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相关性
一、我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证券市场素有经济睛雨表之称,这表明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也表明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可以说,宏观经济因素是影响证券市场长期走势的唯一因素,其他因素可以改变证券市场的中期走势、短期走势,但改变不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走势。宏观经济环境对整个证券市场的影响既包括经济周期这种纯粹的经济因素,也包括政府经济政策及特定的财政、金融行为等混合因素。从理论上看,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内在作用机理显而易见,表现为宏观经济决定着股市波动,而股市又提前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这种运行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宏观经济决定股市。长期内引起股市上涨的原动力应是一国经济的发展。在发达和成熟的股市,经济上升,企业业绩好,投资股票收益高,资金大量涌入股市,股价持续上升;反之,经济衰退,企业不景气,投资缩减,股价下跌。
另一方面,在一个有效率的股市中,股价会充分反映包括宏观经济变动在内的各种信息,从而股市会反映宏观经济的状况。具体而言,经济周期的变动会通过一系列经济领先指标显示出来,敏感的投资者会据此观察或预期到经济复苏或衰退即将来临,从而在股市作出买入或卖出的决策,并因此引导股价的上升或下跌。当这一信号传递给股票市场大多数投资者并因此实施相应的买入或卖出行为时,股市全面上升或下跌的过程将逐步展开。于是,股市全面上升或下跌的情境,通常会出现在经济的真正复苏和衰退之前。从这一意义上说,股市行情是经济周期更替的“晴雨表”。
二、宏观经济运行对证券市场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经济效益
无论从长期看还是从短期看,宏观经济环境是公司经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公司的经济效益会随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利率水平、物价水平等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而变动。如果宏观经济运行趋势趋好,企业总体盈利水平上升,证券市场市值自然上涨;如果政府采取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紧缩银
第 1 页( 共 13 页)
根、企业投资和经营会受到影响,盈利下降,证券市场市值自然会缩水。
江西铜业(600362),公司于2010年10月27日发布三季报,2010年1-9月实 现营业收入572.06亿元,同比增长66.26%,营业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94.13%,归属
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9亿元,同比增长92.84%,实现EPS1.12元/股。 该公司三季报一发布,由于经济效益的增长股价连续飘升。
(二)居民收入水平
在经济周期处于上升阶段或提高居民收入的政策作用下,居民收入水平将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消费需求,从而怎加增加相应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会直接促进证券市场的投资需求。
(三)经济学家对股价的预期
经济学家对股价的预期,也就是投资者的信心,是宏观经济影响证券市场走势的重要途径。当宏观经济趋好时,经济学家预期公司效益和投资者收入水平会上升,证券市场自然就会人气旺盛,从而推动市场平均价格走高;反之,则会令投资者对证券市场信心下降。国家统计局2011年9日发布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6.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1%。和讯网连线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房四海,他认为CPI数据符合预期,是年内高点,下个月依然会维持在6%左右,年内将还有一次加息。下半年股市难有大行情,但会有一波反弹。
(四)资本金
当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如采取调整利率水平,实施消费信贷政策、征收利息税等政策,居民、单位的资金持有成本将随之变化。如利率水平的降低和征收利息税的政策,将会促使部分资金由银行储蓄变成投资,从而影响证券市场的走向。 2009年5月27日,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关于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比例的通知》(国发〔2009〕27号),细化了不同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本次通知规定,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按以下规定执行:钢铁、电解铝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40%;水泥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5%;煤炭、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玉米深加工、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化肥(钾肥除外)项目,最低
第 2 页( 共 13 页)
资本金比例为25%;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其他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 国家最新资本金项目调整比例:
类别 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 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 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 电石、铁合金、烧碱、焦炭、黄磷、玉米深加工 机场、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 电解铝 水泥 煤炭 化肥 钢铁
