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显著。以创建文明机关、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和创建金融生态县为抓手,引导和培养市民健康、科学、文明、诚信的生活方式,全民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十一五”是溧水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全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建设显著加快,城市面貌显著改观,精神状态显著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科学先进的发展理念,得益于敢为人先的目标追求,得益于符合溧水的思路举措,得益于求真务实的良好作风,得益于团结协调的和谐气氛,得益于坚强有力的干部队伍。这些基本经验是“十二五”期间溧水建设基本现代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05年 “十一五”规划 实 绩 84.0 38.59 7.01 3.61 48.33 31.95 237.8 131 24.9 10 140.7 110 2010年 实 绩 指 标 “十一五” 年均增长% 占规划 比规划 % 102.2 100.8 129.1 ±% +2.2 +0.8 +29.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243 132 32.14 20.0168 223 192 23.7 27.9 35.6 40.9 35.8 43.1 200.2 +100.2 158.5 174.5 +58.5 +74.5 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 实际利用内资(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7 25.78 28.72 5944 12432 3.85 20000 90 60.1 11500 23000 4 10500 144.9 70.5 10730 24450 3.2 29.7 41.2 19.7 12.5 14.5 / 52.5 161 117.3 93.3 106.3 / -47.5 +61 +17.3 -6.7 +6.3 / ((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 第二章 发展环境
“十二五”期间,我县正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城镇化
的关键期、社会建设的转型期、基本现代化的建设期,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机遇和有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一是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格局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不会逆转,后国际金融危机期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二是我国经济社会虽然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困难,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仍是中国社会的主流和趋势,经济社会发展将继续保持长期向好的态势。三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南京城乡统筹力度的加大将推动溧水经济社会的发展。南京作为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城市和青奥会举办城市都将带来新的机遇。四是随着一批战略带动性项目的落户、重大交通功能性项目的实施、民生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我县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这一阶段的特征,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城镇化促进工业化也将带来的机遇。
与此同时,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也将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和新的挑战。一是宏观经济面临新挑战。后国际金融危机期贸易壁垒加剧,外贸出口难度加大;国内总需求潜力巨大,但居民消费受到一系列结构性矛盾的困扰,导致内需相对不足;流动性过剩造成通胀压力的加大。二是区域经济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招商引资难度加大。三是资源环境面临新挑战。加快发展,实现基本现代化,必须要有土地、资金、能源和人力资源等要素支撑,更要有环境容量的支撑,原有低成本扩张的模式难以为继,生态环境脆弱的矛盾更加突出,节能减排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四是经济结构和产业层次面临新挑战。我县经济增长方式还不够集约,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带动性强的大企业还不够多,科技创新贡献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社会发展面临新挑战。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人民群众对精神需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提出新的要求。六是干部队伍建设面临新挑战。建设基本现代化要有一支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对全县各级干部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三章 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基本现代化为目标,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创新发展为动力、跨越发展为主题,在更高水平上实施环境优先、工业立县、三产兴县、科教强县“四大战略”,着力推动经济科技化、环境生态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社会文明化。开拓创新,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建设经济更加发达、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城乡更加协调、社会更加和谐的现代化新溧水。
围绕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我县发展的第一要务,提升发展标杆,不断增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坚持创新转型可持续发展。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以园区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优化产业布局,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双轮驱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不断增强我县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改革开放推进发展。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坚持内引外联,加大引进技术、资金和品牌的力度,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提升县域竞争力。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主动融入市域统筹,全面推进县、镇、村统筹,着力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要素配置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
——坚持富民和谐共享发展。坚持民生为本的理念,加快
富民步伐,健全社会保障,注重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第四章 发展目标
按照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物流中心和文化旅游休闲基地,全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南京南部现代化新城的功能定位,“十二五”期间,溧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确保达到650亿元,力争突破75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两番。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创建国家生态县和省级文明城市。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苏南先进县市行列,融入南京主城。
围绕总体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溧水县十二五规划纲要(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