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
07. 《大学》(第一章)中提到了“三纲领”,请解释一下三纲领的内容:
答案:明明德:强调是自我道德完善。亲民:强调推己及人的道德感化作用。止于至善,则强调的是为善不已。
08. 《大学》(第一章)中提到了“八条目”,其内在逻辑是什么?
答案:反复论述了修养的步骤和其实践效果,自“格物”……“修身”,是在讲教育的根本,即自我道德的休养;自“齐家”……“平天下”,是内在道德休养外化的展开。前者是“体”,后者是“用”,前者是“内圣”,后者是“外王”,这两者合在一起,
09. 《大学》(第一章)在今天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答案:这篇文章表达了一种完善自我并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其人格理想和社会责任意识均不无积极的因素,因此成为有志之士用以自励并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
10. 《大学》(第一章)是如何形成其雄辩气势?
答案: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蝉联句法,造成了一种环环相扣、间不容发的逻辑感和不容置疑的雄辩气势。
11. 本文所使用的排比、蝉联句式,在逻辑上是否真的很严密?有没有可以置疑的地方?
并非真的很严密,其可置疑之处,是按照文章所表达的意思,似乎从格物、致知直到平天下的八条目之间,有严格的蕴涵关系或充足条件的关系,即有了前件,就必定会有后件。但是仔细推敲起来,这种关系并不能成立。因为假如真是这样,那么“格物”与“平天下”之间的各个阶段就都可以省略,一旦“物格”,便“天下平”了,而“格物”也就等于是“平天下”,因此应该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格物(或致知)为本”才对。但是从事实上来说,“格物”并不等于“平天下”,甚至也不等于“修身”。文章既然说“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那么很明白,所谓“格物、致知、正心、诚意”都是总括于“修身”之内,是其具体的项目,而不是“修身”的前一阶段或充足条件。作者使用这些排比蝉联句式,只是为了强调它们之间的有机关联,但却很容易造成误解。所以我们在读这些句子的时候,不能按照今天的逻辑习惯去理解它们。
12. 本文所说的“大学”,与今天的大学有什么不同之处? [供学生自由思考和讨论]
13. 道德的修养与知识的探求是什么关系?二者是否一回事?能否统一起来? 二者并不是一回事,有知识未必就有道德,有道德也未必就有知识。知识的目的是求真,道德的目的是求善。求知靠的是知性,求善则不仅靠知性,还得靠意志,即要知而能行。
14. 如何理解《大学》(第一章)中的“至于至善”?
答案:“止于至善”,即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止”字兼含了“达到”与“持守”的双重含义,意味不仅要偶然地臻至于至善之境,更要常守勿失,化为恒常不变的生活状态。
01.张若虚生活的时代是
21
① 东晋 ②唐代 ③五代 ④宋代 2
02.一千多年来使无数的读者为之倾倒,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作品是
①《诗经?蒹葭》②《古诗十九首》③《列子》④《春江花月夜》 4
03.诗人在《春江花月夜》中创造出了清明澄澈的艺术境界,并自然而然地引出对宇宙与人生的感慨,其中诗人主要围绕的意象是
①春 ②江 ③花 ④月 4
04.《春江花月夜》题目用的是
①乐府古题 ②七言诗体 ③歌行体 ④骈文体 1
05.从诗体看,《春江花月夜》是一首
①七言古诗 ②七言律诗 ③自由体诗 ④七言散体 1
【多选】
06.下列作品中属乐府旧题的有
①《长恨歌》②《春江花月夜》③《梁甫吟》④《燕歌行》⑤《临江仙》 234
【主观】
07. 除了文字的华美外,《春江花月夜》何以成为“孤篇横绝”的名篇?
答案:在于诗人以“月”为意象,塑造了清明澄澈的艺术境界,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宇宙与人生的感慨。
08. 《春江花月夜》的抒情思路是什么?
答案:全市有三个部分,先写江月之夜,壮观辽远,空明澄澈。继而写“送流水”,写人生之思考。这一抒情,与前面的月色江水描写融合为一,自然而然。而第三个部分则转入了抒情,从辽远的人生思考转入现实的人生,通过书写一系列形象和她复杂的心理活动,始终以“月”贯穿。从景、到理、到情,到境,完美地抒发了。
09. 以《春江花月夜》为代表的七言歌行,在艺术修辞上有何特点? 答案:铺排描写,气脉贯串。
10.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在修辞艺术手法上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发挥了歌行气脉贯串的特色,在铺排描写中反复点燃“月”、“水”,把月的变化与情绪的变化紧密连接,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的诗境。
22
11. 《春江花月夜》中作者是如何通过月的变化描写,表现出时间的变化和情感的变化的?
答案:使人通过月亮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来表现时间的变化,通过月光下的不同景物,如江水、沙滩、枫树等一系列景物,表现出自己漂泊思归的情感波动。
12. 请再举出几首表现明月意象的诗歌。
答案:如李白的《关山月》、杜甫《月夜》、李商隐《月》、苏轼《水调歌头》等。
13. 试就你所知道的中国古代诗歌作品,谈一下明月的意向与怎样的情感表达有关?
