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在我国发生流感大流行,党和政府高度重视,2005年10月卫生部专门发布了《流感防治知识》、《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湖北省卫生厅也下发了《关于做好救灾防病和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为本单位的医务人员接种流感疫苗,同时鼓励社会公职人员自觉接种流感疫苗”,并可“组织流感疫苗的自愿接种工作”。
☆钟南山:如果流感和禽流感这两种病毒混合,再演变为人传人的病毒,那将是人类的一场灾难! 五 病毒性肝炎
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感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五种。其中以甲、乙型肝炎感染率较高。乙肝病毒携带率为10.09%。
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隐性感染较常见。
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1.2亿。 【流行病学】
1、甲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急性病人和感染者,传染性强,经消化道即粪-口传染。可引起暴发流行。甲型肝炎患者自潜伏末期至发病后10天传染性最大,出现黄疸后20天始无传染性。主要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
2、乙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急、慢肝炎患者的病毒携带者。传播途径主要有医源性、伤口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急性患者从潜伏期末至发病后66~144天,其血液内都具有传染性。乙型肝炎较多发生于20~40岁的青壮年。
3、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输血、血制品及伤口感染。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患者粪便污染水源或食物。丙型及戊型肝炎的发病者以成人较多。 【并发症】
肝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病毒除侵犯肝脏外,还可侵犯其他器官,如肾、胰、骨髓、甲状腺等。常见并发症有关节炎(12%~27%),肾小球肾炎 (26.5%),结节性多动脉炎等。少见的并发症有糖尿病、脂肪肝、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胸膜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其中尤以糖尿病和脂肪肝值得重视。少数患者可后遗肝炎后高胆红素血症。
乙型,尤以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少数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极少数病例可呈重型肝炎的临床过程。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预防】
1.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预防措施,例如重点抓好水源保护、饮水消毒、食品卫生、粪便管理等对切断甲型肝炎的传播有重要意义。 2.急性期病人应隔离。患者饮食用具、洗漱用具要专用,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医源性感染,保护好伤口,育龄期妇女必须避免 怀孕。进食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忌酒、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品。给予易消化维生素含量高的清淡饮食,食欲恢复好再正常饮食,给予高蛋白如奶、蛋、鱼、瘦肉等,适量吃糖。
3.防止血液污染,尽量减少输血及使用血制品等。
4、被动免疫和自动免疫:目前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疫苗有甲肝疫苗、乙肝疫苗,防止母婴垂直传播的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另外如丙种球蛋白等也可增加抵抗力。 六 肺结核
肺结核,过去曾被称为“痨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结核病,是由于结核杆菌在肺部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对健康危害较大的慢性传染病。 肺结核分为原发性肺结核(I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II型),浸润型肺结核(III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IV型)、结核性胸膜炎(V型)等。 【流行病学】
据统计在全球肺结核平均每天夺去千人性命,2003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地区委员会宣布西太平洋地区为“肺结核病危机”,该地区包括东亚和太平洋三 十七个国家。2003年底我国有五分之四的人已感染结核杆菌,因此我国已宣布进入结核病防治“紧急状态”,所有肺结核病人必须归口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 诊治。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已有近1/3的人口已经感染了结核菌,每年新发生结核病人870万例,每年死于结核病达200万例。全球目前有结核病病人2000万例。
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种:
1)政府的忽视:发展中国家无力支持结核病防治工作。 2)移民和难民增加。
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的流行。 4)多药耐药病例增加:由于病人的不规律治疗所致。 【并发症】
常见有肺原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肺癌(尚无确切证据)、矽肺结核、真菌继发感染、淀粉样变等。 【预防】
作为结核病疫情严重,全球结核病高负担第二位的国家,我国结核病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因此全球对我国的结核病控制工作极为关心,一些国家和组织相继给与了一定的支持,形成了我国庞大的结核病控制项目,政府亦对肺结核实行规范化管理及免费治疗。
