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外图书馆学家简介整理集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1970-01-0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外国图书馆学家

1、爱德华·爱德华兹(Edward Edwards)

1812年12月14日生于伦敦东区。1886年2月7日卒于怀特岛的奈顿。1839年受雇为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印本部临时编目员,与该部主任A.帕尼齐一起对读者服务工作做出很大改进。1849年英下议院议员W.尤尔特为公共图书馆立法时,约爱德华兹参加,提供资料,并在下议院小型特别委员会作为主证人,介绍欧洲大陆各国图书馆发展情况。1850年,英国通过了一部公共图书馆法,第二年在曼彻斯特率先成立公共图书馆,任命爱德华兹为市公共图书馆馆长。他积极开展采编、阅览、流通各项工作,使该馆成为当时英国各地公共图书馆仿效的榜样。人们赞扬他的功绩,称他为“英国公共图书馆之父”。7年后去牛津,先后在女王学院图书馆(1870~1876) 和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1877~1883)任编目员。他的主要著作为《图书馆回顾》,包括《图书馆管理》(1858)、《免费的市立图书馆》(1869)、《不列颠博物院创办人生平》(1870)等。书中的主要观点是:免费的市立公共图书馆是图书馆的最高形式,也是面向社会的重要形式。该书被认为是图书馆学的典范著作

2德国图书馆学家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诞生。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1791年7月9日—1834年11月13日),德国图书馆学家。艾伯特1791年7月9日生于Taucha(德国东部城市莱比锡附近),其父是路德会的神父。在艾伯特15岁时就派当在莱比锡市立图书馆工作,并在当地学习了短期的神学。之后,艾伯特有在维滕贝格开始了文献学的学习,并在1812年成功的取得了博士学位。在1813和1814年艾伯特分别在莱比锡大学图书馆和德累斯顿皇家图书馆任职。从1814年开始艾伯特的事业进入了高峰期,先后出版了大量非常有价值的有关图书馆及图书馆学发展的书,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有《图书馆员的教育》(1820)等。1834年11月13日弗里德里希·阿道夫·艾伯特逝世于德累斯顿。艾伯特的图书馆学思想 艾伯特(F.A.Ebert,1791-1834)是德国著名图书馆学者,认为图书馆学至少应包括图书馆整理和图书馆管理两部分内容,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

3.,麦尔威·杜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麦尔威·杜威(Melvil Dewey,1851年12月1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的亚当斯中心,1931年12月26日逝世于佛罗里达州的宁静湖)是图书馆使用的杜威分类法的发明家。

1874年杜威于阿默斯特学院毕业。他从1874年到1877年在阿默斯特任图书馆助手,并于此时发明了他的杜威分类法。

此后他搬到波斯顿并在那里创办和编辑了图书馆杂志,这部杂志成为美国图书馆学的发展和图书馆管理的一部非常有权威的杂志。

杜威与他的同事和朋友查尔斯·埃米·卡特一起组织了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876年的协会十周年大会上两人都发言。

1883年杜威当任哥伦比亚学院的图书馆管理员,此后他在那里创立了哥伦比亚图书馆经济学学校,这是世界上第一所关于图书馆学的学校。这所非常成功的学校于1890年移到奥尔巴尼,在杜威的领导下它改名为纽约州立图书馆学学校。从1888年到1906年杜威是纽约州立图书馆的馆长,从1888年到1900年他还任纽约州立大学的秘书,在这段时间里他彻底地改变了州立图书馆的组织,由此该图书馆成为美国最有效应的图书馆之一。此外杜威还建立了一个州立移动图书馆和图像收集的系统。

杜威主张改革英语的拼写,在他的影响下在美国英语中目录一词写做Catalog,而不是

Catalogue。

杜威还是一个非常积极的自然爱好者。

杜威支持种族主义,种族隔离。他对人的态度非常有种族歧视,尤其针对非裔,犹太人。他也反对女性权力。 4,卡特

美国图书馆学家。1837年3月 14日生于波士顿。1859年毕业于哈佛神学院。1860年起在哈佛学院图书馆工作。 1869~1893年任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馆长。 1894年起任福布斯图书馆馆长。1903年9月6日逝世。

