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后向基本
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溧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根据《中共溧水县委关于制定溧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我县经济社会未来五年发展的蓝图和编制实施各类规划、计划及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也是今后五年全县人民共同奋斗的基本行动纲领。
第一篇 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全县紧紧围绕“五年翻两番、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溧水”的总体目标,坚持工业立县、三产兴县、科教强县、环境优先“四大战略” 和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富民优先、统筹发展、团结奋进“五个不动摇”,全神贯注抓经济,克难奋进谋发展,圆满完成了 “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四年实现翻两番,以县为单位通过了省级全面小康社会验收,开创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各项工作齐头并进的新局面。
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三次产业协调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3亿元,年均增长23.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8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2.14亿元,年均增长35.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0.0168亿元,年均增长40.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9.2:63.2:27.6。工业主体地位更加凸显。2010年,全县实现工业增加值132亿元,年均增长27.9%,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4.3%,比2005年提高8.3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企业550家,其中亿元以上企业90家。服务业稳步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64.6亿元,年均增长18.5%,比“十五”提高0.4个百分点。创维物流园年营运收入突破10亿元,中国移动华东大区物流中心开工建设。2010年,接待游客183万人次,年均增长20%以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高效农业面积达到21.82万亩,其中设施农业达到9.8万亩;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9家,其中省级
6家、市级1家。村级经济快速发展,村均可支配收入达190
万元,比2005年增长2倍。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转型创新取得进展。完成政府机构改革,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全面完成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
点的深化企业改革任务,民营经济成为经济主体。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融资性担保机构和交通建设、城镇建设、清源水务投资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不断做大,成立3家担保公司和1家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组建2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8家农地股份合作社和46家社区股份合作社。对溧水经济开发区、柘塘镇及东屏镇部分地区进行区划调整,增强了溧水经济开发区的承载能力。有序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420亿元,对外贸易出口总额10亿美元。
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引进创维电子等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污染低、能耗低的优势产业。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改投入占工业投资的30%。对45家“五小”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创建高新技术企业30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平台2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到
15%,企业创新能力增强。2010年,申请专利505
件,全社会研
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1.2%。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全县人才资源总量达6.8万人。
城乡建设同步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县城拉开建设框架,建成区面积由10平方公里扩大到23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到 14万人,城镇化率达45.1%。建成珍珠广场、西苑公园等一批市民广场和公园,通济街改造全面完成。新建城市
道路21.2公里,改造提升城市道路8条,开通南京至溧水和县城8条城市公交线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顺利完成。村镇建设步伐加快,建成一批农民集中居住区。农村环境显著改善,整治村庄320个。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升,开挖疏浚县乡河道、大中沟71条,改扩建、疏浚骨干当家塘399座,第一轮河塘清淤通过省级验收,二干河综合整治二期、中山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水利工程全面完成。
建成宁杭高速二期、沿江高速溧水段和 243省道溧水段一级公路,宁杭城际铁路、溧马高速、淳芜高速、246省道开工建设,境内秦淮河航道达到六级标准。建成县汽车客运总站。改造县乡公路76.8公里,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700公里。创建了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示范县和全省路政管理示范县。解决了13.3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城乡供水、供电等设施明显改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社会发展协调推进。新增绿化造林面积8.95万亩,建设绿色新村380个,启动了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分别达28.3%、40.8%。有
20家企业通过了市级清洁生产审核。建成县城垃圾处置场、
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及20公里截污管网,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1.9 %;各镇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对晶桥观山工业集中区化工企业进行了专项整治。SO、COD在2005年的基础
2
上分别削减10.7%和 17.4 %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80分以上。
义务教育入学率100%,高中教育入学率95.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9.2%。完成建制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新建了县人民医院和县体育公园。创建了省首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县、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省有线电视先进县、省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省体育强县和省食品安全示范县。
居民收入显著增加,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4450元和10730元,年均分别增长14.5%和12.5%。“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岗位
8.2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9.5万人次,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7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98%以上,新农保参保率99%,新农合参保率98%,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每百名老人拥有机构床位
2.2张,对70
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一次性慰问金、高龄老人发
放长寿补贴。建成经济适用房640套、廉租房80套,农村危房实现“有一改一”。
民主法治进程加快,精神文明成果丰硕。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政务信息化步伐。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基层民主建设扎实推进。 “平安溧水”、“法治溧水”创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溧水县十二五规划纲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