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视机监视中证实:当MER大于31dB时,电视画面正常;当MER等于31dB时,画面偶尔会出现马赛克,当MER≤30时,画面经常有马赛克现象。这和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提供“调制误差率>30dB”的标准基本吻合。
由上面的试验和资料可看出:
1、 当调制误码率MER大于35dB后,增加放大器或集线器输入电平,对该指标的改善甚微。
2、GY/T106-1999中对模拟电视的载噪比的要求(≥43dB),对数字电视来说是有较大的余量。
3、由于数字信号的频谱结构与模拟电视信号频谱结构完全不同,过去我们采用模拟电视信号分析方法就完全行不通了;因为 CTB CSO等等非线性失真的表现形式不会是谐波群,而表现的是噪声(严格地讲是类噪声)频谱。正因为非线性失真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使信号电平低造成的载噪比下降和信号电平高非线性失真造成的载噪比下降难以分辨。当然,数字电视信号的非线性失真笔者在路无法检测(也不知道怎么测),这里试用模拟信号的非线性失真予以类比,可以发现:网络的非线性失真指标好坏,对调制误差率MER的影响比网络的载噪比指标高低对其的影响要大。就是说必须对非线性失真指标的重要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4、新网络中放大器级数只有二级的情况下,放大器给网络的噪声“贡献”是很少了,可以考虑适量地降低放大器的输入电平。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下行信号的非线性失真指标的提高,而且减少了下行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对上行信号的干扰程度。我们从表1中可以发现,网络的非线性失真对数字电视的误码率BER的影响大于网络载噪比对数字电视BER的影响。如果孤立地认为网络载噪比的提高能改善数字信号的MER,因而去提高放大器和集线器的输出电平,以达到提高用户终端输出的电平,但实际上可能正是由于工作电平的提高而带来的非线性失真的劣化,却反而使MER变得更坏,因为数字电视的非线性失真是以噪声的结果表现出来的。
5、只要能保证下行的载噪比符合网络给定的指标,且能留有足够的余量,那么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原来都设定在72dBμV以上,实际上是完全可以降低一些。在860MHZ的网络中,电缆及其它器件对电信号衰减量的增加,致使电缆长度明显缩短。如果能把放大器的输入电平降下来,同时又把放大器的增益加大,对网络的设计、施工和费用将带来方便与效益。
6、集线器的输入电平也完全可以下降3~5dB,集线器内部的放大模块增益尽量取高一些,这样对网络进户线粗细的选择就有回旋的余地,因为铝管电缆在住宅内敷设时,电缆直径如果能小一个型号,那给施工可带来很大的方便,不仅使工艺质量容易保证,并且工程造价将大幅度降低。
7、由于放大器的输入电平降低,放大器的增益加大,而放大器的输出电平尽量不提高,这样对防止因放大器输出口下行信号非线性失真对上行信号的干扰有利,要把放大器这种“增高出来的增益”用在延长的电缆衰减上,而尽量少用于分支分配器的衰减上,这也正是我们的目的所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数字电视更应该注意网络的质量指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