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础知识及答案
1. 教育学史上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2.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的直接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 ) 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B.上帝造人
C.天降生民D.《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3.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 A.埃及B.中国C.印度D.希腊
4. 我国学校最早产生于( )
A.夏代B.商代C.周代D.春秋战国时期
5. 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 A.四书五经B.七艺C.六艺D.骑士七技
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 )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A.普及教育 B.义务教育C.教育机会平等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8.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 ) A.夸美纽斯 B.康德C.赫尔巴特 D.洛克
9. 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 )
A.《大教学论》 B.《学记》C.《康德论教育》 D.《普通教育学》
10. 最早建构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人是 ( ) A.洛克 B.卢梭C.康德 D.赫尔巴特
11. “自然教育”的提出者是 ( ) A.康德 B.赫尔巴特C.洛克 D.卢梭
答案:
1. B 2. D 3. A 4. B 5. A 6. D 7. D 8. C 9. D 10. A 11. D
1. “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提出者是 ( )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特洛齐 D.梅伊曼
2. 实验教育学所强调的( )成为20世纪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范式。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C.思辨研究 D.理论研究
3.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 )理论的代表性著作。
A.文化教育学 B.实用主义教育学C.制度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4. 教育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的社会现象的 ( ) A.一般属性 B.根本属性C.特殊属性 D.不相关
5. 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 ( )
A.教育的生产性 B.教育的历史性C.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D.教育的民族性
6. 衡量劳动者素质高低的标准是 ( )
A.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 B.劳动者智商的高C.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 D.劳动者的创新能力 7. 在未来的社会中,教育的阶级性将随着阶级的消灭而( ) A.呈现超阶级性 B.交替出现C.不变 D.消灭
8. 前苏联学者认为评价教育储备大国的标志是 ( )
A.培养人才的多少B.教育费用的积累C.学历层次高的人占的比例D.教育投资的多少 9. 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 ( )
A.前提因素 B.中介因素C.直接因素 D.首要因素
10. 《学记》中“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所强调的是 ( ) A.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B.教育对经济基础的作用 C.教育对政治制度的作用D.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1. 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者的权利是由下面哪一种因素决定的 ( ) A.生产力 B.政治制度C.教育思想 D.政治思想 12. 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 ( )
A.决定作用 B.根本动力C.制约作用 D.重要影响 13.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 )提出的。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14. “一般发展”理论是由( )提出的。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15. 认知发生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答案:
1. C 2. A 3. B 4. B 5. C 6. A 7. D 8. B 9. B 10. C 11. B 12. D 13. A 14. B 15. C 1. 活动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A.维果茨基 B.赞可夫C.皮亚杰 D.埃里克森
2. 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时期划分中,儿童以日益复杂的方式运用符号的能力的发展为特点是 ( )
A.感觉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为 ( )
A.生理前提 B.制约作用C.主导作用 D.动力因素
4. “性相近,习相远”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环境C.教育 D.个体能动性
5.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体现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环境C.教育 D.个体能动性 6.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 )
A.前提作用 B.动力作用C.制约作用 D.主导作用
7. 人的社会化贯穿于每一个人一生的始终,其中( )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A.幼儿时期 B.儿童时期C.少年时期 D.青年时期 8. “揠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9. 教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符合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10. 西方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研究中,以认知活动作为指标的代表人物是 ( )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C.柯尔伯格 D.选维多夫
11. 所有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学习,可以由小学升入中学、人学,各级各类学女互相衔接,这反映的是哪个学制的特点 ( )
A.双轨学制 B.单轨学制C.混合学制 D.分支型学制 12. “勤奋好学”在教育制度中属于 ( )
A.正式制度 B.非正式制度C.显性制度 D.隐性制度 13. 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位置的是 ( )
A.学校教育制度 B.电化教育制度C.社会教育制度 D.企业教育制度 14. 建立独具特色的军事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 ) A.埃及 B.巴比伦C.斯巴达 D.雅典
15. 在古岁马学校教育制度中为平民子弟准备的学校是 ( ) A.游乐学校 B.文法学校C.修辞学校 D.教区学校 答案
1. D 2. B 3. A 4. B 5. C 6. D 7. B 8. A9. D 10. B 11. B 12. D 13. A 14. C 15. A
1. 在西欧社会学校中,教学内容主要是神学和 ( )
A.骑士七技 B.六艺C.七艺 D.十二铜表法
2. 英国现代学制最终确立是由( )通过的。
A.怀特布雷提案 B.巴特勒教育法案C.初等教育法案 D.中等教育法案
3. 德国双轨制的初步形成是由( )促成的。
A.路德学校改革运动B.《乡村学校规程》的颁布
C.赫克开办“经济学数学实科中学”D.洪堡领导教育改革
4. 美国初步实现了或从形式上实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原则的标志是建立( ),这是世界教育制度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
A.富兰克林的实科性质的学院B.义务教育法C.八四四学制D.六三三学制
5. 西方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可概括为双轨制、单轨制和 ( )
A.混合制 B.复合制C.中观制 D.分支制
6. 我国近代第一个颁行全国的学制是 (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7. 壬戌学制是以( )学制为蓝本制定的。
A.德国 B.日本C.美国 D.英国
8. 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 )
A.教育目的 B.教育制度C.教育结构 D.教育功能
9. ( )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是其出发点和归宿。
A.教育制度 B.教育方针C.教育内容 D.教育目的
10. 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要求的是 ( )
A.教育途径 B.教育内容C.教育方法 D.教育方针
11. 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的物质基础是 ( )
A.独立手工业生产B.工场手工业生产C.机器大生产D.原始个人生产
12. 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是 ( )
A.社会生产力 B.社会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 D.文化制度
13. 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制定首先适应它的
A.政治制度 B.科技水平C.经济基础 D.文化传统
14. 教育活动所要完成的项目及其过程是 ( )
A.教育方法 B.教育内容C.教育组织形式 D.教育目的
15. 在教育过程中,活动的主导因素是 (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C.教育内容 D.教育组织形式
16. 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活动,其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
A.教育功能 B.教育本质C.教育内容 D.教育对象 答案
1. C 2. B 3. D 4. C 5. D 6. A 7. C 8. A 9. D 10. D 11. C 12. A 13. A 14. B 15. A 16. C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201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