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于证券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最后,强化监管,将派现与再融资挂钩。证监会要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与教育,通过采用强制性的法律规范引导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向理性化发展。对于那些有累积盈利而又不分配的公司,必须强制其披露不分配的具体理由,当公司每股未分配利润达到一定金额后,必须向股东支付现金股利,否则国家将对其课以一定程度的税负。在信息披露方面,借鉴国外做法,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揭示信息,使投资者能够有明确的预期,保护其应有的权益。
(四)从立法、司法、行政监管打击市场操纵行为
1、关于操纵证券市场犯罪的立法完善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指期货的推出,原本不太可能出现的安定操作这种操纵行为也将更多出现,而且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特点,有时还会有政府或政府背景的护盘,这和恶意操纵市场的安定操作之间如何区分,也必须予以明确。我们是大陆法系国家,对这些问题是不可能以司法造法的途径解决,所以应对安定操作做出规定,不能给证券市场操纵者以可乘之机 2、对操纵证券市场犯罪的司法对策
操纵证券市场犯罪始终较为猖獗,发案数量逐渐增多,涉案金额巨大,且违法暗数极高,真正被刑事制裁的违法者少之又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皆因该类案件犯罪方法、手段有智能化、专业化趋势,并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导致此种犯罪案件取证很难。
3、对操纵证券市场犯罪的行政监管
对策管制目标冲突,以及由此引致的过度管制和管制不足问题,是中国资本市场管制失败的重要原因。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在监管目标上曾出现了一些难以两全的冲突目标,包括国有企业“脱困”与投资者保护,发行配额与市场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股票的充分流通,监管者、监管费用和市场等。如果存在多个相互冲突的管制目标,管制者又受某一目标主导,那么,在某些方面执法力度过头,在另一些方面执法力度不足,就是难以避免的。我国在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监管方面,经常出现的目标冲突是“打击操纵与保护指数”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极大地影响了监管部门机构对市场的有效监管。资本市场管制的目标应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中心。
第 11 页( 共 13 页)
股票市场操纵行为的基本监管理念和目标应是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有效性。这是世界各国的证券监管的目标,也应是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操纵行为监管的理念和目标。
(五)培育守法、理性的投资者
一是突出重点,加大对短线大户和游资的规范和监管力度,并建立了重点账户专项管理制度,对部分蓄意炒作、涉嫌操纵的账户实施重点监控;二是对以大笔申报、连续申报、高价申报、虚假申报或频繁申报等手段影响股票价格或交易量的账户,实施精确打击,采取包括限制交易等措施;三是加强后续交易监管,强化信息披露,实施特别停牌制度,警示市场风险,遏制持续炒作;四是强化证券商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职责加强投资者风险教育,引导投资者行为,遏制重大异常交易行为发生,对蓄意拉抬股价涉嫌操纵的投资者,快速有效地上报证监会查处。
经过探索实践,证监局基本建立了监管部门强力推动、辖区行业协会积极参与、证券基金期货机构具体实施的工作体系,形成了点、线、面、网相结合的、系统的投资者教育和保护的规划和实施机制;同时,按照“制订考评标准、开展工作评比、纳入分类监管”的思路,对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者教育和保护工作进行日常检查和工作评比,并将结果纳入各类机构分类考核和分类监管,极大增强了各有关单位开展投资者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其把投资者教育做深、做细、做实。
五、结论
上述分析表明,股市与宏观经济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性。然而,这种带有规律性的内在关联性,并非取决于股票市场的存在这一事实本身,而是取决于股票市场的性质及其所具备的内涵,换言之,并非任何一个股票市场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具有与宏观经济的这种内在关联性,只有当一个股票市场真正具备市场化性质并且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它才会逐步得以显示。于是,股市与宏观经济的上述关联性的生成,实际上是隐含一定的前提条件。
关于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几乎所有的教科书都作类似的表述,即股价走势与宏观经济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股市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并且股市走势总是以一定的时间提前量领先于经济总量的变动趋势。于是,股市与经济运行的关系
第 12 页( 共 13 页)
在很大程度上被定格为这样带有规律性的逻辑。然而,从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而言,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与上述逻辑似乎并不吻合。于是,便需要探讨和回答以下问题:(1)一般而言,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理论上讲是否具有某种规律性;(2)这种规律性的存在需要什么样的前提条件;(3)类似的规律性在我国的演进路径。
从股市本身而言,股市与宏观经济要具有正向关联性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股票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和股市发展水平两个方面。但股市的市场化程度因难以量化,且在真正的市场经济国家的股市,它是外生给定的,因而在此不拟展开讨论。衡量股市发展水平则可有多方面的指标,,在这些指标中,股市规模是首要的,其次是股市的流动性。只有股市达到较大规模,上市公司的状况足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路向时,股市与宏观经济的正向关联性才有可能;同时,只有具备良好的流动性,股市对宏观经济的反映才得以顺畅传导并具有效率。除此之外,对分析我国股市而言,我认为还必须考察市场的效率程度和股市集中度等情况。必须注意的是,在任何一个股市,这些条件的形成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只有从动态的发展过程来考察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才有可能真正揭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性。认识这一点,对分析我国的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 13 页( 共 13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国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相关性(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