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二课堂课 课外阅读计划和教案(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古人云“读史可以明志”,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的天空,在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里,了解历史,拓展见识。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运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生自读,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读书活动,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2、汇报交流,学生结合所做的积累卡汇报读书所得。 四、拓展全书阅读 1、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读好一个故事的阅读方法,但要想读好整本书,这些方法还是有些欠缺的,针对整本书的阅读,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2进一步引导归纳总结读好整本书的读书方法: 五、小结延伸:

1、老师希望同学们让读书成为习惯,(板书:读书要成习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运用科学的阅读方法,潜心阅读《上下五千年》,让我们一起把书里蕴含的故事读得更深,更精,更细。

2、今天的课外阅读课,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启迪呢?

3、我希望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持之以恒,读完整本书,在读中悟理,读中增知。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板书)

4、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希望同学们爱上阅读

附板书:

读书要有选择

学会阅读 读书要讲方法 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 读书要成习惯

活动后记:

16

时间: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 地点:教室

主持人:语文老师 活动内容:

《中国节》课外阅读

教学目的:1、了解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2、体验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

3、通过对节日的文化感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的讲解。 教学难点:感知节日文化的基础上,热爱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想介绍一位朋友给大家认识认识,你们想不想认识这位朋友?(想)这位朋友,就在你们的身边,而且和你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中文名字叫做“节”,英文名字叫做“J”,想不想知道它的样子?(想)(出示课件)

不错,这位朋友就是一本书,书名是《中国节》,书中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我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一起去感受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悠久魅力。 二、具体。

(一)、名称

你们知道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究竟是哪四大吗?能不能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给大家说一说?我想请四位同学分别回答。(出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二)、来历

1、那么,你们知道这四个节日分别是怎么来的吗?它的来历是什么?我也想请四位同学简单地说一说。

2、同学们回答得都不错,看来你们的生活阅历还真不少,知识也很广泛。那么,这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到底是什么?虽然历史上有过不同的说法,那么,到底有没有一个更准确、更让人信服的说法呢?我们一起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1)春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原来,春节还有着这么一个神奇的故事呢。你们都知道了吗?那么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再讲给你的同桌听听,开始。 (2)清明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原来清明节的来历是这样的。这首诗便是清明节的真实写照。一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要读出人们心中的那份忧伤,那份宁静。自己先在下面练一练。指名读。齐读。 (3)端午节 自由读 指名读

17

师强化——原来,端午节的来历,竟然还和伟大的屈原挂上了钩。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并且是我国历史上早于李白的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希望我们以后在品尝粽子的时候,不要忘了屈原的那颗爱国的心。 (4)中秋节 自由读

指名读

师强化——哦,我们一直只知道中秋节和“嫦娥奔月”有关,但那只是神话传说,没想到,中秋节居然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还有关。读书真好啊!

3、小结:刚才,我们一起通过阅读,领略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可见,阅读的最大乐趣,就是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接下来,让我们继续在书中遨游,去感知四大传统节日的习俗。 (三)、习俗

以上,我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一起学习了节日的来历,现在,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一起来见证它们的习俗。 1、 中秋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中秋月圆,人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尽可能的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场,为的就是真切地感受心灵的接近,趁着那一轮圆月。 2、 端午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端午,不管采取什么样的纪念方式,请不要忘了屈原来一颗闪亮的爱国心。 3、 清明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清明时节,纵使你采取任何方法,也要去悼念一下已故的亲人,尤其是瞻仰一下历史的伟人,让他们的精神,伴你我成长。 4、 春节 自由读

指名说

师强化——春节,是我国的第一大传统节日,既然是第一大,当然有它更为丰富和精彩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底蕴。接下来,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走进春节。 (四)重点感悟春节的习俗和文化。

1、习俗。

课件:春节习俗(放烟花爆竹、逛灯市、舞狮会、贴春联、吃年夜饭??) 2、春联。

出示春联:八副。

分读春联:第一组、??第六组、女生、男生 自读春联 齐读春联

除了片中的春联,你还知道哪些春联呢?请同学们自由说一说。指名说。(5至10人) 小游戏:对春联。指名说上联,其余同学对下联。 同桌对春联。

18

练写春联,指名读。

3、春节的诗;元日

4小结:春节不仅有着多种多样的庆祝习俗,并且在这些习俗之中,尤其是在春联和写春节的诗中,更能让人感受到我们伟大的祖国的节文化的无限魅力。希望同学们课后再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书,读一读更多的书,因为读书真的很好! 5、 歌曲欣赏。《恭喜发财》 三、总结。

1、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对《中国节》这本书的阅读,感受了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来历

和习俗,重点通过对春节习俗的体验,让我们见证了生活的美好,和中国节节文化的文

学熏陶。希望这些心得,能一直陪伴着同学们今后的课外阅读。 2、 作业:

《中国节》——四大传统节日(读后练习)

节日

活动后记:

19

别称 习俗(不少于3个) 时间:第十七周 地点:教室

主持人:语文老师 活动内容:

古 诗 新 唱

阅读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读唐诗》,感受歌曲的意境;感受中国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2、通过演唱与欣赏古诗歌曲,激发学生对古诗文化的热爱。

3、引导学生为古诗配乐朗诵,使音乐与古诗的意境融为一体,使学生对古诗意境有进一步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听音乐《长歌行》,学生走进教室。

2.复习歌曲《春晓》

二、学习歌曲《读唐诗》:

1、师:我国著名的作曲家谷建芬老师也创作了一首和唐诗有关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读唐诗》,它的歌词非常有特点,听后你会有惊奇的发现,请听。 2、学生看大屏幕出示的歌单来欣赏歌曲《读唐诗》。

3、师:这首歌曲能使我们联想到许多唐诗,你知道有多少首唐诗藏在这首歌曲里面吗? 4、师:它由衷地歌颂和赞美了唐诗。再听可以小声唱一唱,想想你是怎样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这句歌词的? 三、音乐活动:

1、师:诗人以诗抒怀,从诗中我们体验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心中细腻的情感。今天我们借古人的情怀,抒发我们的情感。

(一)诵古诗

师:下面是配乐朗诵古诗。请朗诵歌曲《读唐诗》的歌词中所隐含的古诗(《夜雪》 《出塞》

(二)欣赏古诗歌曲

我们今天还要听一首《读唐诗》里提到的诗,请大家欣赏歌曲《静夜思》。 (三)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 四、小结:

活动后记:

20

时间:第十八周 地点:教室

主持人:语文老师 活动内容:

检查读书笔记和分享课文读书心得

阅读目标:

1、通过检查学生读书笔记,了解读书情况。 2、通过分析读书笔记,增加阅读面。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检查读书笔记

三、学生分享读书心得

四、小结: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极大地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丰富了同学们的学识。我们要积极拓展语文阅读的渠道,为自己的课外阅读开辟绿色通道在书海中吸取精华,浸润书香,提高语文素养,陶冶情操。

活动后记:

2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二课堂课 课外阅读计划和教案(4)在线全文阅读。

第二课堂课 课外阅读计划和教案(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003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