肺结核是一个流行较广的慢性传染病,必须以预防为主。预防结核病的传播必须抓好三个环节。
一、控制传染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尤其是痰结核菌阳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疗,痰中结核菌克在短期内减少,以至消失,几乎100%可获治愈,因此早期发现病人,尤其是菌阳性者,并及时给予合理的化疗是现代防痨工作的中心环节。
二、切断传染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因此禁止随地吐痰,对菌阳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围的东西要加以消毒和适当处理,室内可用紫外 线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时,患者用过的食具应煮沸消毒10-15分钟,被褥在列日下暴晒4-6小时,痰盒便器可用5%-10%来苏浸泡2小 时,最好将痰吐在纸上烧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时。
三、接种卡介苗。它是一种无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种于人体后可使未受结核菌感染者获得对结核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率约为80%。可维持5-10 年,因而隔数年后对结素试验转阴者还需复种。接种对象是未食结核菌感染,结素试验阴性者,年龄越小越好,一般在出生后三个月内注射,主要为新生儿和婴幼儿,中小学生和新进入城市的少数民族地区公民,结素试验阴性者进行接种与复种。但种卡介苗所产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对的,应重视其它预防措施。 七 狂犬病
狂犬病狂犬病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一旦 发病,死亡率达100%。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预防接种在本病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据相应的数字统计,狂犬病一直高居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和病死率首位。
【流行病学】
狂犬病在我国流行已久,自1951年起开展全国性灭犬活动,狂犬病控制工作大见成效,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疫情又开始上升并日趋严重。
①传染源:病犬和无症状带毒犬是主要传染源,其次为病猫、病狼等患病动物。值得注意的是,“健康”带毒动物作为狂犬病的传染源,其危害大,给预防工作带来了困难。
②传播途径:患病动物唾液50%~90%含狂犬病毒,通过咬伤、抓伤人体皮膜、粘膜而传染给人,也可由染毒唾液污染外环境(石头、树枝等)后,再污染普通创面而传染。
③人群普遍易感,被病兽咬伤后如未进行预防免疫,发病率达15%~60%。 ④流行特征:本病为恒温动物的传染病,公布广泛,国内以家犬密度大的地方多见。本病全年都有发生,但冬季发病率略低。患者以接触家犬或野兽机会多的农村青壮年和儿童居多。 【狂犬病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家中尽量不养猫、狗之类动物。如养了应经常保持动物清洁。严格管理家犬,消灭野犬。可疑有狂犬、狂猫时立即杀死,不剥皮,不食,要焚烧或深埋。
2.切断传播途径:重要的是防止猫、狗咬伤,教育小孩不要戏弄它。狂犬病人的污染物、分泌物和住处,应彻底消毒。
3.保护易感人群:要紧的是被咬伤后预防注射和及时正确的处理。
4.立即预防注射:凡被猫、狗以及其他兽畜咬伤的当天,以及其后的3、7、14、28天各肌肉注射1 支狂犬疫苗。
经常接触可疑病犬、病猫者和实验人员,应进行暴露前预防接种,分别于1、7、21日各1次,以后每年再加强免疫1次。 【狂犬病的急救】
急救原则是不论什么狗咬伤均应立即急救。
一是洗。被咬的伤口赶快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液(两者不能同时使用)或清水反复洗伤口20分钟左右,然后再用清水冲洗,把含病毒的唾液、血水冲掉。
二是挤。能挤压的地方,边冲水边往伤口外挤,不让病毒吸收到人体内。或用吸奶器或火罐将伤口内的血液吸出,随之把毒素也吸出。
三是消毒。冲完后,马上用75%的酒精或碘酒擦伤口内外,尽可能杀死狂犬病毒。
四是注射抗体。以抗狂犬病毒的免疫球蛋白,在伤口周围皮下肌肉浸润注射,以中和狂犬病毒。
五是注射狂犬病疫苗。被咬后,尽快注射狂犬病疫苗,越早开始效果越好。 八 部分疫苗所预防的疾病
可预防的疾病 种类 对象 保护期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肝疫苗 1岁以上 5-7年 流行性感冒 流感疫苗 6个月以上 不足1年 水 痘 水痘减毒活疫苗1-13岁未患病者 10年以上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疫苗 8个月以上 长期 风 疹 风疹疫苗 8个月以上 长期
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 麻风腮/麻风/麻腮疫苗 8个月以上 长期 狂犬病 狂犬病疫苗/免疫球蛋白 任何年龄 半年 霍 乱 霍乱菌苗 任何年龄 3-6个月
伤寒、副伤寒 伤寒、副伤寒菌苗 任何年龄 1年 细菌性痢疾 口服痢疾疫苗 2岁以上 1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 脑膜炎多糖疫苗 6个月-15岁 3年 乙型脑膜炎(乙脑) 乙型脑膜炎疫苗 6个月-10岁 2-4年 23种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感染 23价肺炎球菌疫苗 2岁以上 5-10年 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脑膜炎、肺炎、败血症、关节炎等)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2个月-5岁 1-2年
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 轮状病毒疫苗 2个月-2岁 1年(80%)
另用于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乙肝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也可用于其他人群,分别预防乙型肝炎、麻疹和肺结核病。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教育(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