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第1框(一)《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能力目标: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的作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教学重点: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教学难点: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思考题
1、我国经济社会分哪“三步走”战略? 2、为什么要制订“三步走”的战备?
3、目前我国人民正在为第几步目标而努力? 4、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主角)是谁? 5、公有制包括哪几种经济成分?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或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导入新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其中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应该关注我国经济的发展,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学会合理消费,这有利于我们增强爱党爱国的情感,认清肩负的使命,也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讲授新课
一、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 (一)感受身边的变化 活动1:杨妈妈的帐本
(1)杨家的帐本反映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既体现在祖国的巨大变化上,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2)比较杨妈妈与女儿的帐本有哪些差别?这些差别说明了什么?
(答:①杨妈的是柴米油盐等小账,杨女儿是家里的购进大件、花销在千元的吃饭等,即家庭支出结构的变化及数额的显著变化;②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坚持改革开放及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1、“三步走”战略
①目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②出发点:我国国情(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③具体内容: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0世纪末)
注意: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问题1:我国的“三步走”战略是什么? (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制度
活动2:如果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都有自己的“宝钢”,抓好这些“关键少数”,对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①地位:它们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②作用: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1、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问题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公有制经济的内容有哪些?(P90上) 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个体、私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⑴国有经济
①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积聚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③作用: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作业 熟记
1、我国经济社会分哪“三步走”战略? 2、为什么要制订“三步走”的战备?
3、目前我国人民正在为第几步目标而努力? 4、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主角)是谁? 5、公有制包括哪几种经济成分?
6、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或形成这种地位的原因是什么?
课 关注经济发展
第1框《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及其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能力目标:体会“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体会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体会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作用,体会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道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感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感受不同所有制经济所具有的不同的作
用,用平等的眼光看待非公有制经济。
教学重点: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教学难点: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思考题
1、什么是国有经济?巩固发展国有经济有何意义? 2、什么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地位?
3、发展集体经济有何意义?或作用?或为什么要大力发民集体经济? 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三种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5、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或为什么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怎样的?
7、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这一经济制度? 8、如何正确处理好公的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的关系?
问题3:什么是国有经济?巩固发展国有经济有何意义?(P90中上) ⑵集体经济
①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意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活动3:你还知道哪些集体经济蓬勃发展的例子?集体经济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问题4:什么是集体经济?巩固发展集体经济有何意义?(P90下-91上) ⑶(问题5:)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及作用(如何?):(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P91中)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4:在你的周围有哪些私营企业?它们的作用如何?
(答:①私营企业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外合资等。
②作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增加就业和税收,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5: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填写P91中的表格
(答:分别是:外资经济、个体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经济制度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性质决定我国要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还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4、各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活动6:
(1)你如何评价这几位村民的话?
答:评价:这几位村民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该村走上致富的秘诀。A、采药民看到了集体经济和良好的自然条件的重要作用。该村因地制宜,兴办药厂,是致富的重要原因。B、村委会主任看到了国有经济(国家的支持地)的重要作用,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该村经济发展的保证。C、村支书从国家制度上缝隙了该村致富的原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该村经济得以发展、人民生活得以富裕的关键。D、经营餐馆的村民(有致富的意识和吃苦的精神)看到了个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个体经济的发展,既有利
于该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村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2)记者可以从哪些方面总结这个村庄的致富秘诀? 答:(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该村致富的关键。(2)国家对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是该村致富的基础。(3)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使其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该村致富的重要原因。)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能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问题6: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一制度?(P91下、92上、下) 课堂小结:“三步走”发展战略既鼓舞人心,又切合我国的实际。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造福于民的经济制度。 作业设计
1、什么是国有经济?巩固发展国有经济有何意义? 2、什么是集体经济?集体经济的地位?
3、发展集体经济有何意义?或作用?或为什么要大力发民集体经济? 4、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三种形式?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5、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或为什么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6、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是怎样的? 7、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8、做《闯关100分》相应的练习题。
第七课 关注经济发展 第2框《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能力目标:体会共同富裕是一个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过程;体会“在分配中,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辩证统一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促进生产力发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角度,认同“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财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劳动、知识、科技等角度,培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教学难点:理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思考题 1、 2、 3、 4、 5、 6、 7、
导入新课
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
活动1:人们可以通过那些方式获取合法收入?
(答:①公有制经济中通过按劳分配获得的工资、奖金等;②个体劳动者纳税后的非劳动收入;③把钱存进银行获取利息;④购买国债、股票、基金等增值;⑤出租房屋收取租金;⑥投资分红;⑦承包完成税收后的收入等等。) 1、我国的分配制度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问题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怎样?
2、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应素: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活动2:你是如何看待这一倡议的?请你就如何缩小地区差距提出自己的建议? 【答:(1)他们致富不忘人民和社会,用实际行动去带动后富者,他们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建议:①制定恰当的分配政策,防止个人收入差距悬殊。②通过制度和法律法规,使发达地区的富裕个人、企业多交税,并利用这部分资金去开发贫困地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③鼓励和给予优惠政策,让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转让、投资于贫困地区,使之共同发展。④发达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1)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鼓励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者带动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在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并支持沿海地区先发展起来。改革和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党和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推动先富裕起来的东部沿海地区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经济。
(3)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问题2: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从社会角度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将涌流。 2、发挥自身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
活动4:社会为小严创业创造了那些有利条件?小严在创业的过程中体现了怎样的素质? 【答:(1)社会为我们创业创造的有利条件有: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②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良好机制,如专利向市场转化、低息贷款,鼓励和支持大学生穿业等。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个人素质:①善于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②具有非常突出的创造才能;③善于利用有利的创业条件,如申请专利、创办企业等。 从个人的角度看:抓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提供的有利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问题3:怎样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P94下、95中下) 课堂小结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思品九年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word学案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