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僰王山镇竹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兴文县课题组
培育发展竹产业是一种投资小、见效快、技术要求不高而市场效益好的林业经济产业。为此,县政府政策研究室牵头,林业局等部门配合对我县僰王山镇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僰王山镇竹产业发展概况
僰王山镇位于叙高路中段,兴文县城以西20公里处,兴文石海与蜀南竹海景区中心连接线上,兴文世界地质公园三大园区——僰王山、太安石林、凌霄城(其中僰王山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分布其境;幅员面积149.8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5.3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境内有林竹11.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有中小型竹加工厂20余家,竹笋加工作坊1家,竹业经济年收入约4000万元。近年来,僰王山镇以退耕还林政策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把竹产业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取得明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僰王山镇竹产业现状与优势
(一)现状。全镇现有竹林6万亩(楠竹4万亩,慈竹、苦竹、方竹、水竹等2万亩,其中退耕还林近1万亩),覆盖全镇24个村,其中仅楠竹就占全县竹资源总量的80%;目前,全镇竹林面积每年以2000亩的速度递增。全镇年可伐楠竹70万根、杂竹4万吨,产鲜竹笋4000余吨;镇内20余家竹制品加工企业主要生产竹筷、竹笼、竹纸巾盒、竹菜板、竹席、竹凳等日常生活用品和竹篾、竹跳板等建筑用品,产品主要销往成渝两地;年用竹量约20万株,其余原竹料运往长宁、江安等邻县竹制品加工厂销售;镇内竹笋加工作坊年用量不到全镇竹笋的10%,其余均以原笋运往成渝和上海销售。
(二)优势。一是僰王山镇位于东经1050035— 1050834,北纬28017’56”—28024’33”之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适中,雨量充沛,土层深厚,适宜竹类生长。据统计,我镇现有成林楠竹2万亩,半成林2万亩,可规划造竹地3万亩,竹业发展空间广阔。二是竹类种植成活率高,生长快,5—8年可成林,成林楠竹每亩年收入均在500元左右,除管理外,基本不投入,比种粮食划算,群众利用好田好土种竹的积极性高。三是以僰王山风景名胜区为示范,围绕打造“川南生态旅游大镇”,再造“蜀南第二竹海”已初具雏形,开发具有僰苗文化特色的竹旅游工艺品投放旅游市场的潜力大。四是竹工艺品原材料成本低,长宁、兴文的竹工艺制品多来源于浙江等地,我镇原竹成本为500元/吨,而浙江原竹为980元/吨;加上我镇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且低廉,发展竹产业成本低。五是20余家竹制品加工企业在产业发展、技术人才、经营管理、销售市场等方面已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僰王山镇竹产业发展市场分析
从市场前景看:一是国家限塑令的颁布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以竹筷笼、竹纸巾盒、工艺篮、竹家具为主的竹生活工艺品正逐渐取代塑料制品。二是国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林木的限伐,以及竹林的可再生性和较木材更低廉的价格较木制品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三是国家将竹材加工利用列为高新技术项目进行研发,为人类利用竹制品提供了导向。四是城市人返朴归真的新健康理念进一步让竹生活用品、竹工艺品、竹食用品走进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国内国际市场欢迎的产品。竹笋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无污染绿色食品和保健营养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极为畅销,经常缺货。
从制约因素看:一是发展方向不明。全镇竹资源的发展、利用还停留在农民和企业自由发展阶段,没有统一的发展规划和进行项目包装;各类竹加工企业也没实质性的发展目标和主导产品,发展的方向、规模不具体不明确。二是资金投
0’”0’”
入不足。全镇20余家竹加工企业投资上100万元的目前没有,年产值达100万元的仅有3家,主要靠自身的积累和贷款来创办和经营发展,80%以上的企业属负债经营,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三是资源整合不力。20余家竹加工企业中,半成品加工企业占70%,成品加工企业占30%,但半成品加工企业的产品80%都运往县外,而不是对口销售到镇内成品加工企业,企业产品未形成链条,资源综合利用率低;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相互杀价,无形中增加了产品成本。四是市场竞争不强。现有竹产品加工企业90%都是劳动密集形初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产品少;没有专门的市场信息网络,信息不灵,多数产品已成为市场上的淘汰品;科技含量低,现有竹产品全是外地市场上的仿制品;全镇现有2000多名竹产业从业人员全系当地农民,企业管理、技术人员没有1人经过专业培训,完全靠积累的经验来管理企业;20余家竹加工企业只有1家注册了商标,但未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品牌,全镇竹制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四、僰王山镇竹产业发展对策与建议
竹业是僰王山镇的一大特色资源优势,但目前其优势和潜力还远未挖掘出来。应进一步坚持围绕市场规律,统筹规划,明确目标,加大开发和投入,通过抓龙头和品牌培育打造,着力建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供销一条龙的竹产业发展体系。
(一)统筹规划定目标。一是请科研院校专家、全国竹产业品牌企业负责人结合僰王山旅游和竹制品开发,对全镇竹产业的发展,竹链条的延伸进行长远定位和规划。二是成立专门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对竹产业发展项目进行深度挖掘、包装和打造,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
(二)多管齐下破瓶颈。一是将竹产业发展列入全县重点发展产业,突出优势分期分批包装竹产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多形式引资发展竹产业。二是将具有一定规模的竹制品企业纳入返乡民工创业园区,并享受其优惠政策,对达到劳动
密集型标准的竹制品加工企业贷款进行政府贴息。三是鼓励企业职工筹资或贷款入股分红,发展壮大企业规模,与企业共担风险。四是积极协调民营担保公司为竹制品加工企业担保贷款,帮助解决资金瓶颈。
(三)培育龙头铸链条。一是成立竹产业发展协会,制定行业规范,在企业整合利用资源、资金、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出台竹制品企业准入政策和竹制品龙头企业扶持政策,在用地、资金、技术、人才、核心产品的配套开发等方面实行重点扶持和倾斜。三是整合和完善产业链条,对现有小型竹制品加工企业在资源、资金、产品、销售网络等方面重组和合并,构建原—初—精—深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打造3—5个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名牌产品;同时,探索支部+协会、公司+农户拓展竹业经济市场模式,由公司、协会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户利用竹林地发展猪、鸡、牛、兔、菜、农家乐,形成竹(林)—草—蓄—菜—旅游一体化产业链。
(四)打造品牌拓市场。一是依托科研院校、劳动服务机构、竹制品知名企业培育科技开发人才和管理人才,必要时引导企业重金聘请和引用科研、高管人才,加大对市场需求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二是依托劳动服务机构,联系和组织现有竹制品、竹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外出考察和专业技能培训,千方百计提高竹产品科技含量。三是依靠中国农业网、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农产品加工网等建立全国竹制品市场需求动态信息库,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需求信息。四是帮助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制度,引导企业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导企业主动让利竹制品销售商和销售商,快速建立生产专业化和销售专业化网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关于僰王山镇竹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