卡特一生对图书馆学有三个主要贡献。一是 1869~1882年,编辑出版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藏书字典式目录》。全书共 5卷,著录图书 9万册,是最早的一部把著者目录、书名目录和主题目录汇合编成的字典式目录。其间,于1876年编出的《字典式目录规则》曾多次再版,为英美各国采用。二是在1891~1893年发表了《展开式分类法》、因图书馆使用这一分类法时可以根据藏书数量的增长逐步展开细分,故称\展开式\。它由7个逐步加详的类表组成,第一个类表只有8个类目,第六个类表已有 1000个类目。卡特已初步意识到分类法的\分面原则\,编有\形式\和\地区\两个复分表。这一分类法发表后,曾为美国一些图书馆采用。只是由于第七个类表未能在卡特生前编出,加上前几个类表中类目与标记也时有变动,给分类工作带来许多不便,使用的单位逐渐减少。但卡特编制这个分类法的一些原则却为后来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所吸取,编出另一部大型的排架分类法。三是他为解决同类图书的排列问题,于1887年编出《著者号码表》(现今通用的是1896年桑伯恩增订的《卡特一桑伯恩三位数著者号码表》)。卡特的上述贡献,对世界图书馆界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卡特也是一位图书馆事业活动家,是美国图书馆协会的创办人之一。1876年参加了美国图书馆协会第一次年会。1887~1889年任该会主席。1877年、1897年两次作为美国图书馆协会代表参加国际图书馆会议,并担任1897年会议的荣誉副主席。他还担任过《美国图书馆协会会报》和《图书馆杂志》的编辑,并致力于发展美国图书馆学教育。

5.美国图书馆学家,信息学家 ,教育家

兰开斯特(1933~ )Lancaster,Frederick Wilfrid 美国图书馆学家,信息学家 ,教育家 。1933 年9月4日生于英国达勒姆 。1950 ~1954 年在美国纽卡斯尔图书馆学院学习,1970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图书馆学研究生院任教,1972年任教授,并兼任该院生物医学图书馆员培训项目的负责人。他还是伦敦分类法研究小组的成员。在信息系统及图书馆服务评价方面卓有建树。著有《信息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医学文献分析与检索系统查询检索服务评价》 ;《信息检索词汇控制》 ;《联机信息检索》;《走向无纸信息社会》;《索引和文摘:理论与实践》等。他的著作曾分别荣获美国信息学会颁发的 1970年 、1975 年最佳图书奖及1969年最佳论文奖。1978年出版的《图书馆服务的测量与评价》获拉尔夫·肖奖。

6.戈特弗里德·威廉·凡·莱布尼茨,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一位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和牛顿(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他的研究成果还遍及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外交等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就是出自他之口,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由于他创建了微积分,并精心设计了非常巧妙简洁的微积分符号,从而使他以伟大数学家的称号闻名于世。

7,帕尼兹的图书馆学思想

帕尼兹(Anthony Panizzi,1797-1879),曾任英国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其图书馆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国家图书馆要与该国的国际地位相适应;图书馆必须有充足的经费作保证;要严格执行呈缴本制度,要善于利用法律手段维护图书馆的利益;要坚持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注重图书馆建筑研究;注重改善图书馆员工的待遇,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8,阮冈纳赞(Ranganathan,Shiyali Ramamrita),1892 年生于印度马德拉斯邦(今泰米尔纳德邦 ),早年攻读并教授数学。

1924 年任马德拉斯大学图书馆馆长后,去英国考察近百个图书馆,并进入伦敦大学图书馆学院学习。1925年回国继续担任马德拉斯大学图书馆馆长至1944年。1945 ~ 1947 年任巴纳拉斯印度大学图书馆长兼图书馆学教授 。1947 ~ 1954 年任德里大学图书馆学教授。阮冈纳赞曾任印度图书馆协会主席,印度标准学会文献工作委员会主席、国际文献联合会副主席及分类委员会主席等职。他编制了《冒号分类法》,研制成功了链式索引,提出了著名的“图书馆学五定律”。著有《图书馆学五定律》、《图书分类法导论》等。 1950年设计出分类法的分面分析,1953年发表《深度分类法》。

1954~1957年阮冈纳赞移居瑞士苏黎世,完成《图书分类法导论》的修订。1957年返回印度,继续为完善《冒号分类法》及其第7版的编制进行研究,并于1967年发表《图书分类法导论》第3版,提出了动态理论以及自由分面等见解。

