型是解释地球形成的关键

B. 太阳系在最初阶段是一团炽热气体状星云

C.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波多塞克提出了陨石的“冷凝模式” D. 原始太阳系呈圆盘状,其中心到边缘有一个很大的热梯度 答案: A,B,D

26.寒武纪时期生命大爆发的原因可能是

A. 大气圈氧含量的增加 B. 超级大陆解体

C. 海水中磷酸盐含量增加 D. 全球地表温度趋于稳定 答案: A, B, C

27.下列关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异常气候,不正确的是() A. 首先影响南美洲、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 B. 南美洲西北沿岸变成干旱沙漠 C. 澳大利亚遭遇严重干旱 D. 印度尼西亚强降雨不断 答案: B, D

28.有色金属矿物包括()

A. 铜 B. 铁 C. 钛 D. 锌 答案: A, C, D

29.下列关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出现于距今约7~6亿年前 B. 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出现 C. 初期小壳动物爆发性发展 D. 后期大型带壳动物取代小壳动物 答案: B, C, D

30.下面关于傅科摆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北半球傅科摆轨迹顺时针转动 B. 赤道处,傅科摆轨迹转动最快 C. 南北极点处,傅科摆轨迹不转动 D. 傅科摆轨迹转动一圈,最快是24小时 答案: B, C

7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31.今天地球上的人类是在各个地区各自独立发展进化而来的。() 答案: 非

32.16世纪后半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创建了一座天文台,并通过天文观测得出行星的运动轨道是椭圆形的。() 答案: 非

33.地磁场主要由地球内外核的差异运动造成的。 答案: 是

34.“莫霍面”位于大陆之下30或40公里深处,“古登堡面”位于大陆之下2900公里深处。 答案: 是

35.今天非洲、南美洲和印度等地的低海拔、低纬度地区存在很多处冰川作用的痕迹,是因为2亿多年前,这些地区曾经连成一片,位于地球的南极附近,冰川发育显著。 答案: 是

36.太平洋火山岛的分布具有离洋中脊越远年代越老的特点。() 答案: 是

37.江南地区“夏六月夜雪”的事件说明当时气候较冷,处于冰期。 答案: 是

38.海浪的波长大小与参与运动的海水多少成正比。 答案: 是

39.地球上的大陆仍处于运动之中,预计2.5亿年后,除南极洲外,所有大陆又会连为一体,再次成为一个超级大陆。 答案: 是

40.生命起源于地球陆地表面的火山热泉,与海底火山没有关系。 答案: 非

四、问答题(共2题,每题10分) 41.研究古气候的主要资料来源有哪些?

答案: 历史记录、树木生长纹、南极冰芯、湖泊沉积、石笋。 42. 地球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 保护自然环境、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探讨地球的本质问题。

样题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2分) 1. 我们看到的流星实际上是宇宙中的

A. 太阳高能粒子 B. 小行星 C. 陨石 D. 彗星 正确答案 B 2. 地球的年龄有

A. 46亿年 B. 48亿年 C. 44亿年 D. 42亿年 正确答案 A

3. 在全球冰川时期开始时,地球上的大片陆地有可能聚集于

A. 北回归线附近 B. 北极点附近 C. 南极点附近 D. 赤道附近

8

正确答案 D

4. 对于某一时期的统治性生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消亡方式为 A. 绝大多数继续进化,一小部分灭绝 B. 绝大多数灭绝,一小部分继续进化 C. 全面进化为更高级的物种 D. 未留下后代即灭绝 正确答案 D

5. 距今7亿~6亿年间,海洋生物中的统治者是

A. 软躯体动物 B. 蓝绿藻 C. 带壳动物 D. 真核生物 正确答案 A

6. 被认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的是

A. 凯尔特人 B. 克罗马农人 C. 海德堡人 D. 尼安德特人 正确答案 B

7. 不能在液态介质中传播的地震波是

A. 面波 B. 横波 C. 纵波 D. 瑞雷波 正确答案 B

8. 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地球生命距今约()年。 A. 36亿 B. 34亿 C. 35亿 D. 37亿 正确答案 C

9.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撞击地点位于今天

A. 布列塔尼半岛 B. 阿拉伯半岛 C. 佛罗里达半岛 D. 尤卡坦半岛 正确答案 D

10. 下列关于地壳物质构成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洋壳由玄武岩组成

B. 陆壳上部由富硅的岩石组成,深部则由玄武岩和花岗岩混合而成 C. 洋壳比陆壳轻

D. 地壳分为洋壳和陆壳 正确答案 C

11. 最早建立地震波速度与物质密度、压力、温度和化学组成之间关系的人是 A. 布里奇曼 B. 勒曼 C. 杰弗里斯 D. 伯奇 正确答案 D

12. 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地球各层旋转速度的理想比值为 A. 0.6:0.7: 3.27: 1.06 B. 0.7: 0.6:1.06:3.27 C. 0.6:0.7:1.06:3.27 D. 0.6: 1.06: 0.7:3.27 正确答案 C

13. 板块构造理论建立的时间为

A. 20世纪初 B. 19世纪末 C. 20世纪50年代 D. 20世纪60年代 正确答案 D

14. 下列关于岩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温度、压力会导致岩石变质 B. 岩石循环最早由赫顿提出 C. 岩石之间可以互相转换 D. 岩石循环按特定顺序进行 正确答案 D

9

15. 下面关于科里奥利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来自于物体运动的惯性 B. 由空气的流动引起 C. 与地球自转有关

D. 南半球、北半球都存在 正确答案 B

16. 原始大气成分中不包括

A. 甲烷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硫化氢 正确答案 C

17.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均发源于

A. 伊拉克 B. 伊朗 C. 土耳其 D. 叙利亚 正确答案 C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1.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确定地球内部结构的工作真正开始于对各类地震波的研究 B. 横波(S波)的传播方向与地壳振动方向是一致的 C. 地震仪是记录地震波的仪器

D. 地震发生后,横波(S波)最先到达震中 正确答案 A C

2. 下列关于地核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内核的主要成分是铁、硅 B. 地核的密度高达13.5 g/cm3 C. 固态内核处于高速自转状态 D. 外核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硅 正确答案 B C

3. 下列关于洋中脊的描述,正确的有 A. 最早被发现的洋中脊位于太平洋底部

B. 大西洋中央的洋中脊与太平洋西部的洋中脊是相连的 C. 洋中脊中部为裂谷

D. 洋中脊的整个脉络与部分地表断裂带彼此交错 正确答案 B C D

4. 海底扩张最直接的证据是 A. 深海沉积物的年龄 B. 环太平洋火山带 C. 海底地磁条带 D. 地震带的分布 正确答案 A C

5. 地质历史上出现过的超大陆有哪些 A. 潘基亚超大陆 B. 罗迪尼亚超大陆 C. 哥伦比亚超大陆 D. 冈瓦纳超大陆 正确答案 A B C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南京大学MOOC《认识地球》期末考试模拟(2)在线全文阅读。

南京大学MOOC《认识地球》期末考试模拟(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766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