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课标卷高考题分析表(全国I、II卷地理学科)
知 识 体 系 与 考 考 点 频 1、地图基础知识 1-1、等值线图类 1-2、统计图类 1-3、统计表类 1-4、变式图表类 2地球运动 2-1、时间计算及日期变更 2-2、日出日落方位的应用 2-3、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应用 2-4、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3、地球上的大气 3-1、大气的热力过程原理 3-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3-3、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 高 高 中 高 中 低 低 中 低 低 试 题 年 份 及 考 试 题 号 14年 I卷 8, 3, II卷 4 10 4 6 36-2 15年 I卷 7, 6, 37-3 1, 2,3, II卷 8 1 4,5 9,10, 1 / 5
18年 I卷 10, 37-2 7, II卷 4,5 6 7 37-1 9 10 16年 I卷 II卷 37-1 8 36-1 17年 I卷 9, 9, 37 6,7,10 II卷 5 8 4 3-4、天气特征---温、高 水的影响因素 3-5、锋面天气系统 低 3-6、高、低气压系统 3-7、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3-8、气候对其他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 3-9、气候变化对其他要素的影响 3-10、气候类型、气候特征 4-1、水循环的环节及意义 4-2、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4-3、河流的水文特低 中 中 4、地球上的水 高 高 高 征 4-4、影响水文特征的因素 4-5、流水地貌 4-6、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及评价 4-7、河流对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 高 高 高 高 7,9, 9 8 5 36-3 11, 10, 36-1 36-2 37-1 2 / 5
8,9, 7, 37-1 37-2 10, 11, 4,5, 10 11, 36-2 36-3,4 9 6 37-2 37-1 3,8, 1,2, 37-3,4, 37-2 8,9, 10 37-4 6, 8, 4 4 4 11 37-2,3 4-8、洋流及其影响 低 5、地表形态 5-1、外力作用与地貌 5-2、内、外力共同作用与地貌 5-3、地形特征 5-4、地形类型及对其他要素的影响 6、地理环境的整理性与差异性 6-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6-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6-3、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6-4、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 中 低 高 高 中 高 6-5、非地带性规律 高 7、自然环境对 人类活动的影响 7-1、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 7-2、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8、人口与城市 8-1、人口数量的变化 8-2、人口时间的变化 8-3、人口空间的变化 8-4、人口迁移与城市化 中 高 低 低 低 10,11 6, 1 10,11 8-5、城市区位因素 高 8-6、城市的功能及
中 功能分区 8-7、城市化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农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发展 低 37-2.3, 39-1 36-3 36-1 2 3 6, 36-1,2, 1 36-1 36-3 36-2 6,11 9-1、农业区位因素 高 9-2、农业地域类型 9-3、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9-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9-5、某种农(动)作物生产条件的评价 9-6、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9-7、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9、“三农”问题 10、工业生产与区域经济发展 10-1、工业的区位因素 10-2、工业的集聚与分散 10-3、工业地域 10-4、工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10-5、工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10-6、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0-7、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 10-9、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10-10、区域工业与农业的联系 11、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交通运输 11-1现代交通运输
中 高 高 中 高 37-1, 37-2 36-2 36-4 37-2 6 1, 36-3 3, 2 4 36-4 5, 4, 36-1 1 36-2 36-1 36-2 9-8、农业产业转移 中 高 高 高 中 37-3 2 3 2, 3,5 1,2,3 36-3 10-8、工业产业转移 高 中 3 / 5
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11-2、交通运输线的区位 11-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 11-4、交通运输区位因素的评价 11-5、交通运输对聚落的影响 11-6、现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2、区域可持续发展 12-1、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与治理、保护 12-2、区域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12-3、区域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效益 12-4、区域矿产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2-5、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3、世界地理 13-1、世界十三区的区域认知能力 13-2、八个主要国家的自然和人文的比较 13-3、世界冷避、人迹罕至的地区 13-4、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地区 14、中国地理 14-1、中国区域的认知能力 14-2、中国地理的实践能力 14-3、中国典型的小尺度区域 14-4、中国四大区的自然、人文比较 14-5、中国的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
高 中 高 低 中 低 低 低 低 4, 5, 36, 5 36-4 36-2 4 37-2 5, 8, 9, 36-1,2 36-4 36-4 3 36-3 36-3 36-1 9, 高 3 7 37-1 高 中 高 中 中 高 43, 37-1 37-1 43 43 37-3 43 7 11, 37-2,3 1,2 36-4 3,5, 11, 2,3, 4 / 5
14-6、自然灾害的应对方法和应急措施 15、旅游地理 15-1、旅游开发条件的评价 15-2、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 15-3、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6、环境保护 16-1、水污染及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16-2、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 16-3、可再生资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低 高 中 中 42, 42 42 42 42 43 42 43 44 43 37-4 43 中 37-4 44 高 中 1,2, 44, 36-1 7,44 44 44 37-3 44 44 36-2,4 44 44 37-1 37-3 44 16-4、湿地及其保护 高 16-5、生物多样性保 护 16-6、生态环境破坏与恢复和保护
高 5 /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4-2018近五年高考地理知识点双向细目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