以房地产为例,此次调整力度最大的是房地产。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20%,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2004年宏观调控时,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含经济适用房项目)资本金比例曾由20%及以上提高到35%及以上。房地产项目的下调,将解决企业项目开发资金不足的问题,尤其对中小房地产企业。1至3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80亿元,同比增长4.1%,但比去年同期回落28.2个百分点。资本金下调整,下半年国内房地产投资有望回暖。但是,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来看,不确定因素仍较多。房地产投资加大,供应量上升,鉴于房地产商拿地成本较高,开发商不会大幅降低房价,如果居民购买力不能提升,与房价脱节,这又会产生新的房屋库存,空置率会进一步上升。因此,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仍有待观察。
方向 下调 下调 下调 上调 下调 上调 不变 下调 不变 不变 新比例 20% 30% 25% 30% 30% 40% 35% 30% 30% 40% 第 3 页( 共 13 页)
三、我国股市与宏观经济的不一致及其原因分析
历史证明,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是经济学家对股市与经济关系的一个规律性总结。但是我国股市似乎从来就没有起过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它不是先行指数,原因是:
(1)中国股市的规模相对较小,还没有达到能明显影响宏观经济的程度 至2010年底,在发达国家,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例(GDP证券化率)一般都在400%上下,美国更是高达500%,而中国上市企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A、B股市场的流通市值之和只有GDP的100%左右。另从投资证券市场的人数来看,至2010年底沪深股市共有账户1.34亿,而其中持仓股票账户只占到四成左右,以每户3人计算,参与证券投资的人数远低于中国总人口的30%。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通常在70%以上,美国则有90%的人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证券市场,股市的涨跌对居民消费信心影响颇大,并进而影响经济的运行。GDP的证券化率偏低,投资人数与社会总人数比例偏低,是中国证券市场与宏观经济发展不能联动的主要原因。
(2)中国股市至今仍是一个不完全或不健全的市场,无论从市场体系建设、管理还是从市场买卖双方的角度看都是如此。
而且最让中国的广大投资者颇感困惑是:一方面,宏观经济数据相对乐观向好,宏观决策应对平稳;另一方面,沪深股市持续快速下跌,对各类消息杯弓蛇影。 下面我们看下2001年到2010年10年GDP增长情况: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GDP 109655.2亿元 120332.7亿元 135822.8亿元 159878.3亿元 184937.4亿元 216314.4亿元 265810.3亿元 314045亿元 34090亿元 增长百分比 8.3% 9.1% 10% 10.1% 10.4% 10.7% 11.4% 9.0 % 9.2% 第 4 页( 共 13 页)
2010年
397983亿元 10.3% 在这10年中我国经济几乎每年都以9%的速度迅速而平稳的增长,但相对于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大趋势,沪深股市的走势显得沉闷,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在GDP每年平均以9%增长的同时,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却下跌得厉害。至2010年底,上证综指报收2759点,3年下跌了50%左右;深证成指收盘12171.49点,3年下跌了33%左右。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下面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我国特有的经济矛盾制约了“晴雨表”的功能
在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和出口长期以来所占比重过大,内需的拉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使得我国经济发展过度的依赖国家投入和海外市场。同时,我国民营经济还没有得到充分释放,经济的整体活跃度明显不够,资源配置人依然存在诸多不合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不强。
我国经济对外依赖度很高出口占GDP的比重为37.5%,在世界十大经济体中居第二位。经济增长过度的依赖出口,不仅风险高,而且不不具备可持续性。从内需的结构看,我国投资率过高,由此造成投资拉动力度过大,消费拉动力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反映在股市上,股票总市值主要是由一些权重股构成的,例如中石油、银行股、地产股等。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不利于这些权重股的发展,导致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不能跟上宏观经济的步伐。
(二)上市公司自身原因
1、上市公司不分红就是变向的让投资者选择投机
上市公司并不差钱,但就是不分红,A股市场的“铁公鸡”让投资者难以接受!在管理层大力提倡现金分红的背景下,仍有超过两成的上市公司不推出分红方案。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年报中,共有783家公司推出利润分配方案,未涉及利润分配的上市公司共有211家,占比26.95%。其中,73家公司不差钱却不分红,甚至有不少公司明明赚得盆满钵满,但对股东却是“一毛不拔”。 2、上市公司圈钱
第 5 页( 共 13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我国股市运行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