答案:明月的意象与相思怀人,离别念远以及期待美满团圆有关。
14. 全诗明写“月”这的有几处?暗写月亮及月光的有几处? 答案:略
15. 有人说,《春江花月夜》所抒发的情绪是一种“少年的忧愁”,为什么?请结合自己读这首诗作的感受,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总结。
答案:诗的意境空灵,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文笔清丽畅美,韵律扬抑回旋,格调哀而不伤,毫无脂粉气和没落颓唐之感,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朝气。诗中的伤感与叹息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它不同于魏晋伤时叹世的哀歌,也有别于中唐忧患重重的悲叹,是诗人对生命、青春的珍惜与醒觉,是把握、享受人生的渴望和追求。所以,前辈学人称之为“少年的烦恼”。
01.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生活的具体时期是 ①初唐 ②盛唐 ③中唐 ④晚唐 3
02.以辞采华美,音调浏亮,语言凝练,描写传神,而当之无愧地成为叙事诗第一名篇的是
①《诗经?氓》②《孔雀东南飞》③《木兰诗》④《长恨歌》 4
03.“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长恨歌》)中的“扃”是指 ①管弦乐器 ②簪 ③门 ④瓷器 3
04.《长恨歌》中诗句“云鬓花颜金步摇”中的“金步摇”是指: ① 佳人走路的样子很美 ② 一种头饰
③ 金步是指贵妃的脚也很漂亮 ④ 以上都不对 2
05. 以下诗句中使用典故的是:
23
①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② 金屋状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③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④ 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2
06. “花钿委地无人收”一句中“钿”字的读音是?(《长恨歌》) ① tián ② diàn ③ xì ④ tǐe 1
【多选】
07.唐中宗神龙年间,以“文诃俊秀”著名,并称“吴中四士”的是 ①白居易 ②贺知章 ③张旭 ④包融 ⑤张若虚 2345
08.出自白居易《长恨歌》的诗句有
①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②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③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④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⑤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25
09.下列作品中属于叙事诗的是
①《诗经?氓》②《木兰诗》③《梁甫吟》④《长恨歌》⑤《孔雀东南飞》 1245 10.《长恨歌》之后,李杨的爱情故事更加引人关注,如
① 元杂剧中的《南柯记》②元杂剧中的《梧桐雨》③清传奇剧《长生殿》 ① 李商隐《马嵬》⑤王安忆《长恨歌》 234
【主观】
11. 对《长恨歌》,历史上历来就有两种评价,作者自己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你怎么看?
答案:学生自由回答。其实这一问题并不复杂,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本来就有多种理解方式。而《长恨歌》本身就具有双重主题性,矛盾的解读其实可以并存。
12. 在《长恨歌》中作者白居易是如何书写这场悲剧性的爱情的?
答案:他的书写方法是不拘泥于历史事实,借历史的一点影子,加上诗人的自己的
24
想像力,通过对情感的刻画和对爱情的颂扬,将这段爱情写得美丽凄艳。
13. 与历史上的叙事诗名篇相比较,《长恨歌》一诗在艺术上有何特征? 答案:辞采华美,音调浏亮,语言凝练,描写传神。
14. 你知道《长恨歌》之后,还有那些以李、杨爱情为主题的通俗文艺作品? 答案:元杂剧《梧桐雨》;清代传奇剧《长生殿》等。
15. 本篇中对李、杨爱情有无批判讽刺的地方?如果有,请指出,并加以评判。 答案:如“汉皇重色思倾国”、“不重生男重生女”皆是,批判玄宗得到贵妃后纵欲行乐,都具有讽刺、批判的意义。在文学思想上,作者主张文学要反映社会、具有“美刺”的功能。所以他对李杨爱情持讽刺和批判的态度。
16. 你觉得诗中有哪些句子最精彩,请举出例子。 答案:学生自由回答。
17. 长期以来,对本诗的理解众说纷纭,为什么?
答案:形成理解的差异的原因主要是:首先题材本身,作者的处理是介于历史和传说之间;其次,在情感态度上,作者的儒家思想观念与作为诗人发自内心的情感之间存在着矛盾。所以,形成了作品内容在国家命运和个人爱情之间的内在张力。
18. 《长恨歌》中有很多出色的情境描写,请举出一个例子,并加以说明。
答案:如“夕殿萤飞”至“耿耿星河”四句,从黄昏写到黎明,玄宗在夜间万籁俱寂之中难以成眠的相思情怀。面对飞萤,独挑孤灯,听到的声声钟鼓,是“迟迟”--显得特别悠长,看到的点点繁星与迢迢银汉,是“耿耿”--显得格外的明亮。用心理时间与心理色彩来写悄然思恋的漫漫长夜,真切感人。
单选】
01. 晏殊《蝶恋花》中有“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其中“槛菊”是指 ① 菊花之一种
② 花园围栏中的菊花 ③ 菊花没有自由
④ 以上的解释均有合理性。 2
02. 晏殊《蝶恋花》词中有“斜光到晓穿朱户”,其中“朱户”是指 ① 红色的大门,指富贵人家 ② 红色的墙壁,指富贵人家 ③ 红色的装饰,指青楼 ④ 朱姓人家,借指贵族 1
03. 晏殊《蝶恋花》一词的主题是: ① 抒发政治不得意的情感 ② 怀念友人 ③ 怀念妻子
2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语文基础知识(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