阮冈纳赞一直关心印度四书馆事业。1944年应旁遮普邦图书馆协会的要求,起草了一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印度图书馆的意见书.他建议建立全国性图书馆网。1950年为印度拟定一个30年图书馆发展计划。此外还帮助印度其他一些邦拟定图书馆发展计划和图书馆法。1961年,他捐献部分薪金和版税,建立了图书馆学阮阿纳费基全。1962年创建了印度文献研究培训中心(DRTC)。

9,马丁·施莱廷格

马丁·施莱廷格(Martin Schrettinger,1772年6月17日—1851年4月12日),德国历史上有名的牧师和图书馆管理员。

施莱廷格,1772年生于上普法伦茨。1793年流亡到上弗郎克,1795年任职当地的牧师并于1800修道院图书馆的图书馆管理员。在1802年修道院拆除前夕,前往慕尼黑的皇家图书馆工作。1851年死于慕尼黑。

施莱廷格作为图书馆管理员,第一次把图书馆作为一门理论学科正式提出。施莱廷格致力于把图书馆内的书籍按照学科种类进行分置,并提出了以字母排列为序的作者书目和地域书目。

他将“图书馆学”定义为“图书馆是实施有目的的组织,并依所需要的理论准则概括组织内容。

10,谢拉。杰西.H.谢拉(Jesse Hauk Shera,公元1903-1982) 是美国当代的著名图书馆学理论家、 教育家和哲学家。在美国图书馆协会1982年7月的年会上, 通过了一项纪念杰西.H.谢拉的决议, 决议中说谢拉是一位“ 学者、 先知、 圣人、 哲学家、 教育家, 是图书馆事业史上最杰出的人物” 。

??? 谢拉的图书馆学思想: (1)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2) 书目理论(3) 图书馆员的素养问题(4)图书馆学教育:

谢拉“交流说” 的引进对于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在信息化浪潮不断冲击传统图情部 门的今天, 将图情机构置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大框架之下, 将图情学纳入社会信息交流的知识体系中去, 并作为其中一个分支学科而存在 , 对于学科的生存与发展都具

有重大的意义。(引自:文献5)

11布拉德福

布拉德福(1878~1948) Bradford,Samuel Clement

英国文献学家,化学家。1878 年1月10日生于伦敦,卒于1948 年11月14日 。年轻时学化学 ,后在英国科学博物馆图书馆从事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博士学位。他是英国改进科技情报管理的热心支持者,并为文献工作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47年当选为国际文献工作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分类法委员会主席。他在1934年提出了布拉德福定律,指出“若将期刊按其刊载某专业论文数以递减顺序排列,再将期刊划分为载文量相等的三个区域,则可得出期刊数量比约为1:α1:α2的关系”。 该定律在文献工作者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引起热烈讨论。布拉德福著述颇多,仅关于文献工作的论著就有35种。 二,中国图书馆学家 1,韦棣华,(1862-1893)近代女图书馆学家、图书馆事业家、教育家、近代新图书馆运动的倡导者。美国纽约市人。原名Mary Eizabeth Wood。早年在波士顿西蒙斯大学图书馆科毕业。1900年5月来中国,任武昌文华大学教授兼该校图书馆员、文化图专董事会董事、文化图专教授、文化大学图书馆科主任等职。一生为中国图书馆事业贡献较大。来中国31年,首先创办了武昌文化公书林(图书馆),传播近代图书馆学。韦棣华说:“图书馆为学校,社会所必需,而中国此时尚少提倡。”1903年公开开放。积极为创办文化图专培养师资,资助选派沈祖荣、胡庆生去美国专政图书馆学 2,刘国钧

中国图书馆学家。字衡如。1899年11月15日生于江苏江宁府(今南京市)。1920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哲学系后留校图书馆工作。1922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留学,曾加修了图书馆学课程。1925年获哲学 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北平图书馆编纂部主任,西北图书馆馆长等职。1929~1930年任北平图书馆编纂部主任,主编《图书馆学季刊》。1930年回金陵大学先后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文学院院长等职。1937年随金陵大学内迁成都。1943年去兰州,任西北图书馆筹备主任,1944年任馆长,1949年任顾问。1951年到北京,先后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任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图书馆顾问等。1958年起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1979年被推选为中国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1980年6月27日刘国钧因病逝世于北京。刘国钧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和图书馆学教学研究工作。他在图书馆学研究上,十分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新趋势。他的许多研究成果,如图书分类、图书编目、图书馆自动化技术等,都对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起着推动作用。著有《中国图书分类法》、《图书馆学要旨》、《图书馆目录》、《中国书史简编》、《刘国钧图书馆学论文选集》等。 3杜定友

