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学校举行班级跑操比赛时,可将每个班级视为质点
B. 在校运会上,同学们欣赏运动员的“背跃式”跳高比赛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C. 在学校军训活动中,教官们示范队形时,可将几位教官视为质点 D. 在学校军训活动中,某教官示范跑步动作时,不可将教官视为质点 【答案】D
【解析】A:在学校举行班级跑操比赛时,要看全体同学的步调是否一致,不可将每个班级视为质点。故A项错误。
B:同学们欣赏运动员的“背跃式”跳高比赛时,要看运动员的肢体动作,不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故B项错误。
C:在学校军训活动中,教官们示范队形时,不仅要看考官们的队形,还要看考官们的肢体动作,不可将教官视为质点。故C项错误。
D:在学校军训活动中,某教官示范跑步动作时,要看考官的肢体动作,不可将教官视为质点。故D项正确。 点睛: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质点。要把物体看作质点,就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如果运动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跟它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物体就可视为质点。
2. 某飞行器在空中沿水平直线进行飞行表演,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则关于飞行器在0~4s的飞行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2A. 由v-t图象可知飞行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6m/s.
B. 由v-t图象可知在t1=2s时飞行器开始反向运动,整个过程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 在t2=0时飞行器自身产生的水平方向作用力最大 D. 在t3=4s时飞行器自身产生的水平方向作用力最大 【答案】D
【解析】AB:飞行器的加速度不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所以
。故AB两项错误。
CD:空气阻力与速度大小成正比,速度大小最大时,阻力最大。在t2=0时和在t3=4s时飞行器的加速度一样,空气阻力大小一样,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在t2=0时
,在t3=4s时
,所以在t3=4s时
飞行器自身产生的水平方向作用力最大。故C项错误,D项正确。
3. 某行星半径R=2440km,行星周围没有空气且忽略行星自转。若某宇航员在距行星表面h=1.25m处由静止释放一物块,经t=1s后落地,则此行星
2
A. 表面重力加速度为10m/s 2
B. 表面重力加速度为5m/s
C. 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2.47km/s D. 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78m/s 【答案】C 【解析】AB:由
得
,故AB两项错误。
CD:由D项错误。
、,可得第一宇宙速度。故C项正确,
点睛:第一宇宙速度是指绕星体表面运行卫星的速度。是所有圆轨道卫星的最大的运行速度,也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
4. 如图所示,在水平绝缘杆上用两条等长的绝缘丝线悬挂一质量为m的通电导体棒。导体棒所在的空间存在垂直导体棒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由于安培力的作用,当两条丝线与竖直方向均成棒处于平衡状态。若重力加速度为g,则关于通电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角时,导体
A. 只能为mg B. 最小值为mg C. 可能为mg D. 可能为mg 【答案】C
..........
.....
则,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5. 如甲、乙、丙、丁图所示,质量相同的A、B两个物体竖直叠放在一起。现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B物体上,通过改变作用力F的大小(F≠0),使A、B两个物体形成甲、乙、丙、丁图所示的竖直方向上的四种不同的运动状态。则关于运动过程中A、B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FAB的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甲图和丁图中FAB为作用力F的一半 B. 乙图中FAB大于作用力F C. 丙图中FAB可能为零
D. 甲、乙、丙、丁图中FAB均为作用力F的一半 【答案】D
【解析】在甲图和丁图中,加速度方向向上,由整体法得在乙图和丙图中,加速度方向向下,由整体法得用力F不为零,由
,隔离A得,隔离A得
,所以,所以
。。作
也不可能为零。综上,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6. 如图所示,虚线M1N1、P1Q1和虚线M2N2、P2Q2所成夹角相同,它们所夹部分区域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的匀强磁场,其方向如图所示。图中正方形线圈abcd分别自位置1、3匀速移到位置2、4,则关于正方形线圈abcd中的电流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普通高等学校2018届高三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五)理科综合物理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