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在海工装备技术研发领域

目前舟山与国内外有关船舶专业设计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建立了省级船舶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组建了船舶产业省级重点实验室、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家研究机构,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合作建立太平洋海工技术研发中心,扬帆集团建立扬帆船舶设计研究院,浙江大学海洋系、舟山汇成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与中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将共建“中舟海洋工程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本省高校正在建设海洋工程专业学科,以摘箬山海洋科技岛为主体的海洋装备实验浙江省工程实验室以开工建设。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可有效形成海工科技的研发能力,为舟山发展海工装备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三)舟山发展海工装备产业存在的瓶颈 1.海工装备产业基础薄弱

相对于国内外其他地区状况,舟山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较晚。欧美国家、韩国和新加坡、阿联酋等其他亚洲国家以及国内的上海、大连、南通等地方已经在海工产业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工程能力,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获得了先发优势。舟山海工装备产业起步阶段主要集中在低端的钻井平台总装和修理/改装上,产品档次低、经营业务少,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不仅与国外有实力的海工企业差距较大,与国内的差距也较为明显。在海工装备配合体系中仍处于空白。 2.海工装备科技研发力量薄弱

海工装备产业是高科技产业,海工装备产业普遍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特征。虽然舟山在海工装备技术研发中已成立了相关的科研院所,但由于起步较晚,尚未形成加强的海工装备领域的科研力量,同时在海工装备产品研发设计的实践经验不足。

3.海工装备专业人才紧缺

在快速发展中,舟山船舶修造业还存在着熟练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矛盾,而海工装备产业对此类人才的要求更高。相对海工人才队伍建设成熟的国家、地区和企业,舟山刚刚开始发展海工装备产业,所需专业人员储备严重不足。同时,引进专家与本土技术人员的融合以及培养本土专业技术队伍的历程也处于起步阶段。

三、舟山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总体思路及发展重点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以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装备、海洋工程作业船和特种船舶、海洋工程装备配套系统和设备、关键制造技术研究为核心,以政策扶持、技改投入、引进优势企业为手段,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培育企业品牌,扩大产业规模,全面提高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制造研发、建造和管理能力,培养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带动产业链发展与完善,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力的海

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制造产业基地。

(一)进行科学合理布局

舟山市海洋工程产业将规划形成四大产业区块,分别为:舟山本岛北部区块、定海西北部区块、岱山秀山-小长涂区块区和六横区块。 1.舟山本岛北部区块

指舟山经济开发区新港工业园区。园区内已具备良好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基础,规划考虑结合企业的产品和技术优势发展海工配套产业;舟山万泰海洋工程有限公司钓山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提升项目和中舟牛头山海洋工程项目即将入驻该区域。结合园区海洋工程及其配套产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作为引进国际知名海工企业和项目的重点区域,重点布局钻井平台、生产装备的改装和建造项目,并根据产业集约集聚发展的原则,布局海工装备配套设备项目,布局东海油气田等海洋资源开发的后勤保障基地。确定新港区块的产业发展定位为:海洋工程建造和配套产业集聚区。 2.定海西北部区块

指定海工业园区及其北侧长白岛区域。区内已建成长宏国际和太平洋海洋工程两个海洋工程项目,分别为海洋工程装备的制造和维修改装项目。重点是以长宏国际现有生产设施,通过合作、合资等形式,发展海工产品。以长白太平洋海工一期为依托,实施二期工程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建成工艺流程比较完整的海工装备生产企业。

3.岱山小长涂-秀山区块区

指岱山县长涂镇和秀山岛区域。区域已形成良好的船舶产业基础。目前金海重工正对原有造修船设施进行改造,补充海工装备生产专用设施设备,主要发展深水海工装备产品,并兼顾生产海工辅助船等产品,规划建设一个海工产品建造、修理、改装的一体化基地。秀山岛依托舟山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工项目,主要发展海工装备模块等产品。 4.六横北部区块

该区域已形成较成熟的船舶修造产业集群。依托中远船务集团在人才、技术、市场以及设施优势,加快推进舟山中远船务四期海工项目建设,实现企业修船、造船、海工业务的统筹发展。依托新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发展海工配套等海工装备制造。

(二)大力发展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装备 1.各类海洋钻井平台的建造

加快研发制造多功能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FPSO)、固定式桩基平台、移动平台、深水浮式平台设施、浅海固定采油平台、大型模块等钻井平台,重点突破自主开发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具备概念设计、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能力。加快推进金海重工高端海工装备制造项目、中舟牛头山海工基地项目、长宏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长白太平洋海洋工程二期项目、惠生海洋工程项目、中远船务舟山公司海洋平台工程项目等,培育形

成国际一流的大型化、深海化、专业化海洋工程制造集群。

2.海工模块

重点发展大型海洋石油平台工程模块、上部模块、系统单元模块、生产工艺类模块、浮体和立柱等,把海工模块的设计作为核心,做精做专,逐步由结构类模块向生产工艺加工类模块发展,最终实现海工模块的设计。积极推进惠生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海工项目。 3.海洋工程修理与改装

以舟山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和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为基础,结合金海重工和万泰钓山海工设施的改造与升级,加强技术研究,大幅提高海洋工程修理与改装技术,承担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辅管船、勘探船、LNG船、海工模块等各类大中小海工装备和海洋特种船舶修理改装能力。积极推进浙江隆闻船舶修造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批修造船企业转型升级为海工和高端船舶修理改装企业。

(三)择优发展海洋工程作业船和高端船舶 1.海洋工程作业船及辅助船

以起重船、三用工作船、平台供应船、远洋救助打捞船、石油平台支援船、起锚供应船、海洋工程拖船、铺管船、潜水作业船、消防船、修井船、海上风电场工程船、风车安装船等为重点,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设计建造能力,逐步掌握大型高端深海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不断增强制造能力。 2.高端船舶