杜定友,中国图书馆学家。原籍广东南海。1898年1月7日生于上海,1967年3月13日卒于广州。杜定友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和近代图书馆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图书馆学史乃至世界图书馆学史上屈指可数的理论大家之一,他在图书馆学的诸多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融东西方图书馆学为一体而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理论尤为值得称道。 杜定友一生共撰写著作86种(其中正式出版或刊行55种),撰写论文512篇(其中正式发表320篇),共约600余万字,这是我国近现代图书馆学史上所仅见的。杜定友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学理论、图书分类学、汉字排检法、地方文献研究、图书馆建筑和设备等几个方面,而以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分类学最为精达。 他认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拈人才,书籍、财力和时势四个方面,;

1926年,在“图书馆学的内容和方法”文中指出,图书馆学与其它专门学一样包括两个内容:“第一是原理,第二是应用”

1927年,在《图书馆学概论》中提出图书馆有积极保存、科学处理和活用益人等功能,并创造性地将图书馆的发展划分为保守、被动、自动三个时期;认为,图书馆就如同人的大脑,其功用“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记忆,实际上就是社会上一切人的公共脑子。图书馆学则是专门研究人类学向记载的产生、保存与应用的”,;

1932年,发表“图书馆管理方法新观点”一文,指出图书馆事业的理论基础可称为“三位一体”,三位者,一为“书”(包括图书等一切文化记载),二为“人”(即阅览者),三为“法”(包括图书馆的设备、管理方法、管理人才等),这就是著名的“三要素说”,它堪称杜定友图书馆学理论的精华,关于图书分类学,与阮冈纳赞一样:《杜氏图书分类法》在当时是极有影响的分类法之一,1950年首倡新中国图书分类法应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科学分类的理论为指导思想表明了历经战乱后杜定友思想境界的升华,1962年发表“图书分类法的路向” 4沈祖荣

沈祖荣(1883~1977),字绍期,中国图书馆学家。1883年出生于湖北宜昌一个贫苦家庭。祖辈一直是在长江上拉纤的纤夫,父亲后来在城区的江边开了一个小餐馆,沈祖荣在餐馆里帮忙干活。1899年,15岁的沈祖荣进入宜昌圣公会教堂做勤杂工。1901年,他被推荐到武昌思文学校就读。1905年毕业于武昌文华书院,留校任图书馆员。1907年,在完成了中学学业后被学校推荐到文华大学学习。1911年获得文华大学学士学位,并在韦棣华小姐创办的“文华公书林”任职。沈祖荣先生还与胡庆生先生合编了《仿杜威书目十类法》。这一分类法在学习新技术编制图书分类法方面具有划时代的贡献。在此之前,图书馆界的普遍做法是新旧书籍分别采用不同的分类法,这给管理和利用都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仿杜威书目十类法》将中西类目结合起来,是中国第一个仿“杜威法”而为中文书所编的且用标记符号代表类目的新型分类法。

5,李小缘 1897—1959

字体 [大] [中] [小]

现代图书馆学家。原名国栋。江苏南京人。 1920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文理科。 1921—1924年留学美国,获纽约州立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社会学硕士学位。 1925年回国后任职于金陵大学图书馆,并筹办我国第一个图书馆学系。1927年任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兼图书馆学系主任。次年参与筹备中华图书馆协会,被推为执行委员。此后历任东北大学图书馆主任、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和所长兼史学部主任。抗战胜利后复任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建国后兼任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1952年任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1956年受高等教育部委托,主持全国高校系统图书馆会议。曾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筹备委员会副主任。著作散见于报刊,尚有《云南书目》以及遗稿《西人论华书目》等。

6,王重民(1903.1.3~1975.4.16),中国古文献学家、目录学家、版本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敦煌学家。曾化名鉴,字有三,号冷庐主人。河北高阳县人。1921年进保定直隶第六中学学习,1924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从高步瀛、杨树达、陈垣等专攻文史。1928年毕业后,曾兼任过保定河北大学国文系主任和北京辅仁大学讲师,其主要工作则是在北海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整理古籍和主持编制大型书目、索引 7,

彭斐章 19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外图书馆学家简介整理集合在线全文阅读。

中外图书馆学家简介整理集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454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