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1-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梅 花 小 学

(2012秋季学期)(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反思

教师:何东学

1

梅花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拟写人:何东学

1、《认识负数》

由“看温度计说气温”这一场景,从上海、南京、北京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再引导学生认识到“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摄氏度”的不同,由此提出问题“在数学上怎么表示呢?”,从而引出负数。这样设计,使学生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流畅自然,简洁明快,教学的有效性更强。而例题二,由于前面在认识气温时有了一定基础,所以本环节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用正负数表示气温的知识,在突出“以海平面为界”后,就让学生尝试解决。学生在先前经验的作用下,容易想到“高于海平面为正、低于海平面为负”的计数规则,这在例1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

本节课,学生刚刚接触负数,为了让学生更真切的认识负数这里将温度计、海拔高度图同时出示,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零度、海平面是分界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弄清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而且练习安排富有层次和变化,不但巩固所学内容,更为下节课进一步体验并尝试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作了较好的准备不足之处:对于刻度的教学,可能还不够详细,后者说还不到位,学生错误较多。针对这一现象,我觉得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问题,你能接受的,学生不一定能接受,还是要细致,到位。

2、《面积是多少》

这是一节实践活动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理解了面积的意义,以及会用数方格(整格和半格)的方法去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了,这节课要通过学习为下一单元探索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作铺垫。

(一)成功之处:

1、总结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明确而综合:(1)分一分,数一数(分割法);

2

(2)移一移,数一数(平移法);(3)数一数,算一算(数方格);(4)估一估,算一算(估算法)。每运用一种方法总结依次,让学生看看什么样的图形适合用什么样的方法。其实(1)(2)都是平面图形,(3)(4)都是生活中的实物。

2、充分展示学生探索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每部分都把学生的不同想法尽量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再优化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与创新思维能力。

(二)失败之处:

1、小组讨论有些流于形式。在没块教学中先出示题目与图形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有些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学生对讨论也是流于形式,搞不清到底讨论什么:是方法还是答案?如果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把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交流的效果会好很多。

2、时间分配不恰当。“分一分,数一数”相对其余三部分是较简单的,而我却用了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而缩短了“移一移,数一数”这种重要方法的展示与教学时间,而且没有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3、操作不规范。“移一移、数一数”中平移应是在同一平面内上下、左右移动,学生用手把剪下的三角形拿出来又放到缺口时没太在意,其实这已经不是平移了,看来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举动及时予以纠正,注意操作规范,否则会形成学生认知错误,认为这样也是平移。

4、没有多媒体运用。因为准备匆忙,加上水平有限,“平移”总做不出动画效果,所以半成品的课件上课时并没有用,这是很大的一个遗憾。本身是实践活动课,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实际操作,而挂图太过平面与静态,没有多媒体效果好。以后要多研究教材,准备充分,同时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五年级开始数学的每个大单元后都有一课整理与练习,说明从五年级开始需要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要有一定的归纳,整理,反思和评价能力,为此我就谈谈以下三点认识。

3

一、整理与复习定位是什么?

这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后所做的梳理,如果再把套公式的一般练习给学生或许做的只是前面学习的重复,所以在练习选择上必须把握到位,但我想,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套公式计算似乎是在做一种重复的练习,但是如果把题目的难度加大加深对于他们来说又是一种时间上的拖沓,那么练习的难度最好是让学生小跳一下就能得到结果的样式,这样既不在做学生已经厌倦的面积计算,又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

二、课堂中重点把握的是什么?

这堂课由于我的指导性过强,让学生没有感受到知识的连贯和系统性,也许正如新基础的方向中有这么一条说:还学生以空间,我必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去探索,在这探索中间教师起一个引导作用。在研究这堂课时没有有效把握好本课的重点,整节课让人感觉到知识点的零碎,其实这单元的整理与复习正是让学生发现图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整个单元作一个串联,再此基础上通过图形间的面积关系就可以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

三、让学生得到的是什么?

从这个新的单元可以看出,对于学生的要求又进一步提升,要求学生在学完一个一个知识点后要学会整理与联系,从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练习,再在练习中得到一定的解题策略这才是重点,让学生学会优化,选择又快又好的解决方法,这样就能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成就感。

4、《校园的绿化面积》

本课是第二单元学完后安排的一次实践与综合运用,主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稍复杂的面积图形,并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算,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本节实践活动课的设计紧密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引导探索不同途径的解

4

题策略,使所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只是得到了升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

2、通过学生动手测量,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的心理,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通过人人动手操作,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初步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3、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亲身体验,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了活动内容中的开放因素,让学生自主设计形状各异的花圃,并计算面积,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供了条件.

只有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强调从学生身边的行为,自身活动出发,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同时达到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5、《认识小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实验教材第九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具体含义和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授课后的感受:

一、课堂的引入体现数学味。

在课的一开始就出示一些数,让孩子们去分类,再引到新课的教学上。现在的一些教学理念提倡教学的生活化,由生活引入知识,于是大量的课堂总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我认为有时候采取开门见山的方法引入课题也是需要的,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节省时间、目的性强、衔接自然。

二、充分促使孩子自主学习。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在线全文阅读。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29330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