以金海重工、中远船务、扬帆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依托,集中力量研发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大型液化石油气船(LPG)、万箱级大型集装箱船、高速客滚船、汽滚船、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以及新型游艇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抢占发展先机。以舟山打造全国远洋渔业基地为契机,提升远洋渔船和全回转拖轮等特种船制造水平,扩大市场份额。

(四)统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配套系统和设备 1.关键配套系统和设备

集中力量对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装备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进行攻关,重点主攻海洋工程甲板机械、主动力发电与传动系统、动力定位系统、深水锚泊定位设备、FPSO单点系泊系统、自升式平台升降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燃气动力模块、水下设备安装及维护系统、油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系统、海洋观测/监测设备等。提升系统成套和模块化能力,实现关键配套设备领域的突破,实现关键设备系统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达到国内领先。 2.高端船舶配套设备

重点发展大功率中压高压柴油发电机组、电力变压器、变频传动、提升及传动机械、海洋工程船舶起重机、浅海采矿设备、大型锚绞机、海洋石油平台救生装置,应急密封式防火救生艇、救生艇架装置等。突破大功率中压发电机组成套设计制造关键技术,掌握模块设计和成套生产技术,实现国产大功率中压发电机

组在海工装备上的应用突破,形成5-10套年生产能力。积极推进中基日造低速柴油机项目和浙江新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建设。 (五)突破关键制造技术 1.关键共性技术

以《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中11项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关键共性技术为指导,针对深水化、大型化等趋势,开展总体建造方案优化、巨型总段制造、模块化建造、特殊防腐技术、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结构自主设计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海洋石油钻井系统集成设计等共性建造技术研究,提高建造质量和效率。大力支持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和浙江海洋学院共同开发的“大型海洋工程结构腐蚀控制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依托海洋工程装备建造项目,建立现代海洋工程装备管理模式、方法和体系,掌握项目总承包管理技术。开展安全可靠性和风险评估分析方法研究,建立系统实用的评估技术体系,支持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健康发展。 2.海工技术研发平台

积极引进国外石油装备检测实验室,推动国家级石油装备重点实验室建设,尽快争取建立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家海洋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基地。建成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5个省级研发中心;建成“浙江省海洋工程装备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合作建立太平洋海工技术研发中心,扬帆集团建立扬帆船舶设计研究院,金海重工建立金海装备设计研究院等,通过与新加坡、欧美等国设计研究院的交流合作,增强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力度和研发水平。争取在舟山建立中国大洋勘查技术与深海科学研究开发基地和大洋矿产资源接收储运与研发加工基地,提升我国大洋考察与钻探能力。

四、舟山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招商力度,强化产业链招商 把握海洋工程产业从美国、西欧、北欧和新加坡等国正逐步向外转移的机遇,抓紧开展以国际招商为主、国内招商为辅的招商引资活动。国际招商重点面向海工技术先进的国外大型公司进行招商,国内以“国字号”央企为主,其中大型、高端的海洋石油平台模块及模块包以新加坡招商为主;浮式生产储油装置应以韩国、日本造船企业为主要目标;海工配套设备强调国际品牌、技术与战略合作,以德国、芬兰、荷兰、英国等国家的大型公司为招商重点。依据本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其他相关规划,精选出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发展前景好、带动性强的大项目,做好项目开发、论证、包装、储备等工作,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作为招商引资的指南。加强与相关央企集团、海工装备优势企业以及国内外主要海工装备用户的沟通联系,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商海工发展大计。 (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

加快直接融资的发展,提高对资本市场的参与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搞好债券发行项目储备,支持扬帆集团等企

业发行企业债券,支持金海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融资。加大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创新投资融资机制。充分发挥金融体系信贷投入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推动金融机构加大投放力度,满足海工企业的资金需求;加强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搭建基金、资金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完善在建海工抵押融资机制,确保企业资金供应。减免在建海工抵押评估费,减轻企业负担。探索开展船坞、船台、龙门吊等大型设备和海域使用权抵押业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完善自主创新体系

在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大框架和总体背景下,抓紧建设全国一流的海洋科学城科技创意研发园,抓紧建设全国首个、世界一流的摘箬山海洋科研与科技示范岛、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强化建设以新产品、新工艺研发为主国家船舶舾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中心、船舶产业省级重点实验室、船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太平洋海工技术研发中心、扬帆船舶设计研究院、金海装备设计研究院等建设,开展海洋工程、船舶及船配设计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增强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力度和研发水平。

(四)鼓励产业投资,加大地方支持力度

对本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化研制项目、技术改造项目、示范工程以及重点引进项目给予地方配套支持;对纳入国家《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和承担国家、省重大专项的项目给予地方资金配套支持;对重点引进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项目,给予相应贷款贴息支持。

(五)引进培养专业人才,构筑海工人才高地

积极支持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本省高校对海洋工程专业学科的建设,支持舟基集团中舟海工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合作共建海工院,优化课程设计,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海工人才,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水平。以欧洲和日韩为主,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对引进海洋工程装备创新型研发设计、开拓型经营管理和高级技能人才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海工企业与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高校合作建立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强化专业人才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推进本市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六)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梳理一批重大的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制造项目,加强各部门协作,深化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及时帮助协调解决一批项目存在的困难,将有限的土地指标、资金、政策等向重点项目、重点区块倾斜。对于国批项目,积极与上对接。抓好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对条件符合的项目采用绿色通道的方式先开工建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在线全文阅读。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241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