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点电荷场强公式可得:,,选
项A正确,选项B错误;从a到b电场力做功为:
,从b到c电场力做功为:,所以有:
到d电场力做功为:
选项D错误。综上本题选:AC 21.
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OM绳上拉力,MN上拉力起,整个过程动态平衡,画出动态平衡图如图所示:
,由于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
,选项C正确;从c,所以
,
由题意知,三个力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在上拉力AD 简答题 22.
逐渐增大,OM绳上拉力
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MN
先增大后减小,选项AD正确,BC错误;综上本题选
(1)由于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小车离开手后,小车做减速运动,根据图(b)中桌面上连续
6个水滴的位置,可知从右向左相邻水滴之间的距离减小,所以小车从右向左做减速运动; (2)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那么各点时间间隔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由图(b)令
,
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得:
2
,
,
根据匀变速
,
,
,负号表示与
,
,
,代入数据解得:
则小车的加速度为
小车运动方向相反,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3.
(1)因本实验需要电流从零开始调节,因此应采用滑动变阻器分压接法;因电流表内阻和灯泡内阻接近,故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另外为了保护电压表,用R和电压表串联,故原理图如图所示:
0
(2)I-U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图可知,图象的斜率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故说明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其原因是灯丝的电阻率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3)当滑动变阻器阻值全部接入时,灯泡的功率最小,将R等效为电源内阻,则电源电动势为4V,等效内阻为10Ω;作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中实线所示:
由图可知,灯泡电压为U=1.75V,电流I=225mA=0.225A,则最小功率
;
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为零时,灯泡消耗的功率最大;此时电源的内阻为1.0Ω,作出电源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中虚线所示,如图a可知,此时电压为3.65V,电流为320mA=0.32A;则可知最大功率为:; 24.
(1)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动能为
,所以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则飞船进入大气层的机械能为:高度
,g为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为;
,式中H为飞船在离地面
,代入数据解得:
(2)飞船从离地面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
从600m处到落地之间,重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代入数据,可得
;
;
25.
(1)设油滴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增大后的电场强度为E,根据题中条件可以判断电场力与重力方向相反;
2
对于匀速运动阶段,有qE=mg ①
1
对于场强突然增大后的第一段t时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g=ma ②
1
2
1
对于场强第二段t时间,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E+mg=ma ③
1
2
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油滴在电场反向时的速度为:v=v+at④
0
1
1
油滴在B的速度为:v=v-at⑤
B
2
1
联立①至⑤式,可得:v=v-2gt;
B
0
1
(2)设无电场时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由运动学公式,有: ⑥
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油滴运动有两种情况: 情况一: 位移之和
⑨
⑦ ⑧
联立①②③⑥⑦⑧⑨可得:
由题意得E>E,即满足条件
2
1,即当或
才是可能的;
情况二: 位移之和
⑩
联立①②③⑥⑦⑧⑩可得:由题意得E>E,即满足条件
2
1
,即,另一解为负,不合题意,舍去;
26.
(1)a为玻璃管,可连接空气,避免在加热时烧瓶内压强过大,故答案为:平衡气压,以免关闭K1后圆底烧瓶内气压过大;
(2)加热纯液体时,加入碎瓷片可避免液体暴沸,F为冷凝管,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冷凝管;
(3)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c、e及其所连接的管道内水蒸气冷凝为水后,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锥形瓶内的蒸馏水被倒吸入c中,故答案为:c、e及其所连接的管道内水蒸气冷凝为水后,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锥形瓶内的蒸馏水被倒吸入c中;
(4)①d中保留少量水,可检验装置是否漏气,如漏气,液面会下降,故答案为:便于检验d装置是否漏气;
②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起到保温作用,以减少热量
;
损失,有利于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而逸出,故答案为:减少热量损失,有利于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而逸出;
(5)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的盐酸V mL,则n(HCl)=0.001cVmol;结合反应NH·HBO+HCl===NHCl+ HBO可知,n(N)=n(NHCl)=n(CHNO)=n(HCl),则
m(N)=0.001cVmol×14g/mol=0.014cVg,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0.014Cv/m×
-1
3
3
3
4
3
3
4
2
5
2
100%=1.4cVm%,m(CHNO)=0.001cVmol×75g/mol=0.075cVg,则样品的纯度为0.075cVm×
2
5
2
100%=7.5cVm%,故答案为:27.
;.
(1)由图可知,当铁的净出率为70%时,对应的实验条件为100℃、2h和90℃,5h,故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选择温度为100℃、2h或90℃,5h, 故答案为:100℃、2h,90℃,5h;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形式存在,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TiO+4H+4Cl=Fe+TiOCl+2HO,
2-4
+
3
2+
2-4
2
-
故答案为:FeTiO+4H+4Cl=Fe+TiOCl+2HO;
+
-2+
3
2-4
2
(3)40℃时TiO?xHO转化率最高,因温度高反应速率加快,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水易挥发,影响转化率,
2
2
故答案为:温度高反应速率加快,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水易挥发,影响转化率; (4)LiTiO中Ti的化合价为+4,Li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O元素的负价代数和为22,设过氧键的数目为x,则(x×2)×1+(15-x×2)×2=22,解得x=4,故答案为:4;
2
5
15
(5)Fe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1.0×10mol/L,由K(FePO),可知c(PO)=1.3×10/1×10?=1.0×10mol/L,Q[Mg(PO)]=(0.02mol/L/2)×(1.0×10mol/L)=1.69×10<Ksp=1.0×10,则无沉淀生成,
3+
3+
-5
3-sp
4
4
22
5
-17
3
-17
2
c
3
4
2
-24
3-22
5
-17
3
4
c
3
4
2
-40
故答案为:c(PO)=1.3×10/1×10?=1.0×10mol/L,Q[Mg(PO)]=(0.02mol/L/2)×(1.0×10mol/L)=1.69×10<Ksp=1.0×10,则无沉淀生成;
-17
2
-40
-24
(6)“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制备LiFePO的化学方程式为2FePO+LiCO+HCO2LiFePO+HO↑+3CO↑,
4
4
4
2
3
2
2
4
2
2
4
故答案为:2FePO+LiCO+HCO
4
2
3
2
2
4
2LiFePO+HO↑+3CO↑.
4
2
2
28.
(1)A.氢硫酸不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而亚硫酸可以,符合强酸制备弱酸的特点,可说明亚硫酸的酸性比氢硫酸强,故A正确;B.氢硫酸的导电能力低于相同浓度的亚硫酸,可说明亚硫酸的电离程度大,则亚硫酸的酸性强,故B正确;C.0.10mol?L的氢硫酸和亚硫酸的pH分别为4.5和2.1,可说明亚硫酸的电离程度大,酸性较强,故C正确;D.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不能用于比较酸性的强弱,故D错误.
-1
故答案为:D;
(2)系统(Ⅰ)涉及水的分解,系统(Ⅱ)涉及硫化氢的分解,利用盖斯定律分别将系统(Ⅰ)和系统(Ⅱ)的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可得到水、硫化氢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则系统(I)的热化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三-高考真题理综(全国1卷)(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